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单选题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进而主张“公其非是于学校”的启蒙思想家是()。A 黄宗羲B 顾炎武C 戴震D 李塨

题目
单选题
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进而主张“公其非是于学校”的启蒙思想家是()。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戴震

D

李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是非来自公论”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要观念。以下言论中,最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D、“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正确答案:D

第2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来往寒,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录》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根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正确答案: 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

第3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答案:C
解析:
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故选C项。

第4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下列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 A、主张以相权来制约君权
  • B、提出了新的近代社会方案
  • C、提倡以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
  • D、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正确答案:B

第5题: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 B、否定了君主制度
  •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正确答案:D

第6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食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学者只宜于伦物上识真空(源),不当于伦物上辨伦物。” ──李贽《焚书•答邓石阳书》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但是……儒家政治理论的核心部分恰好是君主专制的一个主要的障碍。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和展望》 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简述这些政治主张对近代思想的影响。


正确答案: 观点:黄宗羲提出皇权需要宰相制度补救;应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以限制君权、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
影响:成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近代思想的先声。

第7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来往寒,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录》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正确答案: 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
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第8题:

“公其非是于学校”


答案:
解析:
这是黄宗羲提出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不仅应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所谓“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并不是要学校像古代的辟雍那样,承揽政府机构的某些职能,而是应该在学校中由大家共同来议论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因为学校议政,可以使上至朝廷命官,下至里巷平 民,逐渐养成普遍议政的社会风气,而不再以天子的是非为标准,这样天子也就不敢自为非是”。“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等基本精神,在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改变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由天子一人决断的专制局面。这是对中国古代关于学校职能理论的创新,反映了他要求国家决策民主化的强愿望。

第9题:

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继承,促进了儒家思想的活跃与发展,并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清《弟子规》 材料二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材料三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四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材料五 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的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指封建社会,引者注)末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简述材料一涉及儒家的主要思想?分析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正确答案: 主要思想:礼、仁、孝。
积极作用:传承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起到了道德教化作用,有利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第10题: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不太听命于中央。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