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问答题李甲14岁,某中学初二学生。一天,在放学回家路上,李甲看到某上场正在进行有奖销售,奖券为20元一张,最高奖金为5000元,他便买了一瓶加之20元的洗发水,领到一张奖券。几天后,抽奖结果公布,李甲所持奖券中了最高奖,李甲非常高兴,急忙把中奖的消息告诉了母亲王乙,母子二人马上去商场兑奖,王乙把这5000元钱放到家里的柜子里。李甲一直想要台电脑,妈妈王乙总说没钱,李甲见现在有钱了,就又提出要买台电脑,王乙说:“反正是我的钱,我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王乙说:“你一个小孩子,怎么能得这么些钱呢?这钱就是爸爸妈

题目
问答题
李甲14岁,某中学初二学生。一天,在放学回家路上,李甲看到某上场正在进行有奖销售,奖券为20元一张,最高奖金为5000元,他便买了一瓶加之20元的洗发水,领到一张奖券。几天后,抽奖结果公布,李甲所持奖券中了最高奖,李甲非常高兴,急忙把中奖的消息告诉了母亲王乙,母子二人马上去商场兑奖,王乙把这5000元钱放到家里的柜子里。李甲一直想要台电脑,妈妈王乙总说没钱,李甲见现在有钱了,就又提出要买台电脑,王乙说:“反正是我的钱,我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王乙说:“你一个小孩子,怎么能得这么些钱呢?这钱就是爸爸妈妈的,应该由爸爸妈妈来支配。”李甲暗自生气,趁妈妈不注意,悄悄拿了5000元钱到商场买了台电脑。见儿子抱回一台电脑,王乙急了,立刻拉着李甲来到商场,说李甲买电脑没经过父母同意,要求退货。售货员说只有质量不合格才予退货,现在电脑质量没问题,无法退货。回答下列问题。本案奖金究竟应归谁所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县公安局局长李某按规定提拔任用甲为某公安派出所所长。1年后,甲为表达李某的知遇之恩,向李某赠送了价值5万元的礼品,李某欣然接受。李某构成受贿罪。( )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李小甲现年15岁,某日逛商场时看到某牌号纯平25寸彩电正举行优惠展销,想起父母曾提起过要买彩电的事。就赶回家告诉父母,但家中没人,父母都没联系上。但优惠的彩电数量有限,他便拿出自己的积蓄,以1900元的价格买了一台,因购彩电还附赠奖券,李小甲随便就抽了一张,其父母得知此事后夸奖了他。三天后,奖券中奖结果揭晓,李小甲的奖券获一等奖一富康轿车一辆。商场遂主张李小甲中奖无效,则( )。

A.李小甲中奖合法有效

B.李小甲中奖无效

C.商场有权撤销李小甲购买彩电的行为,从而收回奖券

D.商场有权催告李小甲的父母予以追认,若李小甲的父母未作表示的,则李小甲购买彩电的行为无效,商场有权收回奖券


正确答案:A
「考点」限制行为能力人待追认的行为;追认
「解析」本案涉及两层法律关系:(1)在买卖彩电的合同中,李小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他的合同行为是否有效?在案件中,李小甲的父母夸奖了他的行为,实际上也就是对他的行为的追认,则该合同应有效。(《合同法》第47条)(2)李小甲的中奖是否有效。在假定抽奖过程公正合法的前提下,只要能确定某人对中奖奖券是否有所有权,即可确定其中奖是否有效。附奖券的货物买卖。奖券随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而转移,奖券实际上是标的物的从物,既然买卖主物的合同有效,主物所有权移转,从物之所有权自然也随之移转,所以奖券应归李小甲所有。单纯的中奖为纯获利益的行为,他人不得以行为人的行为能力为由主张行为无效或撤销(《合同法》第47条,《民通意见》第6条),因此李小甲有权获得该轿车的所有权。

第3题:

李甲14岁,某中学初二学生。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李甲看到某商场正在进行有奖销售,奖券为20元一张,最高奖金额为5000元,他便买了一瓶价值20元的洗发水,领到一张奖券。几天后,抽奖结果公布,李甲所持奖券中了最高奖,李甲非常高兴,急忙把中奖的消息告诉了母亲王乙,母子二人马上去商场兑了奖,王乙把这5000元钱放到家中的柜里。李甲一直想要台电脑,妈妈王乙总说没钱,李甲见现在有钱了,就又提出要买台电脑,王乙说:“我和你都不懂,等你爸出差回来再买吧”,李甲以为妈妈又在骗他,就说:“反正是我的钱,我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王乙说:“你一个小孩子,怎么能得这么些钱呢,这钱就是爸爸妈妈的,应该由爸爸妈妈来支配”,李甲暗自生气,趁妈妈不注意,悄悄拿了5000元钱到商场买了台电脑。见儿子抱回一台电脑,王乙急了,立刻拉着李甲来到商场,说李甲买电脑没有征得父母同意,要求退货。售货员说只有电脑质量不合格才予退货,现在电脑质量没问题,无法退货。问题:(1)本案奖金究竟应归谁所有?(2)李甲购买电脑的行为有法律效力吗?他父母能否要求退货?


