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乳酸细菌利用淀粉质原料发酵产乳酸的过程中,淀粉液化常用的酶是?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

题目
问答题
乳酸细菌利用淀粉质原料发酵产乳酸的过程中,淀粉液化常用的酶是?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常用α-淀粉酶;一般需要控制在75℃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图,为发酵时酒精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示意图,据图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的高低都不会影响发酵产酒
B.适宜的温度有利于酵母菌发酵产酒
C.适宜的温度有利于乳酸菌发酵产酒
D.产酒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答案:B
解析:
酿酒时要用到的是酵母菌而不是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才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过低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影响发酵。因此,如图: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酵母菌的活性增强,利于发酵,产生较多的酒精,但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超过了酵母菌的最适宜温度的高温会抑制酵母菌的活性,直至杀死酵母菌,产酒量会慢慢降低。

第2题:

果蔬腌制过程中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有()

  • A、乳酸发酵
  • B、酒精发酵
  • C、正型乳酸发酵
  • D、异型乳酸发酵
  • E、醋酸

正确答案:A,B,E

第3题:

酸发酵法是利用乳酸杆菌和醋酸杆菌等发酵产酸,防止食物腐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简述淀粉质原料乙醇发酵的过程。


正确答案: 乙醇发酵过程可分为前发酵期、主发酵期和后发酵期三个阶段。
前发酵期一般为前10h左右,在酒母与糖化醪加入发酵罐后,醪液中的酵母开始数量还不多,由于醪液中有少量的溶解氧、酒母仍能迅速地进行繁殖。在前发酵期阶段,发酵作用不强,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的少,糖分消耗的比较慢,发酵醪表面显得比较平静。前发酵期一般控制发酵温度不超过30℃。
主发酵期为前发酵期之后的12h左右,在此阶段酵母细胞已大量形成,每毫升醪液中酵母数可达1个亿以上,酵母菌基本上停止繁殖而主要进行乙醇发酵作用,使糖分迅速下降,酒精量逐渐增多,醪液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又很强的二氧化碳泡沫响声。此期间发酵醪温度上升也快,生产上应加强温度控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30~34℃。经主发酵期,醪液的糖分大部分已被耗掉,发酵进入后发酵期。
在后发酵期阶段,发酵作用弱,产生热量也少,发酵醪温度逐渐下降,应控制发酵温度在30~32℃。后发酵期一般需要约40h才能完成.
总发酵时间一帮控制60~72h。一般工厂糖化醪浓度为16~18Bx,发酵成熟醪的乙醇含量为6%~10%(V/V)。

第5题:

大家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酸奶、干酪、奶油等乳酸菌发酵产品,发酵这些产品用到的乳酸菌基本上为野生菌株,从保证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应将乳酸菌的什么基因予以敲除()。

  • A、产酶基因
  • B、产细菌素基因
  • C、耐氧相关基因
  • D、耐药基因

正确答案:D

第6题:

在啤酒正常发酵过程中,酵母细胞在体内利用可发酵性糖经a.乙酰乳酸合成(),部分α-乙酰乳酸经非酶氧化作用生成双乙酰。


正确答案:缬氨酸

第7题:

乳酸细菌是一类能使可发酵性脂类转化成乳酸的细菌的统称。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玉米纤维短纤(以玉米淀粉发酵制的乳酸为原料,经聚合成聚乳酸,再经纺丝而制成纤维)


答案:
解析:
本题商品应查阅第11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55章“化学纤维短纤”。化学纤维中的合成纤维是指将有机单体物质加以聚合而制得,根据“经聚合成聚乳酸”可知应归入品目55.03 “合成纤维短纤,未梳或未经其他纺前加工”。聚乳酸属于聚酯家族,因此该商品最终归入商品编码5503.2000 “聚酯制”。

第9题:

酒精发酵主要原料、淀粉质原料的蒸煮工艺有哪些?


正确答案: 酒精发酵的主要原料有:淀粉质原料(80%)、糖质原料、纤维质原料(目前尚不盛行)。
蒸煮工艺有间歇蒸煮和连续蒸煮[罐式(锅式)连续蒸煮、管道式连续蒸煮、塔式(柱式)连续蒸煮。]

第10题:

木薯作为淀粉质原料发酵产乙醇的过程中,由于缺少氮源,需添加什么提高出酒率?


正确答案:补充氮源。如添加硫酸铵(加量为原料的0.5%),有利于提高木薯原料的出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