UML

用例的作用是什么?

题目

用例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用例描述系统级的功能,可描述完整的功能需求。在正向工程中,用例描述将要实现的行为,而不描述其如何实现。用例还将驱动软件的后续开发,作为客户验收测试的依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用例和使用场景之间是什么关系?与协作又是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用例就是一组相关的成功和失败场景集合,用来描述参与者如何使用系统来实现其目标。用例实例也就是常说的“使用场景”,而协作是用例的实现。

第2题:

用例建模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用例建模的主要步骤如下:
(1)确定业务参与者──可以是与系统有交互的外部硬件、软件、组织、人等。
(2)确定业务需求用例──参与者需要系统提供的完整功能。
(3)创建用例图──标识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关系。

第3题:

简述用例在需求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用例在需求中的作用:用例是从用户的角度看待系统而不是基于程序员的角度。这样用例驱动的系统能够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用户的任何需求都能够在系统开发链中完整的体现。用户和程序员间通过用例沟通避免了牛头马嘴的尴尬局面。从前系统开发者总是用于开发的流程。当系统的开发过程都是基于用例的如用用例获取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那么这个开发过程就是用例驱动的。
用例在需求中的作用:用例是从用户的角度看待系统,而不是基于程序员的角度。这样,用例驱动的系统能够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用户的任何需求都能够在系统开发链中完整的体现。用户和程序员间通过用例沟通,避免了牛头马嘴的尴尬局面。从前,系统开发者总是用于开发的流程。当系统的开发过程都是基于用例的,如用用例获取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那么这个开发过程就是用例驱动的。

第4题:

静态建模法中的典型范例是用例图,用例图的基本组成元素是什么?画系统用例图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用例图的基本组成元素是:系统:代表一个活动范围。参与者:扮演特定角色的人。用例:由参与者执行的功能。
画系统用例图的四个步骤:
(1)定义系统边界
(2)找出与用例直接相关的参与者
(3)画出各个用例
(4)确定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

第5题:

如果用例B是用例A的某项子功能,并且建模者确切地知道在A所对应的动作序列中何时将调用B,则称()

  • A、用例A扩展用例B
  • B、用例A继承用例B
  • C、用例A包括用例B
  • D、用例A实现用例B

正确答案:A

第6题:

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哪两种?其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包含》(也称《使用》)和《扩展》。
《包含》表示一个用例所执行的功能中总是包括被包含用例的功能;《扩展》是指一个用例的执行可能需要由其他用例的功能来扩展,《扩展》联系可用于对期望或可选的行为建模,但其主要用途是使基本用例的功能不依赖于扩展用例。

第7题:

如果用例A与用例B相似,但A的动作序列是通过改写B的部分或者扩展B的动作而获得的,则称()

  • A、用例A实现用例B
  • B、用例A继承用例B
  • C、用例A扩展用例B
  • D、用例A包括用例B

正确答案:B

第8题:

变建机构的作用是什么?举一例说明。


正确答案: 变速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指在输入转速不变的条下,使从动轮得到不同转速的传动装置.例如机床主轴变速传动系统是将电动机的恒定转遭变换为主轴的多级转速。

第9题:

什么是用例图?用例图有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定义:由参与者、用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用于描述系统功能的图成为用例图。
作用:用例图是从软件需求分析到最终实现的第一步,它显示了系统的用户和用户希望提供的功能,有利于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用例图可视化的表达了系统的需求,具有直观、规范等优点,克服了纯文字性说明的不足。用例方法是完全从外部来定义系统的,它把需求和设计完全分离开来,使用户不用关心系统内部是如何完成各种功能的。

第10题:

用例图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用例图是外部参与者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由一组用例、参与者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主要用于对系统、子系统或类的功能行为进行建模。参与者是与系统交互的外部实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它系统。用例是从用户的角度描述系统的行为(功能)它将系 统的功能描述成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最终对参与者产生可观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