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

下面关于近代工业和旧式生产的说法哪些是对的()。A、1887-1914年,近代工矿业的产值增加了1.57亿元,传统工业仍在增长,但比重下降B、1887-1914年,近代工矿业的产值增加了1.57亿元,传统工业保持不变,但比重下降C、1914-1936年,近代工业迅猛发展,产值增加4倍多,旧式生产明显下降D、1914-1936年,旧式生产迅猛发展,产值增加4倍多,近代工业明显下降E、1914-1936年,近代工业迅猛发展,旧式生产明显下降

题目

下面关于近代工业和旧式生产的说法哪些是对的()。

  • A、1887-1914年,近代工矿业的产值增加了1.57亿元,传统工业仍在增长,但比重下降
  • B、1887-1914年,近代工矿业的产值增加了1.57亿元,传统工业保持不变,但比重下降
  • C、1914-1936年,近代工业迅猛发展,产值增加4倍多,旧式生产明显下降
  • D、1914-1936年,旧式生产迅猛发展,产值增加4倍多,近代工业明显下降
  • E、1914-1936年,近代工业迅猛发展,旧式生产明显下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近代产业结构的调整表现为()。

A.工业部门的加速发展

B.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

C.工业内部手工业衰落和机器工业发展

D.传统手工业逐渐被机器生产方式代替

E.近代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开始艰难起步

F.工矿业中普遍使用机器,土法开采下降


参考答案:A, B, C, D, E, F

第2题:

下面关于近代工业和旧式生产的说法哪些是对的()。

A.1887-1914年,近代工矿业的产值增加了1.57亿元,传统工业仍在增长,但比重下降

B.1887-1914年,近代工矿业的产值增加了1.57亿元,传统工业保持不变,但比重下降

C.1914-1936年,近代工业迅猛发展,产值增加4倍多,旧式生产明显下降

D.1914-1936年,旧式生产迅猛发展,产值增加4倍多,近代工业明显下降

E.1914-1936年,近代工业迅猛发展,旧式生产明显下降


参考答案:A

第3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2009年1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400亿元

B.2010年工业总产值增幅稳步提高

C.2010年2月份有四个行业的同比增长率超过30%

D.2009年2月轻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22.6%


正确答案:C


第4题:

2014上半年。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769.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其中,6月份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24.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见下图)。

工业产销率为99.5%,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620.14亿元,下降0.3%。
六个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648.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2932.2亿元,增长0.6%;汽车制造业完成2736.31亿元,增长14.3%;
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完成1920.79亿元,下降5%;精品钢材制造业完成762.33亿元,增长7.1%;成套设备制造业完成1858.18亿元,增长5.5%;生物医药制造业完成438.66亿元,增长11.1%。
注:产销率=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根据以上资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1)2014年上半年六个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完成总产值占上海市工业企业的比重较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
(2)2014年上半年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完成工业产值较上年增加101.1亿元
(3)2014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不小于3.8%

A.(3)
B.(2)(3)
C.(1)
D.(1)(2)

答案:A
解析:
(1),由文字第一、三段可知,2014年上半年六个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完成总产值较上年增长4.4%,与该市工业企业的同比增速相等,故占比与去年相等,错误;
(2),根据文字最后一段“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完成1920.79亿元,下降5%”可知。其产值较上年下降,错误;
(3),根据图形,2014年1—2月、3月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8%、4.6%,则一季度的平均增速在3.8%~4.6%之间,正确。
故正确的只有(3),选A。

第5题:

2016年,某市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884.9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6.7%;股份合作企业、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3%和8.5%;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4%、11.9%和3.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7447.3亿元,增长2.7%。其中,内销产值16500.4亿元,增长3.7%;出口交货值946.9亿元,下降11.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49.3亿元,比上年下降0.7%。重点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490.1亿元,下降7.7%;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367.8亿元,增长5.4%;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150.7亿元,增长15.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84.8亿元,增长36.8%;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73.9亿元,增长70.3%。

