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调制学

简述烟叶烘烤三个阶段的主要技术操作要求及指标?

题目

简述烟叶烘烤三个阶段的主要技术操作要求及指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中部烟叶烘烤干筋期的基本技术操作。
中部烟叶干筋期基本技术操作:稳住火力大小,干球温度1℃/小时的升温速度,自54℃升达67-68℃。
湿球温度很快(1-2小时)自40℃左右上升41-43℃,并保持稳定。延长时间,直至烤房中部层次仅有个别烟叶主脉3-5厘米未干时住火。

第2题:

简述几种难于烘烤的烟叶以及其烘烤注意关键点


正确答案: (1)水分大烟叶、下部叶:高温快烤,慎用高温快速排湿方法或开窗烘烤。
(2)水分小(包括上部叶)烟叶:充分变黄。
(3)水分过大的烟叶:先除水再变黄。
(4)后发烟:高温变黄,低温定色。
(5)秋后烟:稳步变黄,适当增加湿度。
(6)高温逼熟烟叶:高温变黄,减少和避免杂色,要充分重视几个关键温度点。
干旱烟叶(旱天烟):趁露采收,增加烟叶水分和烤房湿度;稀编烟、稠装烟,创造有利保湿和均匀排湿的条件; 烘烤技术策略是低温变黄,高温转火;先拿色,后拿水;大胆变黄,保湿变黄,补湿变黄。 变黄阶段湿球温度宜稍高 ,烟叶变黄程度要稍高 ,整个烘烤过程湿球温度宜稍高。
干旱烟叶(旱黄烟):采“露水烟”,稀编竿、装满炕(10成炕);高温保湿变黄。变黄阶段起点温度宜稍高 ,湿球温度宜稍高;高温转火,加速定色;定色阶段升温速度要慢中求快,先慢后快 ,湿球温度宜稍低
多雨寡日照烟叶:基本策略是先拿水、后拿色、防止硬变黄。变黄阶段干球温度宜高,湿球温度宜低,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宜低、失水干燥程度宜高、转火宜早不宜迟。定色阶段烧火要稳,升温要准,排湿要快,必要时要控温排湿;定色阶段湿球温度宜稍低
返青烟:稀编烟,稀装烟,采用“高温变黄,低温定色,边变黄边定色”的烘烤策略,定色过程烧火升温要稳,防止挂灰和蒸片。
后(晚)发烟:烟叶变黄温度以38℃左右为宜;转火时的变黄程度5~7成黄;定色阶段慢升温、渐排湿,既不要在某一温度上久拖,也不可跳跃式大跨度升温,使烟叶边变黄、边干燥。46~47℃以前,平均3~4h/1℃,之后平均3h/1℃,在54℃以后充分延长时间。特别要在41~42℃和46~48℃分别适当延长时间。湿球温度控制要比正常略低。变黄阶段干湿球温度差3-4℃,42-54℃期间湿球温度38-39℃。  
秋后烟:湿度低,变黄难,易烤青,也易挂灰,甚至未完全变黄就出现挂灰;严密保温保湿。采收时以叶龄为主适当早采,趁露采烟增加炕内水分。绑竿适中,适当增加装烟密度;保温 保湿变黄,甚至泼水增湿 ;充分变黄,慢速定色 ;谨慎天窗地洞操作,确保烤房内温湿度的稳定或波动 。 
高温逼熟烟叶:高温高湿变黄:39~40℃使底棚烟叶部分脱水,增加烤房湿度,干湿球温度差控制在2~3℃;可酌情人工加湿;在42℃条件下顿火使全炕烟叶变为黄带浮青,叶片变软。边变黄边定色:42℃后以2~3h升温1℃到47~49℃稳定,实现定色。

第3题:

