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问答题如何提高商品蟹运输的成活率?

题目
问答题
如何提高商品蟹运输的成活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提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


正确答案: ①水分管理:一般以保持土壤持水量70%-80%为宜,发根前保持在80%-90%。
②光照管理:光照是插穗发根和幼苗生长的必须条件,在遮阳时必须控制好遮阳度,一般遮掩度以60%-70%为宜。
③培肥管理:根据苗木生长状况,看苗施肥,扦插幼苗柔嫩,不耐施浓肥,在施肥时没注意先淡后浓,少量多次。
④扦插苗床要时刻做好中耕除草和病虫害的防治。
⑤当年冬天前未出圃的茶苗要注意防寒保苗。可通过盖草和覆盖塑料薄膜来保温。

第2题:

如何提高商品蟹运输的成活率?


正确答案:商品蟹的运输,主要抓住四个技术关键:
(1)严格分级捕出(或收购)的河蟹要根据质量区分等级,要求做到"四分开"。一是大小分开。要把各种规格的河蟹分开存放。如果大小混放,小蟹极易死亡。二是强弱分开。蟹壳蟹腿粗硬的蟹要与壳、腿不太硬的分开。前者往往膘肥体壮,生命力强,适于长途运输,销售价格高;后者相反,最好经暂养强化培育后,再行运输。三是健残分开。八足二螯齐全的蟹与附肢残缺的分开,有残缺和破损的蟹只适于当地销售或短途运输。四是肥瘦分开。壳厚肉壮,份量重,其生命力强,耐运输。分等级后,健壮肥大的河蟹,可以出口或长途运输,等级稍差一些的仅能短途运输或就近销售。
(2)搞好包装目前常用的包装工具有竹笼、竹筒、柳条筐、木桶、铅丝笼以及蒲包、草包等。通常普遍采用的是蟹筐、蟹笼包装。可先在竹筐(笼)内衬以浸湿的蒲包,再把河蟹一层层放入筐内。放置时,应使河蟹背部朝上,腹部向下,力求放平装满,加盖扎牢,使河蟹在筐内不能爬动,以减少体力消耗和防止受伤。
(3)及时运输包装完毕的蟹筐应抓紧时间运输。一般情况下,蟹筐内的河蟹3~5天以内死亡较少,超过5天死亡就逐日增多。因此一般均用机动车、船运输,出口河蟹均采用空运,以尽量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成活率。
(4)加强途中管理运输前,应将装好蟹的蟹筐在水中浸泡一下,或用人工喷水方法使蟹筐和蟹的鳃腔内保持一定水分,以保证河蟹在运输途中始终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用汽车长途运输时,蟹筐上还要用湿蒲包或草包盖好。运输途中要防止日晒、风吹、雨淋,尤其要防止高温,因此通常以夜间运输为佳。运输途中要定期加水喷淋,一般经1~2天运输,商品蟹的成活率可达90%左右。有条件的可采用降温运输,使运输气温保持5~10℃,运输成活率可接近100%。装满蟹的蟹筐,在装卸时要注意轻拿轻放,切不可抛掷或挤压。

第3题:

如何运输蟹苗?


正确答案:蟹苗运输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带水运输,即采用塑料袋加水充氧密封运输。通常均采用鱼苗袋(70厘米×40厘米),加10~20升水,放100~150克蟹苗,24小时内运输成活率可达95%以上。但带水运输容器大,运苗量少,生产上无法推广。第二种方法是蟹苗箱"干法"运输蟹苗。其方法简便,成本低,运输量大,成活率24小时可达90%以上。这是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方法。"干法"运输蟹苗应注意以下几点:
(1)蟹苗箱必须在水中浸泡12小时,以保持运输途中潮湿的环境。
(2)蟹苗箱内应放入满江红(绿萍),或仅留少量嫩叶的水葫芦或带须根的水花生或水草(叶呈丝状),蟹苗在此环境中,既保持了一定的湿度,也保证了苗层的通气,又防止苗层在一侧堆积。
(3)装苗时应防止蟹苗四肢粘附过多水分。蟹苗装运时,如水分过多,易造成苗层通透性不良,使蟹苗支撑力减弱而导致底层蟹苗缺氧死亡。因此,装苗时,必须坚持宜干不宜湿的原则。
(4)一般每箱装运的密度控制在1公斤,运输时间为24小时。
(5)运输时,应避免阳光直晒和凉风直吹,以防止蟹苗鳃部水分蒸发而死亡。
(6)如当时气温过低,应在白天运输;如气温过高,则最好在夜间运输。
(7)运输途中,如蟹苗箱过分干燥,可用喷雾器将苗箱喷湿,以保持箱内环境湿润。但一般蟹体不必喷湿(除非天气干燥、运输时间长),否则反而易造成蟹苗四肢粘附过多水滴,增加支撑力而造成死亡。
(8)如用卡车运输,应上有篷,后有盖,以防日晒和风吹。有条件可用空调客车或冷藏车运输,并给予适当的通风,气温控制在20℃左右,最低气温不能低于15℃,其气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不超过5℃。

第4题:

怎样提高运输成活率?


