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从一个有限总体中采用非放回式抽样,所得到的样本是简单的随机样本吗?为什么?本课程要求的样本都是随机样本,应当采用哪种抽样方法,才能获得一随机样本?

题目
问答题
从一个有限总体中采用非放回式抽样,所得到的样本是简单的随机样本吗?为什么?本课程要求的样本都是随机样本,应当采用哪种抽样方法,才能获得一随机样本?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假设从一个正态总体抽取一个随机样本,则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为( )。



答案:D
解析:

第2题:

假设从一个正态总体抽取一个随机样本,则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为( )。

A.正态分布
B.F分布
C.t分布
D.χ2分布

答案:D
解析:

第3题:

任何随机样本中抽取出最终调查对象的方法包括()。

A.系统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正确答案:AB

第4题:

简单随机样本的获得方法,可以分为(  )。
Ⅰ 有放回抽样
Ⅱ 随机抽样
Ⅲ 不放回抽样
Ⅳ 连续抽样


A.Ⅰ、Ⅲ

B.Ⅲ、Ⅳ

C.Ⅰ、Ⅱ、Ⅳ

D.Ⅱ、Ⅳ

答案:A
解析:
简单随机抽样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重复抽样中,每次抽中的单位仍放回总体,样本中的单位可能不止一次被抽中。不重复抽样中,抽中的单位不再放回总体,样本中的单位只能抽中一次,

第5题:

如果我们在抽样过程中存在某种偏好,则此抽样称为(  )

A.随机样本
B.有偏样本
C.非系统样本
D.独立样本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抽样的基本原理:随机化原则。所谓随机化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总体中每一个体是否被抽取并不由研究者主观决定,而是每一个个体按照概率原理被抽取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由于题意中“抽样过程中存在某种偏好”,所以此样本为“有偏样本”。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

第6题:

从某个N=1000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不放回简单随机样本,样本方差为

A.1.8
B.0.5
C.0.475
D.0.925

答案:A
解析:

第7题:

假设总体比例为0.3,采取重置抽样的方法从此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则样本比例的期望是( )。


A.0.3

B.0.8

C.1.6

D.2

答案:A
解析:
当样本容量比较大(n =100≥30)时,样本比率p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且有p的数学期望就是总体比率π,即:E(p)=π=0.3。

第8题:

假设从一个正态总体抽取一个随机样本,则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为( )。

A.正态分布
B.F分布
C.t分布
D.

答案:D
解析:

第9题:

判断抽样方法和统计抽样方法之间的基本区别在于( )。

A.非随机样本比随机抽取的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B.统计抽样比判断抽样获得的样本量更小
C.判断抽样无法衡量抽样风险
D.统计抽样对于参数的估计值比判断抽样更加精确

答案:C
解析:
C判断抽样和统计抽样之间的基本区别是判断抽样中的抽样风险不能量化,因为抽样行为不能以概率论的形式加以预测。选项A不正确,能够代表总体是所有抽样方法的目的。判断抽样和随机抽样都试图实现这一目的。没有普遍的规则表明判断抽样在实现这一目的方面比统计抽样更好。选项B不正确,统计抽样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得到比判断抽样更小的样本量。选项D不正确,判断抽样并不一定会降低估计值的精确度。

第10题:

根据简单随机样本的获得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可以分为(  )。
Ⅰ.有放回抽样
Ⅱ.随机抽样
Ⅲ.不放回抽样
Ⅳ.连续抽样

A.Ⅲ、Ⅳ
B.Ⅰ、Ⅲ
C.Ⅰ、Ⅱ、Ⅳ
D.Ⅱ、Ⅳ

答案:B
解析:
简单随机抽样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重复抽样,又称放回式抽样,每次抽中的单位仍放回总体,样本中的单位可能不止一次被抽中。不重复抽样,又称不放回式抽样,抽中的单位不再放回总体,样本中的单位只能抽中一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