能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16年该市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B.2016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超过5%
C.2015年该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450多亿元
D.2015年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不低于专用设备制造增加值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并选择正确选项。第二步,分选项判断。A项:混合增长率。整体增长率大小居于部分增长率之间,因此,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X%B项:比重计算。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946.9/17447.3>947/18000=5+%,因此,B项正确。C项:基期值计算。根据材料“2016年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490.1亿元,下降7.7%”,则2015年=490.1/1-7.7%>490.1亿元。因此,C项错误。D项:基期值比较。根据表格数据,2015年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与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1-8.8%。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的值较小,则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低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因此,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第6题:

1887-1936近代工业和手工业比重变化是()。

A.1887年旧式生产占100%,近代生产为零

B.1914年旧式生产占15.87%,近代生产为91.%

C.1914年旧式生产占9%,近代生产为91%

D.1936年旧式生产占28.93%,近代生产为71.07%

E.1936年旧式生产占8.01%,近代生产为19.68%


参考答案:A

第7题:

找出下面正确的说法()。

A.洋务运动初期,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在国民收入中还看不出其效益

B.20年代初期,由于民用工业的发展,近代工业开始产生效益

C.到了1936年,由于此前私人投资的增加迅速增加到了13.12亿元

D.洋务运动初期,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在国民收入中就显示出其惊人的效益

E.20年代初期,由于军事工业的发展,近代工业开始产生效益


参考答案:A, B, C

第8题:

(37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材料三 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速度(%)材料四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9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


正确答案:
(1)A段:中西大致保持一致,走势相对平稳,中国略高于西欧。 B段:中国稳定不前,西欧超过中国并持续上升。 C段:中国总体下降,西欧加递上升。

第9题:

200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珠三角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截至2009年4月,广东全省已认定产业转移园32个,14个欠发达地市已至少有一个产业转移园。 至2008年底,广东省29个产业转移园已投入开发资金111.38亿元,入园项目(含意向)973 个,总投资1156亿元,已动工建设项目611个,投资额542.2亿元。园区已投入生产的企业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2.66亿元,实现利税27.72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4.67倍和5.33 倍。园区用工约16.42万人,其中吸纳本地劳动力9.96万人,占60.7%。
从皮鞋和陶瓷这两个劳动密集型、附加值相对较低的行业看,近年广东的产业布局得到优化。从皮鞋行业看,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皮鞋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从2003年的98.2%下降到2008年的86.2%,下降了12个百分点;其中广州下降幅度很大,从31下降到14.4%。而珠三角地区外围的清远皮鞋生产大幅度增加,从0.9%上升到11.7%;梅州、潮州、揭阳则从无到有,三市2008年的皮鞋产值比重为0.7%。从陶瓷行业看,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陶瓷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从2003年的66.4%下降到2008年的51.4%,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其中广州陶瓷产值所占比重从7.2%下降至2.3%,佛山陶瓷从48.8%下降至35.1%,下降13.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最大。而珠三角地区外围的清远陶瓷生产增加较快,比重从1.1%上升到5.7%;潮州陶瓷从28.0%上升到43.7%,增加幅度最大。
根据材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2003年至2008年间,广东珠三角以外地区规模以上陶瓷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上升了12个百分点
B.2003年至2008年间,潮州规模以上的陶瓷企业的工业产值下降了13.7个百分点
C.2003年至2008年间,清远皮鞋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增幅远大于该市陶瓷企业
D.2003年至2008年间,清远规模以上皮鞋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上升了10.8个百分点

答案:D
解析:
A项,由第二段“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陶瓷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从2003年的66.4%下降到2008年的51.4%,下降了15个百分点”可知,2003年至2008年间广东珠三角以外地区规模以上陶瓷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增加,上升15个百分点,A错误;
B项,由第二段可知,潮州规模以上的陶瓷企业的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从28.0%上升到43.7%错误;
C项,第二段中只提到清远皮鞋企业、陶瓷企业工业产值占广东省的比重变化,没有提及占全国的比重变化,C无法确定;
D项,由第二段可知,清远规模以上皮鞋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广东省的比重上升了11.7-0.9=10.8个百分点, D正确。
综上,正确答案是D。

第10题: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划分工业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

A:工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B:工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C: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D:工业净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答案:B
解析: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划分工业发展阶段的标准,是工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农业经济阶段,该比重小于20%;在工业初兴阶段,该比重为20%~40%;在工业加速阶段,该比重大于4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