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素质

问答题王××,女,某乡镇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性格内向,学习成绩总体在班内居上游,只是数学成绩不稳定。五年级时在富有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刘老师的帮助下,她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决心让自己的各科成绩都达到优秀。进入六年级后,刘老师请了病假,由刚从学校毕业的张老师担任他们的数学课老师。王××感到很不适应,第一次期中考试时,她只考了52分。在发数学试卷时,张老师读着名字和分数,让学生按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一个一个到讲台上去领。当王××走到讲台上时,张老师拎着她的试卷大声说:“也长这么大了,才考这几分,知不知道丢人?我看

题目
问答题
王××,女,某乡镇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性格内向,学习成绩总体在班内居上游,只是数学成绩不稳定。五年级时在富有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刘老师的帮助下,她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决心让自己的各科成绩都达到优秀。进入六年级后,刘老师请了病假,由刚从学校毕业的张老师担任他们的数学课老师。王××感到很不适应,第一次期中考试时,她只考了52分。在发数学试卷时,张老师读着名字和分数,让学生按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一个一个到讲台上去领。当王××走到讲台上时,张老师拎着她的试卷大声说:“也长这么大了,才考这几分,知不知道丢人?我看你呀,还不如回家种地去!”王××从此再也不愿意上张老师的课,数学成绩也没再及格过,其他各科成绩也都受到影响。小学毕业后,只好以高价生的身份到县二中就读。背景:①这所乡镇小学以考试成绩评估教师业绩,分数代表着教师的一切。②张老师刚从学校毕业,对教育规律一知半解,而且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经验,也急于得到学校承认。请分析上述案例,对事件本身进行理性分析,同时要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教学材料:某版本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编排了“认识计算器”一课,教学内容为古今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以及使用计算器正确运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相关情况:授课对象为某乡村小学四年级(1)班的学生,班级人数为48人。

请设计一个课堂导入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正确答案:

情境导入:首先,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超市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计算比较繁琐,由此激发学生:怎样才能又准确又快速地算出结果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

在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然后,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场合或情况下看到过别人使用计算器。

设计理由: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数目较大或较繁琐的计算时启发学生想到用计算器,从而揭示学习的内容,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将本节课的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第2题:

建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依据主要包括()。

A、对学生学习数学成绩的要求

B、对小学数学教育价值追求的基本认识

C、对儿童学习数学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D、对课堂学习过程的理解和诠释

E、对教师自身价值的认识


参考答案:BCD

第3题:

某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分为0.5,则这名小学生的成绩 ( )

B.低于平均分

A.高于平均分

C.等于平均分

D.没法确定


正确答案:A

第4题:

已知某市高三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85分,从某校随机抽取28名高三学生,其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为87.5分,标准差为10分,该校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全市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关系是()

A.差异显著
B.该校学生的数学成绩高于全市
C.差异不显著
D.该校学生的数学成绩低于全市

答案:C
解析:
推断统计;假设检验。 题目为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其中,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应进行f检验。

第5题:

对某市第二中学初中部学生的调查发现,拥有数学学习机人数最多的班也是数学成绩最好的班。因此,利用数学学习机可以提高数学成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结论?

A.拥有数学学习机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B.拥有数学学习机人数最多的班也是最会利用数学学习机的班
C.随着数学学习机性能的不断改善,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D.拥有数学学习机人数最多的班里的同学,更多地利用数学学习机学习数学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加强”,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利用数学学习机可以提高数学成绩。
论据:调查发现,拥有数学学习机人数最多的班也是数学成绩最好的班。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论点说的是学习机与成绩之间关系,该项说的是学习机能够提高积极性,但提高积极性后能否提高数学成绩并不明确,不具有加强作用。
B项:不明确项。该项说的是拥有学习机的人数与学习机使用水平之间关系,但最会利用数学机能否提高数学成绩并不明确,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加强论点。该项表明学习机能够提高数学成绩,与论点的表述一致,具有加强作用。
D项:不明确项。该项只是提到拥有学习机人数多的班里的同学会更多地利用学习机,但并未提及是否有利于提高成绩,不具有加强作用。

第6题:

在调查某校2014级会计2班3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总体单位是()。

A、该班每一名学生

B、该班30名学生

C、该班3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答案:C

第7题:

五年级有47名学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成绩都是整数,满分是100分。已知3名学生的成绩在60分以下,其余学生的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问:至少有几名学生的成绩相同?


答案:
解析:
除3名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外,其余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75~95共有21个不同的数,将这21个数作为21个抽屉,把47—3=44个学生作为物品。44÷21=2……2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l个抽屉至少有3件物品,即47名学生中至少有3名学生成绩是相同的。

第8题:

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数学彩条。


参考答案:数学彩条,也叫奎逊耐彩色棒,是一种现在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应用十分广泛的小学数学学具。数学彩条由十种颜色、十种长度的木条(或塑料棒)组成。每根彩条的横截面都是边长为1 厘米的正方形。十种颜色分别是白色(b)(括号内字母为该颜色名称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22 个、红色(h)——12 个、绿色(l)——10 个、紫色(z)——6 个、桔黄色(j)——4 个、深绿色(s)——4 个、乌黑色(w)——4 个、咖啡色(k)——4 个、天蓝色(t)——4 个、橙色(c)——4 个。共74 个。十种彩条的长度分别是1 厘米、 2 厘米、3 厘米„„10 厘米。小学数学各年级的主要内容都可以通过操作数学彩条,使学生建立起较深刻的感性认识,进而建立起有关数学内容的模型和表象。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用白色的彩条(b)表示 1,其他颜色彩条分别表示2,3,„„10。这样,就可以用它认识整数和四则运算。例如:(1)两个彩条接起来同另外一个彩条一样长,用这种关系可以表示数的组成。(2)用一个橙色彩条和若干个白色彩条,就可以表示11-19 各数。(3)加法和减法:两个彩条连接在一起就可以表示相加。把两个彩条并排摆在一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长短,两个彩条之间的关系就是表示减法。两个彩条相差部分同某一个彩条一样长,这个彩条表示的数就是减法的差。(4)乘法和除法:用单一颜色的彩条连在一起,表示 n 个相同加数连加,用这种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的意义。(5)认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用彩条表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应用题的涵义,准确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6)用其他颜色的彩条表示1,就可以表示出不同的分数。此外,运用数学彩条还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和开展智力游戏。

第9题:

变异系数适用于()

A.同一班中的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的比较
B.同一班中男生的数学成绩和女生的数学成绩的比较
C.同一班中男生的数学成绩和女生的语文成绩的比较
D.文科班的数学成绩和理科班的数学成绩的比较

答案:A,B,D
解析:
描述统计;差异量数;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差异系数),主要用于比较离散程度,例如比较同一团体的不同观测值离散程度,或者比较不同团体同一观测值离散程度。C选项不对,既不是测同一特质,比较的对象也不相同。

第10题:

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平均成绩为88,语文成绩的标准差为1.2;数学平均成绩为93,数学成绩的标准差为1.4。问语文与数学成绩的离散程度哪个更大?()

A.数学
B.语文
C.一样大
D.不确定

答案:A
解析:
描述统计;差异量数。 CV(语文)=1.2÷88×100%=1.36;cv(数学)=1.4÷93×100=1.51%。通过比较差异系数可知,数学成绩的分散程度比语文成绩的分散程度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