正确答案: (1)选择体质健壮的鱼种,做好拉网锻练。
(2)选用良好的水作为运输用水,运输用水应水质清洁,含有机质少,溶氧量较高,无毒无臭,以防运输中有机物分解耗氧,降低水中耗氧量,或因含有害物质而影响运输成活率。
(3)运输密度要既不浪费运输工具和人力,又提高成活率。
(4)温度与鱼类活动、耗氧率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鱼活动加强,代谢加快,耗氧率增加,在狭小的运输容器中鱼体容易擦伤。如温度过低,鱼体易冻伤。一般认为鲤科鱼类运输适温范围为5℃—25℃,而以5—10℃最好。
(5)加强途中管理:
1)运输途中应经常检查鱼苗、鱼种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长途运输可适当喂食,以补充鱼体能量消耗,但不宜喂得太多,以免水质恶化。鱼苗运输中需要喂食时,应在喂食前换水,因为饱食后换水,鱼苗因受惊动易死亡;
3)及时清除沉积于篓底的死鱼、粪便及残余食物,以减少有机物耗氧量。
总之,运输时应格外小心,坚持傲到“三等”、“三不离”,即:人等鱼,交通工具等鱼,池塘等鱼;人不离岗位,手不离工具,眼不离鱼。

第5题:

如何鉴别商品蟹的质量?


正确答案:选购河蟹食用时,可采用以下方法判别其优劣。
(1)看体色和体型优质河蟹:背甲呈墨绿色,腹部白色或灰白色,双螯强健,八足齐全,金爪黄毛,雌蟹在150克以上,雄蟹在175克以上。劣质河蟹:背甲青黑色或灰黄色,腹部黑褐色或黄锈色,螯、足残缺不全,黑爪黑毛,个体为50~75克,甚至更小。
(2)看活动能力优质河蟹反应敏捷,活泼有力,行动迅速。爬动时,以腹部悬空者为最佳。劣质河蟹反应迟钝,活动能力弱,爬行时腹部贴底。用手抓起背甲,如发现八足下悬(俗称"撑脚蟹"),则表示该蟹即将死亡。
(3)看季节雌蟹的性腺比雄蟹成熟早。俗活说"九雌、十雌"即在长江流域,阴历9月份,雌蟹卵巢已基本充满头胸甲,蟹精厚实,达到膘肥体壮的要求,此时食用最为鲜美;而雄蟹要到阴历10月份性腺才能完全成熟,因此雄蟹到此时才能达到肉味鲜美,膏脂丰满的理想要求。当然,到冬季,12月至翌年2月份,蟹黄中肝脏的大部分营养转化为性腺,此时食用,仍令人满意。而到翌年3~4月份的河蟹,经越冬后,肉质疏松,雌蟹性腺已形成卵粒,咀嚼时有细砂感,雄蟹经抱对排精后,精巢体积缩小,此时食用,质量大为逊色。
(4)看甲壳软硬优质河蟹肉质坚实,肌肉含水量少,甲壳坚硬。选购时,可用手指紧捏蟹脚,如蟹脚坚硬者则为优质河蟹,反之则为劣质。下,此时在河道下游,用多道地笼网即可捕获。2个月后,再行销售。养殖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渔业的一条有效途径。~25克/米3,硫酸铜为0.6~0.7克/米3。的蟹种自相残杀的机率小,它们可以混养。质,影响池底水草的光合作用。

第6题:

如何保证虾苗运输的成活率?


正确答案: 虾苗运输应根据路程远近、运输时间和运输者所具备的条件而定。运输虾苗最重要的保证是成活率,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有水中的溶氧量、虾苗密度和水温等。其中,运输途中水体的溶解氧是否满足虾苗的需要最为关键,因此,把握好装运虾苗的密度,这是运输虾苗成败的关键。
运输过程尽量维持较适宜的条件,防止虾苗活力减退。可以采取降温措施,抑制仔虾的代谢,减少活动量,降低水中溶解氧的消耗。国内运输虾苗,多采取控制水温运苗。如在广东不少虾苗场,运输虾苗控制水温在27~28℃。气温、水温高时,多采用冰块来调节温度,或者采用冷藏车或空调车运虾苗,效果相当好。用冰块来调节水温时,要用不漏水的胶袋包住,绝不可直接放入水中。
运输要挑风和日丽的天气,气温不能高于28℃。同时,还要掌握到达放养场的时间,上午在8~9时,下午在3~4时。雨天、大风天气都不宜运输。虾苗到达养殖场以后,不能直接倒入池塘内,要把虾苗连袋放入池塘20~30分钟,待袋内的水温和池水的温度相差不大时,才能放入池塘。

第7题:

为什么蟹苗必须培育成仔蟹,才能提高其养殖成活率?


