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问答题简述一次灌装法生产碳酸饮料的工艺流程。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一次灌装法生产碳酸饮料的工艺流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配制型果香型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果汁→浓缩→合料(+砂糖+其它辅料)→造粒→脱水→过筛→检验→包装→成品

第2题:

碳酸饮料生产工艺中,一次灌装和二次灌装的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次罐装法是糖浆与净化水混合再碳酸化,一次完成罐装。
二次罐装法是先灌浆,然后再灌入已碳酸化的水,二次完成罐装。
如果碳酸饮料产品中带有果肉,则需用二次罐装法,因为一次罐装机的注孔较小,易发生堵塞,二次灌装不存在这一问题。

第3题:

简述咖啡固体饮料的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咖啡豆→选豆→焙炒→磨碎→浸提→浓缩→冷冻干燥→包装→检验→速溶咖啡

第4题:

简述碳酸饮料的加工工艺中饮料的灌装方法。


正确答案: 一次灌装法:将调味糖浆和水预先按一定比例泵入气水混合机内,进行定量混合,再冷却,并使该混合物吸收二氧化碳后装入容器,这种将饮料预先调配并碳酸化后进行灌装的方式又称前混合法、预调法或成品灌装法。
二次罐装法:先将调味糖浆定量注入容器中,然后加入碳酸水至定量,密封后混合均匀,这种糖浆和水先后各自灌装的方法又称称现调式、预加糖浆法或混合法、三段装瓶法等。
可可脂的晶型变化顺序是由最不稳定的γ晶型向最稳定的β晶型平稳过渡。 巧克力物料的调温就是对可可脂晶型进行正确选择,以最大限度地除去调温中出现的不稳定晶型,保存稳定的晶型。

第5题:

等压式灌装:碳酸饮料的一次灌装法多采用()方式。


正确答案:等压

第6题:

碳酸饮料生产工艺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工序()、碳酸化和灌装。


正确答案:糖浆的配制

第7题:

简述碳酸饮料生产中一次罐装法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一次灌装法(预调式)的优缺点:
优点:
(1)糖浆和水的比例失误小,比例准确。
(2)容器容量改变时不需要改变比例,质量一致。
(3)糖浆和水的温度一致,起泡小,CO含量高、风味好。
缺点:
(1)投资大、生产实际精密度高适合于大工厂。
(2)不利于灌装带果肉饮料

第8题:

简述茶饮料(茶汤)生产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茶叶→浸提→过滤→调和→加热→灌装→杀菌→冷却→检验→成品
操作要点:防止氧化作用;生产用水必须用软水;出去金属元素特别是铁元素;浸提时间温度适宜;调和时加入抗氧化剂;

第9题:

简述酶法生产饴糖的生产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原料(大米)→清洗→浸渍→磨浆→调浆→液化→糖化→过滤→浓缩→成品
(1)原料以碎大米、去胚芽的玉米胚乳、未发芽、腐烂的薯类为原料生产的饴糖,品质为优。
(2)清洗去除灰尘、泥沙、污物。
(3)浸渍除薯类含水量高不需要浸泡外,碎大米须在常温下浸泡1~2h,玉米浸泡12~14h,以便湿磨浆。
(4)磨浆不同的原料选用的磨浆设备不同,但要求磨浆后物料的细度能通过60~70目筛。
(5)调浆加水调整粉浆浓度为18~22波美度,再加碳酸钠液调pH值6.2~6.4,然后加入粉浆量0.2%氯化钙,最后加入α一淀粉酶酶制剂,用量按每克淀粉加α一淀粉酶80~100u计(30℃测定),配料后充分搅匀。
(6)液化以碘液检查至不呈色时,即表明液化效果良好,液化结束。最后升温至沸腾,使酶失活并杀菌。
(7)糖化检查DE值到35~40时,糖化结束。
(8)压滤压滤操作不宜过快,压滤初期推动力宜小,待滤布上形成一薄层滤饼后,再逐步加大压力,直至滤框内由于滤饼厚度不断增加,待加大压力过滤而过滤速度缓慢时,应停止进行压滤。
(9)浓缩,先开口浓缩,除去悬浮杂质,并利用高温灭菌;后真空浓缩,温度较低,糖液色泽淡,蒸发速度也快。

第10题:

简述在碳酸饮料生产中产生杂质的种类及原因。


正确答案:杂质:杂质包括不明显杂质,明显杂质,和厌恶杂质。
(1)、不明显杂质是指一些数量少体积小的小灰尘,小白点、小黑
点、小绒毛,碎瓶渣等。
(2)、明显杂质是指一些数量大,体积小和数量少,体积大的杂质。这些杂质必须严格控制.
(3)、厌恶性杂质:包括数量多,体积大和体积大的杂质,如虫鼠蝇蚊等,使人一看就很厌恶的杂质。以上三种杂质出现的原因是多种的,主要是瓶没洗净,盖没洗净,水处理不好,基料过滤不好(包括白砂糖、柠檬酸、糖精、苯甲酸钠等)。以及管道、设备、容器等冲洗不净,以及设备接触物料的易损件破落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