烟叶装入烤房后即可进行烘烤,烘烤过程分为凋萎、变黄、干筋三个阶段,即"三段式"烘烤工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简述烟叶烘烤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1)遗传因素:烟叶的易烤性和耐烤性受制于遗传因素;
(2)土肥因素:主要是土壤肥力状况、施肥与栽培管理(包括水分)等影响烟叶的生长发育;
(3)气候因素:主要是降雨、光照等影响烟叶营养、生长发育、化学组成和水分,因此对烟叶烘烤特性产生显著影响;
(4)部位:烟叶着生部位不同,其生理特点和小环境就存在差异,对烟叶烘烤特性具有很大影响;
(5)采收成熟度:烟叶成熟度不同,其化学成分必然不同,烘烤特性各异。总之,这些因素最终导致烟叶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变化,从而使烟叶的烘烤特性发生变化。

第5题:

简述三段式烘烤各阶段目标要求和主要技术要领


正确答案: 1.变黄阶段
目标要求:烟叶基本变黄(仅余叶基部微青,主脉清白色)、主脉尖部1/3变软(全叶失水30%-40%)。
技术要领:稳定干球温度、调整湿球温度,控制烧火大小,适当拉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
2.定色阶段
目标要求:叶片全干大卷筒。
技术要领: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逐步加大烧火,主动加快排湿。
3.干筋阶段
目标要求:烟筋全干。
技术要领:控制干球温度,限定湿球温度,及时减小通风,适时停止烧火。

第6题:

烟叶烘烤三个阶段的主要技术操作要求及指标?
1.变黄阶段:目标要求:烟叶基本变黄(仅余叶基部微青,主脉清白色)、主脉尖部1/3变软(全叶失水30%-40%)。技术要领:稳定干球温度、调整湿球温度,控制烧火大小,适当拉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
2.定色阶段:目标要求:叶片全干大卷筒。技术要领: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逐步加大烧火,主动加快排湿。
3.干筋阶段:目标要求:烟筋全干。技术要领:控制干球温度,限定湿球温度,及时减小通风,适时停止烧火。

第7题:

简述烘烤技术应用对烟叶香气品质影响


正确答案: 烟叶烘烤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基本特征,在变黄阶段通过生化变化,使烟叶中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蛋白质等分解转化香气原始物质;定色阶段香气原始物质缩合形成致香物质;干筋阶段在高温条件下,部分香气成分发生分解。

第8题:

简述上部烟叶的烘烤特性?
上部烟叶烘烤特性为:叶片厚,干物质多,含水量较少,叶脉较粗,结构较紧实,烘烤时变黄脱水较慢,容易形成挂灰,烤青和烤红.

第9题:

简述烟叶烘烤过程中湿球温度对烟叶烘烤的意义


正确答案: 在烟叶变黄和定色前期,湿球温度几乎代表烟叶组织温度,之后代表烤房空气干燥程度;
烘烤各阶段湿球温度高低最终影响到烟叶烘烤质量。
(1)变黄阶段:湿球温度低时,不利于淀粉、色素、蛋白质等转化,甚至最终会出现烤青;高一点能转化彻底,增进香气;过高不利于定色。
(2)定色阶段:湿球温度超过41℃烟叶将会出现烤坏(棕色化),过低(37℃以下)时影响质量形成,烟叶颜色减淡,也造成燃料浪费。
(3)干筋阶段:高一点能增进颜色和色度,但超过43℃烟叶会出现烤红,过低烟叶颜色和色度变差,质量降低,同时造成燃料浪费。

第10题:

简述烟叶烘烤定色阶段的主要技术操作要求


正确答案: (1)湿球温度由37℃左右逐渐升高到40℃;烧火稳中加大,防止猛升温和降温。
(2)升温速度: 烟叶变黄快,则快升温,快排温,快定色。烟叶变黄慢,则慢升温,慢排湿,慢定色。烧火要稳,升温要准,排湿要适当及时。
(3)排湿技术:强调主动排湿。 先调控天窗,后调控地洞。排湿前调整烧火。供热与排湿协调;烟叶变黄和干燥均衡发展;在54℃解决叶背面灰白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