正确答案:河蟹在蟹苗阶段有以下特点:
(1)个体小(一般每只仅3~7毫克),龙虾型,游动速度慢,不能挖穴,喜集群,逃避敌害生物的能力很差,极易被敌害生物吞食。据测定,一条白鲦鱼其肠内有34只蟹苗,一只癞蛤蟆其胃内有121只蟹苗。因此需要创造一个无敌害的生活环境,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2)取食能力低,食谱范围狭。蟹苗在自然水体中,主食水蚤、水虹蛔和一些水生植物(小浮萍等),这些食物在自然条件下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提供量多质好的适口饵料,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3)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低。蟹苗的适温范围为l5~30℃,最适水温为25±3.5℃。水温下降到12℃以下,就要冻死。对温度骤变的适应能力差,降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为5.37±0.85℃,升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为3.15±0.75℃。此外,它们对淡水也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也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控制水质,提高其成活率。
(4)新陈代谢水平高,蟹苗生长快。一般3~7毫克/只的大眼幼体,经15~20天的培育,蜕3次壳成为Ⅲ期仔蟹,体重达35~80毫克/只,增长了l0倍以上。其每克体重的耗氧率为1.068毫克/小时,比一龄蟹种大8.3倍,每小时每千克能需量为3.44千卡,比一龄蟹种大4.9倍。
综上所述,蟹苗新陈代谢水平高,生长快,需要摄食大量的高质量的饵料,但蟹苗个体小,抗逆性差,对饵料的要求高。如果直接将它们放入湖泊、河道中,就好比将鱼苗直接放入天然水体一样,成活率极低(通常回捕率仅0.1%~5%)。因此必须创造一个无敌害的、水质良好、饵料适口充足的生态环境,促进其生长,提高成活率。仔蟹培育池就是为其创造这一生态环境而设立的专用培育池。

第8题:

如何提高嫁接成活率?


正确答案: 从三方面提高嫁接成活率:
1、充分做好嫁接前的准备工作;
2、熟练掌握嫁接技术;
3、加强接后苗木管理。

第9题:

如何根据幼蟹的生态要求,提高蟹种培育的成活率?


正确答案:为防止池塘饲养的幼蟹自相残杀,防止产生懒蟹或小绿蟹,提高经济效益,在生产上池塘饲养幼蟹应遵循以下原则:
(1)提供一个无敌害、符合幼蟹生长要求的池塘环境池塘要求浅水,清水,斜坡大,水草多。幼蟹要求清水、水草多、无敌害的环境(其池水溶氧高,幼蟹生长快),并喜欢在浅水处蜕壳。而池塘坡度大,水草多,幼蟹挖穴少,又为幼蟹过隐居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
(2)根据蟹种生长期的密度,分级饲养按个体增重情况,逐步稀疏生长期密度是提高成活率的技术关键之一。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水体、饵料,发挥蟹种的生长潜力,又防止了蟹种因密度过大而影响生长,影响成活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但蟹种在饲养阶段很难用捕捞的方法来稀疏密度,因此生产上可采用二级培育法。即将一个大池塘按一定比例一分为二,先用较高的密度在一级池中培育,待长到一定规格,再去掉防逃墙,开通蟹沟,加水,让蟹种自己爬进第二级培育池;至此,蟹种才在整个大池塘中生长。
(3)种养结合,建立多元化的复合生态系统,提高经济效益池塘内单一饲养蟹种,其水体、饵料没有充分利用,而且养蟹池因大量投饵后,水质容易变肥并混浊,加之幼蟹因缺乏水生植物作为栖居和蜕壳的场所,不利于蟹种栖息、蜕壳和生长。而在蟹种池种植水生经济作物(如水稻、水蕹菜等)和养一些滤食性鱼类(如鲢、鳙鱼等),则可以做到蟹稻、蟹和水生蔬菜互生,蟹鱼混养。河蟹的粪便、残饵肥水,水生植物和滤食性鱼类可利用水中的营养盐类和浮游生物,不仅促进水生植物和鱼类生长,而且使池水转清,也有利于河蟹生长;与此同时,水生植物既可以为河蟹提供新鲜适口的植物性饲料,又为河蟹提供了栖居、蜕壳的良好环境。它们互利共存,形成一个水底、水中、水面结合的多元化的复合生态系统,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早期应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促长促均匀,防止产生懒蟹;中、后期应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控制其生长防止产生小绿蟹

第10题:

如何提高鱼苗培育成活率?


正确答案: ①选购优质足量的的水花,有生产许可证,符合规定,同时水花要开口;
②彻底清整池塘:清是指用药物(如生石灰、漂白粉等)在放苗前7-15天进行清理消毒,其用量:干法:水较浅3—5cm,生石灰150—400斤/亩
③施足基肥:肥水下塘,放苗前5—7天,平缓加肥;
④合理放苗,饱食下塘:单养,试水,调温,数量,地点,向阳,背方,底质硬
⑤科学定时追肥,静心饲养:如加水、豆浆喂养,草浆喂养;
⑥勤除防害,抓好鱼病预防;
⑦拉网锻炼,增强体质,便于长途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