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茅盾是怎样理解文艺的民族形式的?

题目
问答题
茅盾是怎样理解文艺的民族形式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哪个作家认为民族形式必须表现民族生活的内容,是完全符合文艺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
茅盾

第2题:

怎样正确理解毛泽东关于中国艺术要有自己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论述。
毛泽东关于中国艺术要有自己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论述是符合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客观规律的。
(1)从艺术创作来看,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客观规律都表现在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中;从艺术欣赏来看,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能为我国各族人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全盘西化”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少。
(2)从毛泽东关于共性、个性和特殊性、普遍性的辨证关系的论述看,我国的艺术越是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就越是有世界性。从走向世界的角度,我国艺术也应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人还要以自己的东西为主”艺术创作“还要以自己的东西为主”,都是强调我国艺术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第3题:

左翼文艺运动的光辉旗手是()

A.郭沫若
B.茅盾
C.周扬
D.鲁迅

答案:D
解析:

第4题:

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正确答案: ①抗战初期,围绕旧形式的利用问题曾经出现过“旧瓶装新酒”的讨论。1938年,毛泽东提出“民族形式”问题,引起解放区和国统区两地进一步的讨论。论争的焦点是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
②向林冰在《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等文中,认为创造新民族形式的途径就是运用民间形式,并偏狭地认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是不健康的。
③葛一虹在《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在所谓“民间形式”吗?》中则完全否定民间形式有可继承的合理成分,认为应该走“五四”新文学的西方化倾向。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和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将讨论推向深入。
④郭沫若认为,中国新文艺“从民间形式取其通俗性,从士大夫形式取其艺术性,而益之以外来因素,又成为旧有形式与外来形式的综合统一”。这一问题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进一步的论述。

第5题:

柏拉图是怎样理解文艺的功能的?


正确答案: (一)重视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
(二)否定传统文艺的积极价值。认为传统文艺是极为有害的,其具体的罪状主要有两条:首先是亵渎了神和英雄。其次,是迎合人的情欲,危害城邦。
(三)提出了严厉的文艺对策:驱逐诗人和文艺法治化。

第6题:

茅盾是怎样理解文艺的民族形式的?
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茅盾曾经作过这样的解释:我们当然不能设想没有民族生活内容的民族形式,我们反对把内容和形式对立(如形式主义者之所为),但是,也不能把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则作为惟一,因为一个作品中毕竟主要是个内容问题,这个内容用民族语言来表现,这才使作品具备民族形式。茅盾认为民族形式必须表现民族生活的内容,是完全符合文艺作品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的。

第7题:

怎样正确理解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正确答案:毛泽东在《讲话》中,从当时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现状出发,十分重视文艺同政治斗争的关系问题,他指出“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认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影响于政治”。他并且特地解释道:“我们所说的文艺服务于政治,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为提高人民和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奋斗不懈。”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虽然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但是不能因此就鼓吹“疏远"政治,脱离政治,甚至企图凌驾于政治之上。我们的文艺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应当也为人民的政治、社会主义的政治服务,这是必须坚定不移的。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四项基本原则”是根本的政治原则,文艺也必须坚持这思想基本原则,而不能背离它,更不能反对它。

第8题:

亚里斯多德是怎样理解文艺的本质的?
亚里士多德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批判和继承,提出了西方古典时代最有价值的关于文艺本质方面的思想。
1、文艺的本质是世界的一种摹仿。
2、文艺作为模仿是创造性的,不是对对象的单一和简单的复制,不是被动的,盲目的,消极的。创造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文艺可以模仿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文艺的模仿可以“比生活本身更美”;艺术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3、文艺作为模仿是真实的:艺术所模仿的是现实世界所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即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而不是如柏拉图所说的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他不仅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而且认为文艺本身就揭示和体现着“可然律或必然律“的”普遍性“,体现着高度的真实性。相对来说,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观是较为客观与积极的。

第9题: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作者是()?

  • A、茅盾
  • B、郭沫若
  • C、王蒙
  • D、毛泽东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茅盾的文艺观。


正确答案: 茅盾文艺思想的核心是:为人生的现实主义。
这一文艺观继承了五四文学的革命精神,但又在理论上完成了五四文学革命的课题。他不仅明确地提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而且完善、升华了五四“人的发现,即发展个性,即个性主义”与文学的课题。他认为,“人的怎样生活,社会怎样情形,文学就要把那种种反映出来”,这就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而这种反映,又不是直线性的描摹,作家还必须要有理想作“骨子”。茅盾这一观点的理论来源是法国美学家丹纳的艺术社会学和法国作家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观。但茅盾的这一观点又不同于丹纳的艺术社会学观点。丹纳认为文学的构成有三个要素:人种、环境和时代,三者缺一不可。茅盾则特别强调社会背景的作用,并将这种背景具体化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情形”。茅盾接受左拉的自然主义,主要不是接纳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对待生活的态度,而是吸收了自然派注重实地观察,和忠实描述的技术长处,他认为文学仅仅客观描述了生活还不够,还必须有“激励人心”和“唤醒民众”的积极作用,他说:“文学的使命是去诉现代人的烦闷,帮助人们摆脱几千年来历史遗传的人类共有的偏见与弱点,使那无形中还受着历史束缚的现代人的情感能够互相沟通,使人与人之间的无形的界限渐渐泯灭”(创作的前途)。这正是他提倡艺术社会学观点和自然主义的进步方向,也是五四民主与科学精神的体现,而他所提出的文学反映生活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比起他接受的影响来说,更接近经典的现实主义,也更适合时代的要求。
茅盾的这一文艺思想,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宝贵财富,也是他以后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他的创作可以说都是这种“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实践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