参考答案:(1)奖金归李甲所有。李甲14岁,是限制行为能力人,虽然不完全能以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义务,取得民事权利,但他们进行的纯粹获得利益、不损害他人的行为是有效的。(2)李甲购买电脑的行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民法通则》第12条第1款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用5000元买一台电脑,这个标的是很大的;而且李甲是在生气的情况下实施该行为的,他不可能完全理解他这种行为的后果,他又没有征得父母的同意。所以李甲购买电脑的行为无效。无效行为的法律后果是返还财产,故李甲的父母有权要求退掉电脑。

第4题:

下列情况中票据持有人可以取得票据权利的是:( )

A.甲公司与张某签订货物买卖合同,甲公司以张某为收款人签发一张银行承兑汇票,张某将汇票赠与王某,张某并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交货义务

B.赵某拾得一张支票

C.陈某偷得一张支票

D.李某因病死亡,李某之子继承一张以李某为收款人的银行承兑汇票


正确答案:D
根据《票据法》第10~11条的规定,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由此可知,D选项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5条的规定,持票人与票据债务人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并且不履行约定义务的,票据债务人提出抗辩,人民法院应予支持。A选项中,张某不履行合同义务,不应取得票据权利,王某系赠与所得票据,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张某,所以王某也不享有票据权利。《票据法》第12条规定,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所以BC选项不正确。

第5题:

某学校委托设备科的李某购买一批电教器材,在购买时正值商场有奖销售。李某在购买设备的同时获得了几张奖券,后中奖获得电视机一台,那么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该电视机的所有权属于( )

A.学校

B.李某

C.李某,但学校应获得补偿

D.学校与李某共有


参考答案:A

第6题:

李某有子二人:李甲、李乙,李甲、李乙各有未成年子一人,李某立有遗嘱,将全部遗产由李甲继承,但某日李甲因车祸英年早逝,李某闻讯后悲痛过度,遂于当晚心脏病发作去世,则( )。

A.李某的全部遗产应由李甲之子继承

B.李某的全部遗产应由李甲的继承人继承

C.李某的遗产应由其配偶、李甲之子及李乙继承

D.李某的遗产应由其配偶、李甲的继承人及李乙继承


正确答案:C
「考点」遗嘱的效力;法定继承人的顺序;代位继承
「解析」因李甲死于李某之前,故李某所立之遗嘱未生效;对李莱的遗产应依法定继承处理,则应由李某的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其中李甲的份额由其子代位继承。

第7题:

2008年1月,李某与甲公司签订了1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工资为1800元,试用期满后工资为2000元。

试用期结束后,李某与甲公司签订了5年期的劳动合同。甲公司给李某的待遇是:李某的日工资为120元,每周工作5天,每天丁作8小时。李某在2008年10月的一个周六加班了1天,存“十一”国庆节法定假期加班了两天。另外,甲公司为李某支付培训费1万元,约定服务期为5年。

2009年1月20日,李某患病住院,经诊断,需住院1个月。李某住院期间,甲公司停发了李某的全部工资,并以不能适应工作、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了与李某的劳动合同。

2009年3月,李某治愈出院后,在查询社保缴纳记录时,发现甲公司未缴纳其试用期的社保费。根据劳动合同中的有关约定,李某向甲公司提出补交社保费的要求,遭到拒绝。于是李某向甲公司寄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同时,准备申请仲裁,要求甲公司支付经济补偿以及补交社保费。(注:此事经李某和甲公司的多次交锋后,得以解决)

2009年4月,甲公司更换了主要负责人,新负责人以李某不适合工作为由,要求与李某解除劳动合同,李某小同意。甲公司便采取了增加李某劳动强度,减少李某奖金收入等办法予以刁难。李某在不堪忍受的情况下表示,如果甲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他本人可以签字同意。但甲公司坚持让李某自己先写“辞职报告”,然后由甲公司批准。李某不同意这样做,甲公司遂许诺,如果李某照办,则甲公司可以给予李某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李某于2009年5月向甲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甲公司立即批准,但却未给予经济补偿。李某找甲公司索要,甲公司拿出李某的辞职报告说,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经济补偿在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才支付,但李某是自动辞职,不享受此待遇。(注:甲公司对李某“做工作”逼迫其离职之事,有其他员工愿意出具书面资料,证明此事)

请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李某与甲公司试用期的约定是否有效?

(2) 李某10月份可以获得多少加班T资?如果公司不支付,李某可以得到什么救济?

(3) 假设3年后,李某以劳动合同期满为由,不肯再续签合同。甲公司能否要求其支付违约金?李某是否应支付违约金?数额是多少?

(4) 甲公司在李某患病住院后的做法是否合法,李某是否可以要求甲公司收回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继续履行合同,并给予其病假待遇?

