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问答题说明发色剂的发色作用机理。

题目
问答题
说明发色剂的发色作用机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肉发色剂的发色作用机理 
硝酸盐在还原性细菌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
NaNO3——→NaNO2  亚硝酸盐在乳酸存在条件下还原生成亚硝酸。
NaNO2+CH3·CHOH·COOH(乳酸)--→HNO2+ CH3·CHOHCOONa(乳酸钠)
亚硝酸不稳定,还原为亚硝基。
3HNO2--→HNO3+2NO+HO2   
亚硝基和肉中的肌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基肌红蛋白。                          
Mb+NO-—→MbNO      
亚硝基肌红蛋白加热时,变为亚硝基亚铁血色原,使肉呈现出稳定性的红色。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发色剂?


正确答案:发色剂是指肉制品生产中经常使用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因为添加硝盐后可使肉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因此,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称为发色剂。

第2题:

说明发色剂的发色作用机理。


正确答案: 肉发色剂的发色作用机理 
硝酸盐在还原性细菌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
NaNO3——→NaNO2  亚硝酸盐在乳酸存在条件下还原生成亚硝酸。
NaNO2+CH3·CHOH·COOH(乳酸)--→HNO2+ CH3·CHOHCOONa(乳酸钠)
亚硝酸不稳定,还原为亚硝基。
3HNO2--→HNO3+2NO+HO2   
亚硝基和肉中的肌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基肌红蛋白。                          
Mb+NO-—→MbNO      
亚硝基肌红蛋白加热时,变为亚硝基亚铁血色原,使肉呈现出稳定性的红色。

第3题:

抗坏血酸可作为

A.防腐剂

B.发色剂

C.发色助剂

D.人工合成色素

E.天然着色剂


参考答案:C

第4题:

发色剂能使肉料呈现鲜红色,一下关于它的介绍正确的是()。

  • A、发色剂亚硝酸钠最大允许使用量为0.5g/kg,毒性轻微
  • B、发色剂硝酸钠最大允许使用量为1g/kg,无毒性
  • C、发色剂亚硝酸钠最大允许使用量为0.15g/kg,有一定毒性
  • D、以上发色剂均是有毒性的添加剂

正确答案:D

第5题:

简述着色剂发色的机理。


正确答案: 不同的物质能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如果某物质所吸收的波长在可见光区域(400~800),那么该物质就会呈现一定的颜色,这种颜色是未被吸收光波反映出来的颜色。
1)物质呈现不同的颜色,是其分子中含有某些特殊的基团即生色团(生色基或发色基),这些基团有:C=C(第二个C加两个单键),O=C(C加两个单键),—CHO、—COOH、—N=N—、—N=O、—NO2、S=C(C加两个单键) 它们的吸收波长在200~400nm之间,此时是无色的。如果分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色基共轭时,对光的吸收波长长移到可见光区,这时该有机物才能显示颜色。
2)有些基团,如—OH、—OR、—NH2、—NR等,当这些基团与共轭键或生色基相连接,使共轭键或生色基的吸收波长长移而显色,这些基团称为助色团。色素都是由发色团和助色团组成。

第6题:

天然色素有何优缺点?发色剂发色原理?


正确答案: 天然色素优缺点:天然食用色素大多来自于动植物组织,其中不少是传统的饮食成分,在食品中使用安全性较高。有的天然色素本身就有一定营养价值及一定的药理作用,着色色调自然,能较好模仿天然食物的颜色。但天然食用色素溶解性、染着性较差,有时有异味,难于用不同色素配出任意的色调,稳定性也不够理想,成本较高。
发色剂发色原理:首先硝酸盐在肉中脱氮菌(或还原物质)的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然后与肉中的乳酸产生复分解反应而形成亚硝酸;亚硝酸再分解产生氧化氮;氧化氮与肌肉纤维细胞中的肌红蛋白(或血红蛋白)结合而产生鲜红色的亚硝基(NO)肌红蛋白(或亚硝基血红蛋白),使肉具有鲜艳的玫瑰红色。

第7题:

食品发色剂


正确答案:是指本身不具有颜色,但能使食品产生颜色或使食品的色泽得到改善(加强或保护)的食品添加剂,也叫护色剂或呈色剂。

第8题:

苋菜红是

A.防腐剂

B.发色剂

C.发色助剂

D.人工合成色素

E.天然着色剂


参考答案:D

第9题:

食品发色剂的作用包括()和()。


正确答案:抑菌作用;增强风味

第10题:

抗坏血酸作为发色助剂,可减少发色剂的用量。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