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总说和分说;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结合新课标要求,以下对该教师的教学预设评价不正确的是()。A 整体设计考虑了学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B 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没有得到体现C 目标设计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D 体现出说明文教学对事物特征、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重视

题目
单选题
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总说和分说;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结合新课标要求,以下对该教师的教学预设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整体设计考虑了学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

B

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没有得到体现

C

目标设计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D

体现出说明文教学对事物特征、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重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某版教材中的课文《再别康桥》一课时,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①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②通过教师的分析欣赏.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以下对这则教学目标的评析,不正确的是(  )。

A.设置的教学目标远远低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B.两个教学目标落脚点均在对这首诗歌形式的品味与鉴赏
C.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阅读这首诗时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及阅读感受
D.教学目标忽略了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比较在传递情感方面与其他文体语言的不同点

答案:A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对“诗歌”学习的基本规定为“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由此分析得知,这位初中语文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脱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诗歌”的基本要求,是远远高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的。

第2题:

阅读《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我来讲讲分析说明文的方法,大家看大屏幕。

(投影“三步跨栏法”:①指出说明方法;②分析说明效果;③概说对象特征。)

首先看第一步,了解说明方法,请着大屏幕。

(投影“分析范例”: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有些室墙壁下半截铺水磨万砖,淡灰色和白色对称。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这几句话采用了作比较的方法。鲜明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的特点。

师:为了比较苏州园林和北京园林的不同,我给大家找了两张图片来说明。

(投影“分析范例”: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有些室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称。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这几句话采用了作比较的方法,鲜明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的特点。

师:为了比较苏州园林和北京园林的不同,我给大家找了两张图片来说明。

(投影北京园林和苏州园林的图片)

把两图放一起就相当于列图表来比较。我们还可以打比方,如果说苏州园林是小家碧玉,那么北京园林就是一一

生:大家闺秀!

师: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体会苏州园林和北京园林的区别,我又采用了列图表和打比方两种方法。所有的说明方法都是为了更好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下面大家小组合作,从课文中找出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分析范例能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方法的辨别策略
B.第一个例子能呈现作比较这一方法的使用效果
C.教师在教学中一共总结出两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D.整体教学过程讲练结合,层次清楚,思路清晰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考生对案例的评价。该教师在教学中一共总结出了三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分别为作比较、列图表、打比方。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当选。

A项:案例有助于学生学习说明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第一个例子呈现的为“做比较”这一说明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该教师教学环节清晰,目标明确,讲练结合。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3题:

在讲完《苏州园林》后,老师设计了两道有创意的语文作业:
作业一:围绕“苏州园林之美”和“《苏州园林》之美”这两个话题说话。
作业二:从课文中选一组词语或句子,组合起来,为苏州园林的宣传片配一段解说词。(学生准备,老师播放介绍苏州园林的视频,配合学生展示)
关于以上作业设计意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环节是对课文整体的再次把握,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深化
B.围绕“苏州园林之美”说话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文章内容之美,并完成对说明对象及其特点的把握
C.围绕“《苏州园林》之美”说话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文章结构、语言等形式之美,积累写作的相关经验
D.这两个作业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学生需要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进行组合

答案:D
解析:
学生要完成以上教学作业,需要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组合起来,为苏州园林的宣传片配上解说词,是对本节课学些内容的总结和深化。学生需要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主要内容,把学习中掌握的信息加工、整合成相对简洁又重点突出的介绍性文字。这是对学生概括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综合训练,也是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检验。

第4题:

阅读《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的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师:我来讲讲分析说明文的方法,大家看大屏幕。
(投影“‘三步跨栏法’:①指出说明方法;②分析说明效果;③概说对象特征”)
师:首先看第一步——了解说明方法。请看大屏幕。
(投影“‘分析范例’: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称。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师:这几句话采用了做比较的方法,鲜明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这一特点。
师:为了比较苏州园林和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我给大家找了两张图片来说明。
(投影苏州园林和北京的园林的图片)
师:把两图放在一起就相当于列图表来比较。我们还可以打比方。如果说苏州园林是小家碧玉,那么北京的园林就是——
生:大家闺秀!
师: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体会苏州园林和北京园林的区别。我又采用了列图表和打比方两种方法。所有说明方法的使用都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下面大家小组合作,从课文中找出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分析范例能帮助学生整体掌握说明方法的辨别策略

B.第一个例子能呈现做比较这一方法的使用效果

C.教师在教学中一共总结出两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D.整体教学过程讲练结合,层次清楚。思路清晰

答案:C
解析:
题干教学实录片段中,教师总结了做比较、列图表、打比方共三种说明方法,C项“两种常见的说明方法”说法错误。

第5题:

阅读某位教师的《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按要求答题。
教学目标:通过朗读,体味词的韵律美。
过渡语:有人说,诗歌是凝固的音乐,特别适合朗读。
初读:要求读得准确流畅。学生自由朗读。学生朗读展示。教师评价:从朗读的流利、读音的准确方面予以评价。全班齐声朗读。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再读:要求读准节奏和重音。教师用PPT展示《沁园春·雪》的朗读节奏和重音的说明,供学生参照。学生再自由朗读。学生评价:从朗读的节奏适当和重音的处理两方面评价。
听名家朗读的音频,进一步体味《沁园春·雪》的韵律美。
对上述教学设计分析正确的是()。


A.教学的过渡语设计得很贴切,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意义

B.诗歌朗读占用时间过长,减少了学生朗读诗词文本的时间

C.采用两次自由朗读的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天性

D.从初次朗读到再次朗读,体现了朗读教学层层深入的特点

答案:D
解析:
A项,“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意义”说法错误,过渡语只说明了诗歌适合朗读,并没有强调朗读的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要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故B项说法错误。C项,“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天性”说法错误。教师在教学《沁园春·雪》时,从初读解决字音和停顿,到再读解决重音和节奏,到最后听音频,体现了朗读的层层递进,能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故D项正确,当选。

第6题:

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某版教材中的课文《再别康桥》一课时,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①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②通过教师的分析欣赏,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以下对这则教学目标的评析,不正确的是( )。

A、设置的教学目标远远低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B、两个教学目标落脚点均在对这首诗歌形式的品味与鉴赏
C、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阅读这首诗时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及阅读感受
D、教学目标忽略了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比较在传递情感方面与其他文体语言的不同点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对“诗歌”学习的基本规定为“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由此分析得知,这位初中语文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脱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诗歌”的基本要求,是远远高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故A项说法错误,当选。

第7题:

阅读某位老师的《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按要求答题。

教学目标:通过朗读,体味词的韵律美。

过渡语:有人说,诗歌是凝固的音乐,特别适合朗读。

初读:要求读得准确流畅。学生自由朗读,学生朗读展示。

教师评价:从朗读的流利、读音的准确方面予以评价。全班放声朗读。要求读音准确,停顿适当。

再读:要求读准节奏和重音。老师用 PPT 展示《沁园春·雪》的朗读节奏和重音的说明供学生参考。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评价:从朗读的节奏适当和重音的处理两方面评价。

听名家朗读的停顿,进一步体味《沁园春·雪》的韵律美。

对上述教学分析正确的是( )。

A.教学的过渡语设计很贴切,说明朗读的重要意义
B.诗歌朗读占用时间过长,减少学生朗读诗词文本的时间
C.采用两次自由朗读的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天性
D.从初次朗读到再次朗读,体现了朗读教学层层深入的特点

答案:D
解析:
本题内容呈现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从初次朗读到再次朗读,从流利、准确到读准节奏、重音,层层深入的感知过程。

A项:题目中阐释的重点并非过渡语。排除。
B项:题目中的朗读做得踏实到位,用时合理。排除。

C项:题目中朗读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并深入感知课文内容。排除。

D项:阐释符合题目中的朗读教学过程设计。当选。

第8题:

案例:
阅读《苏州园林》教学实录(节选),完成下题。
师: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请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加以说明的
生1: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角度进行说明。
生2:还有角落、门窗、彩绘等。
生3: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师:不错.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师:如果为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可以怎样划分
生1:可划分为三层,第一句为第一层,最后一个句子为第三层,中间为第二层。
生2:我也分三层,但我认为第一层应为第一、二句,最后两句是第三层,中间剩下的句子为第二层。
生3:我认为分两层最好,就在“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后划开,前后各为一层。
生4:我觉得还是分成三层好,第一句为第一层,最后两个句子为第三层,中间为第二层。
师:大家的发言都有道理,相对而言,我更赞同第三位同学的意见。下面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生1: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生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生3: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师:要求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所以第二位同学的发言欠妥。但这句话很重要,这个句子揭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是全文的中心句。
问题:
以上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实录节选,指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


