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学

患者,80岁,独居,傍晚时分邻居发现其跌倒在家门外,当即不能站立。患者诉右髋部疼痛异常,送往医院。主诉高血压病史20余年,一直服用2种降压药,具体药名不详。有慢性青光眼病史,视力较差。双膝骨关节炎10余年。前一次跌倒是在2个月前的如厕后,当时可站立和行走,无其他不适。全身体检未见明显异常。X线摄片检查,显示患者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完全移位。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哪些?

题目

患者,80岁,独居,傍晚时分邻居发现其跌倒在家门外,当即不能站立。患者诉右髋部疼痛异常,送往医院。主诉高血压病史20余年,一直服用2种降压药,具体药名不详。有慢性青光眼病史,视力较差。双膝骨关节炎10余年。前一次跌倒是在2个月前的如厕后,当时可站立和行走,无其他不适。全身体检未见明显异常。X线摄片检查,显示患者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完全移位。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例摘要:女性,73岁,摔伤致右髋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1小时。1小时前走路时摔倒,自觉右髋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被人送往就诊。伤后无昏迷,无腹痛,无呼吸困难。未排二便。查体:T36.6℃,P112次/分,R26次/分,BP155/87mmHg。心肺(一)。骨科专科检查:右下肢外旋畸形。右髋部有压痛,活动受限,右下肢缩短,Bryant三角底边较健侧缩短,股骨大转子上移在Nelaton线之上轴向叩击痛。辅助检查:右髋关节正位X线片显示:右股骨头下见骨折线,断端分离成角移位,Pauwels角大于50°(见X线片所示)。


参考答案:分析步骤: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1)初步诊断:右股骨颈骨折头下型(内收骨折)。(2)诊断依据1)老年女性,右髋部摔伤。2)右髋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3)右下肢外展外旋畸形。右髋部有压痛,活动受限,右下肢足跟纵向叩击痛,右下肢缩短,Bryant三角底边较健侧缩短,股骨大转子上移在Nelaton线之上。2.鉴别诊断(1)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外伤后髋部疼痛,肿胀,下肢外旋畸形更明显,可达90°,而且大粗隆部有皮下瘀斑。(2)髋关节后脱位:可有外伤后髋部疼痛,肿胀,畸形。患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患髋关节表现为屈曲,内旋内收,畸形,并有弹性固定。该患为外旋畸形,无弹性固定。故可排除该病。3.进一步检查患者年龄大,需要较全面的检查,并为可能需要手术做准备。心电图(ECG),血常规+血型,凝血分析,尿常规,肝、肾功检查,血清钾、钠、氯测定,血清钙、镁、磷测定,血糖,免疫学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核酸,HIV、梅毒),胸部正侧位片,肺功能/血气分析,肝胆脾彩超。4.治疗该患者属老年女性,不稳定性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不适合非手术疗法,故可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予收住院治疗。入院后处理:(1)一级护理,卧床休息。(2)建立输液通道,对症治疗。(3)患肢皮牵引。(4)做手术前常规准备检查。如需静滴抗生素,则按常规试敏。(5)血压偏高,需请相关科室会诊(心血管内科),调整血压,明确心脏功能。(6)待各项检查回报,如无手术禁忌证,限期全麻下行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7)手术前常规准备,备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签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内植物知情同意书。(8)术后处理1)常规用药,有内植物的抗生素使用在术前及术后24小时内用药。2)老人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辅助用药。3)患肢保持中立位。4)复查双侧髋关节正位片。5)拔除切口引流管(48小时内)。6)切口定期换药,拆线。7)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第2题:

患者,女,62岁。路滑不慎跌倒,右臀部着地,扶起不能行走,右髋部明显压痛,经X线检查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其右下肢畸形的位置应是

A、屈曲内旋

B、屈曲外旋

C、屈曲内收

D、延长内旋

E、短缩外旋


参考答案:E

第3题:

关于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发生在中、老年人

B.多数老年患者有跌倒史

C.患肢的外展外旋和屈曲畸形

D.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行走

E.嵌插型的股骨颈骨折伤后仍可行走


正确答案:C

第4题:

患者女性,69岁。跌倒后感右髋部疼痛1小时来诊。X线片检查右股骨颈头下型骨折,Pauwels角为60°。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

A、右下肢皮牵引
B、石膏固定
C、手法复位
D、手术治疗
E、休息制动

答案:D
解析:
Pauwels角指的是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的夹角。Pauwels角大于50°,为内收骨折,Pauwels角越大,骨折端所遭受的剪切力越大,骨折越不稳定。

第5题:

患者,女,68岁,跌倒后左髋部着地,自觉左髋部压痛,不能站立及行走,左下肢短缩,左足外旋。该病人首先应考虑为A、髋臼骨折

B、坐骨支骨折

C、骨盆骨折

D、股骨颈骨折

E、股骨粗隆骨折

可明确诊断的检查是A、X线检查

B、肌电图检查

C、CT检查

D、MRI检查

E、B超检查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A

第6题:

男,60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3年,行走时不慎跌倒,当即局部疼痛、不能站立;查体:患侧髋部明显畸形,X线示假体明显移位。该患者目前诊断考虑为( )。

A、假体脱位

B、假体周围骨折

C、假体破裂

D、假体松动

E、假体腐蚀


参考答案:A

第7题:

患者,男性,65岁,跌倒后造成右股骨颈骨折,行走困难,被收入院。

若其X线片显示其远端骨折线与两髂嵴连线的夹角(Pauwells角)为20°,说明此骨折属于

A.股骨头下骨折

B.经股骨颈骨折

C.股骨颈基底骨折

D.内收型骨折

E.外展型骨折


正确答案:E

第8题:

李老太,81岁,独居,傍晚时分邻居发现其跌倒在家门外,当即不能站立。老人诉右髋部疼痛异常,送往医院。主诉高血压病史20余年,一直服用2种降压药,具体药名不详。有慢性青光眼病史,视力较差。双膝骨关节炎10余年。前一次跌倒是在2个月前的如厕后,当时可站立和行走,无其他不适。

体格检查:体温 37.1℃,脉搏80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血压140/85mmHg,全身体检未见明显异常。X线摄片检查,显示老人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完全移位。问题:

(1).李老太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哪些?

(2).李老太出院以前,护士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指导病人和家属预防再跌倒?


参考答案:1、①视觉问题:患有慢性青光眼,视力较差使李老太在行走时不易观察周围环境,容易引起跌倒。②活动与协调问题:双膝患有骨关节炎,关节僵硬,影响了日常活动能力。③血管舒缩功能及药物影响:长期的高血压使老人的血管舒缩功能下降,服用高血压药物也是引起老人跌倒的危险因素。2、评估李老太的活动能力病人在股骨颈骨折后应评估其步态与活动能力。了解目前的心理状态,是否存在惧怕心理。评估及改善居住环境了解目前住所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指导改善。如地面要保持平坦、干燥、不易滑跤,走道通畅;家具及设施放置稳定、高度适宜:转换体位的速度要放慢;楼梯、走廊、卫生间洁具边均安置扶手、楼梯、台阶边缘色差醒目。使用高度适宜的助步器。指导老人积极进行运动锻炼,尤其是增强抬腿力量的髂腰肌训练。合理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定期复查,认真接受健康检查。

第9题:

患者女性,69岁。跌倒后感右髋部疼痛1小时来诊。X线片检查右股骨颈头下型骨折,Pauwels角为60°。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

A.右下肢皮牵引
B.石膏固定
C.手法复位
D.手术治疗
E.休息制动

答案:D
解析:
Pauwels角指的是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的夹角。Pauwels角大于50。为内收骨折,Pauwels角越大,骨折端所遭受的剪切力越大,骨折越不稳定。

第10题:

患者,男性,65岁,跌倒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查体:左下肢短缩呈外旋畸形,髋部压痛,股骨大转子明显上移。

该患者的诊断首先考虑
A.股骨颈骨折
B.股骨粗隆间骨折
C.髋臼脱位
D.骨盆骨折
E.坐骨骨折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