(5) 李某以甲公司末为其缴纳试用期的社保费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甲公司支付经济补偿以及补交社保费,能否得到法律支持?

(6) 在甲公司“动员”李某自动辞职的情况下,李某可以要求得到经济补偿吗?


正确答案:(1) 该试用期约定不能生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1年期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2个月。如果李某已经履行了3个月的试用期并在该3个月内只获得每月1800元的试用期工资则甲公司应该以2000元的工资标准对超过2个月法定试用期的另一个月予以赔偿即赔偿差额200元(2000-1800)。 (2) 按照有关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丁资;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 300%支付劳动者工资。李某周六加班1天可获得2倍工资报酬(即120×2=240元)法定假日加班获得3倍工资报酬(即120×3×2=720元)一共是240+720=960(元)。如果甲公司不同意支付李某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甲公司逾期仍不支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甲公司支付按应付金额即960元的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对已经履行部分服务期限的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由于李某违反了与甲公司的服务期约定故应支付违约金。甲公司为其支付的培训费为1万元约定的服务期为5年每年扣减2000元。因已履行劳动合同3年则李某应支付的违约金数额为4000元。 (4) 劳动者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劳动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本案中甲公司在李某患病住院依规定应享有的医疗期内即决定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属于违反规定的行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无效李某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补发病假工资和报销医疗费用。 (5) 按照有关规定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是法定的义务。只要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试用期同样属于劳动关系的存续期间因此用人单位也应当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保费。本案中甲公司对李某要求补交社保费的要求予以拒绝李某有权随时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得到经济补偿和补交社保费的待遇。 (6) 根据有关规定劳动合同签订后经协商可以解除。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要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本案中本来是甲公司希望并促使解除劳动合同却采取刁难和欺骗手段诱使劳动者提出辞职显然是在规避法律规定从而避免支付经济补偿的责任。如果李某能够提供甲公司要求他递交“辞职报告”的证据从而证明甲公司强迫和诱骗自己递交“辞职报告”这一事实则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应由甲公司承担甲公司应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
(1) 该试用期约定不能生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1年期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2个月。如果李某已经履行了3个月的试用期,并在该3个月内只获得每月1800元的试用期工资,则甲公司应该以2000元的工资标准,对超过2个月法定试用期的另一个月予以赔偿,即赔偿差额200元(2000-1800)。 (2) 按照有关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丁资;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 300%支付劳动者工资。李某周六加班1天,可获得2倍工资报酬(即120×2=240元),法定假日加班获得3倍工资报酬(即120×3×2=720元),一共是240+720=960(元)。如果甲公司不同意支付,李某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甲公司逾期仍不支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甲公司支付按应付金额即960元的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对已经履行部分服务期限的,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由于李某违反了与甲公司的服务期约定,故应支付违约金。甲公司为其支付的培训费为1万元,约定的服务期为5年,每年扣减2000元。因已履行劳动合同3年,则李某应支付的违约金数额为4000元。 (4) 劳动者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劳动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本案中,甲公司在李某患病住院依规定应享有的医疗期内,即决定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属于违反规定的行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无效,李某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补发病假工资和报销医疗费用。 (5) 按照有关规定,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是法定的义务。只要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试用期同样属于劳动关系的存续期间,因此,用人单位也应当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保费。本案中,甲公司对李某要求补交社保费的要求予以拒绝,李某有权随时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得到经济补偿和补交社保费的待遇。 (6) 根据有关规定,劳动合同签订后,经协商可以解除。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要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本案中,本来是甲公司希望并促使解除劳动合同,却采取刁难和欺骗手段,诱使劳动者提出辞职,显然是在规避法律规定,从而避免支付经济补偿的责任。如果李某能够提供甲公司要求他递交“辞职报告”的证据,从而证明甲公司强迫和诱骗自己递交“辞职报告”这一事实,则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应由甲公司承担,甲公司应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

第8题:

王甲与李乙都是初二年级学生,星期五放学后,王甲在父母不知的情况下,留宿在李乙家中,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李的家人应在多长时间内通知王的父母?


参考答案:24小时

第9题:

王某拾得一张汇票,伪造了汇票上的收款人甲公司的签章将汇票背书转让给李某,李某向付款人提示付款被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有权向王某和甲公司行使追索权

B.李某有权向甲公司行使追索权

C.李某有权向王某行使追索权

D.李某无权向王某和甲公司行使追索权


正确答案:D
票据上有伪造签章的,被伪造入不承担票据责任;如果票据上没有伪造人的真实签章,伪造人也不承担票据责任,所以D选项正确。当然,伪造人要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

第10题:

甲期货公司从事经纪业务,接受客户李某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李某进行期货交易,该交易结果应当由( )承担。

A.李某

B.甲期货公司

C.期货交易所

D.甲期货公司和李某


正确答案:A
《期货交易所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期货公司从事经纪业务,接受客户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客户进行期货交易,交易结果由客户承担。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