答案:
解析:
从教学实录看,这堂课的课堂对话是没有什么实效的。高效的课堂对话应该是:师生充分互动,课堂生动活泼;教师组织恰当.学生活动高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充分交流、真正共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多方位、最优化地积累知识、训练方法、增长能力。而这堂课的对话基本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层面上,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第一步中,教师由“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请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加以说明的”这个问题引发课堂对话,契入点正确。这时,教师应让学生浏览课文,从对文本的解读中归纳出较完善的结论;或让学生之间相互展开讨论,即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达到相互影响、启发、补充和提高的目的。同时,学生回答完以后,教师以“不错,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一句泛性评价作小结.也欠准确。究竟是这几个学生的答案综合起来“很准确”,还是每个学生的回答都“很准确” 教师的表达没有落实到点上去,让人听了反倒迷惑,这样的师生对话当然是没有质量的。
(2)第二步中,教师由“下面请大家齐渎课文第二自然段”发起,齐读的安排是恰当的,但对齐读没有提出明确的思维性要求,学生虽然有了与课本对话的形式,却没有与课本对话的具体性思维活动,这样的读是无效性阅读。学生齐读结束后,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读作出必要的评价和点拨,而是直接提出“如果为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可以怎样划分”的问题,任务安排太生硬,这时候学生的解答活动当然就显得很虚化。而且,由于教师所提问题笼统化,所以四位发言的学生也都只针对“怎样划分”作出非常简单的结果性回答。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划分,教师没有要求他们,也不具体阐述。四位学生的回答有分歧。这是引导学生互相对话的一个很好时机,教师应该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说说这种划分的理由,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概括的能力。可惜,这位教师忽视了这个极有价值的对话点。对学生的各种划分结果,教师只用“大家的发言都不错,相对而言,我更赞同第三位同学的意见”作结.为什么“不错” 为什么“更赞同第三位同学的意见” 学生自然仍是云里雾里的。
(3)第三步中,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任务提出后,也应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先揣读一下文段,再归纳、概括。虽然发言学生的回答还比较令人满意,但一个班级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发言学生可能只代表了一部分理解和概括能力强一点的学生,而其他较大部分理解和概括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就可能只是听听而已,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没能很好地对话.收获自然是被动而低效的。
纵观这个实录片段,课堂对话只由“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评”构成。缺乏学生研读、探究、讨论、评价、提问、写作等以学生为主体性的活动,更缺乏学生与生活、与自身的联系和碰撞性活动。课堂对话形式单一.活动简单,没有建构起立体性、互动式的课堂对话体系来。

第9题:

阅读下面的《苏州园林》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15题。

师:今天老师尝试采用一种开放式教学,我把每一段文字都搭配相应的图片,完整地呈现在大屏幕上,然后根据大家的回答,现场删减文字,让同学们看到,一段丰腴的文字是如何被浓缩为一个中心句的。从第一段开始。

生:第一段的中心句是“倘若邀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师:你还能表达得更简洁吗?

生: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师:标本就是“典范”和“榜样”的意思。这个典范和榜样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大家从第2段中找一找!

生: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大家看看这个句子的表达有什么问题?

生:缺少主语,应该这样表达——“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第3段。

生: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

师:完美的概括。第4段。

生: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师:关于这一段还有更好的表述吗?

生:我觉得这一句只说了假山和池沼,而没有说明假山和池沼的特征。应该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一句和“至于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

师:还可以省去两个字。

生:“至于”两个字。

…….

师:我们来总结说明文段里的中心句的特征。

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生:必须简洁。

生:应该体现说明对象的特征。

师:那么,综合起来说就是“中心句是一个能够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完整而简洁的句子”。把每一段的中心句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请大家朗读每段的中心句,在心中描绘出苏州园林的初步印象。

投影:

课文主要内容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

4、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9、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概括说明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串联每段的中心句。

师:到这里为止,这篇文字的内容已经明了了,说明文这个“三明治”我们吃了第一口,我们接着再吃第二口,思路明晰。我们学《中国石拱桥》的时候说,茅以升是个好人,特别理解我们初中老师和学生,当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时候,他就给我们送来了一片典范的说明文。本文的作者叶圣陶也是个好人,而且他还当过很多年的小学和中学老师,他的《苏州园林》可以说是说明文里边的“标本”。本文值得我们学习的,除了围绕中心句写作,还有一点,就是思路特别明晰。请大家通过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来体会和学习这一点。

生:全文划分为三个部分,第1段为第一部分,第10段为最后一个部分,其余是第二部分。

师:大家有异议吗?没有,这是非常明显的“总——分——总”结构。重点在于第二部分,我们再把第二部分的内在顺序理一理。

生:第2段为一层,其余为第二层。因为第2段是说的苏州园林的总的特点,其余是分说。

师:这里也是一个明显的“总——分”结构,那么,第二层的第7段之间是不是可以继续分出层次来呢。试试看,要说出分层的标准。

生:第3到第7段可以为一层,第8段和第9段是一层,因为我觉得前面好像是说的外面,第8段和第9段是说的里面。

师:可是色彩不一定只有里面有啊。

生:3到5段为一层,后面为一层,好像前面说的是……

师:答不上来吧?我知道大家的犹豫,同学们试图找到一个分层或者分类的标准,但是找不到。其实这个标准,作者已经告诉我们了,那就是要依据游览的角度来看,游览者一般首先注意到的是大的方面,然后才是小的方面。按照这个标准,大家再试试。

生:第3、4、5、6为一段,第7、8、9为一段。

师:同学们的犹豫还因为没有在第2段中找到和下面几个段落一一对应的句子。

生: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师:语文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解决之道,始终都是回到文本,沉入文本,细究文本。通过我们的“层层深入”,这篇文章的思路非常明晰了,我们一起来勾画本文的层次。
请评析该教师教学中体现的两个优点。请评析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缺点,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和评价。需要考生结合新课改理念、教材编排意图和本节课的重难点,对教学中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10题:

教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本课学习重点。下列教学内容不恰当的是( )。


A.了解文中苏州园林的特点
B.梳理文本情感变化的线索
C.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写法
D.了解本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课文教学内容。《苏州园林》这篇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本文是说明文,没有明显的情感变化,B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A、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