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问答题阳明病实证下法有哪些?分述其适应证和代表方剂。

题目
问答题
阳明病实证下法有哪些?分述其适应证和代表方剂。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阳明病实证以燥热实邪内结、腑气壅塞不通为基本病机,临床以大便干秘、或不大便为主症,皆以下法通便为主。然邪热有微甚,津伤燥屎内结程度有轻重,且燥屎停留部位不同,故《伤寒论》综合上述情况,分别施以和下、轻下、峻下、润下、导下诸法。
①和下法:适用于阳明病腑实证燥热初结,胃气不和,胃热肠燥,燥实较甚而痞满较轻者。临床以大便硬结不通,腹胀满,蒸蒸发热,心烦汗出,舌红苔黄燥,脉滑数等为主要表现。治以泻热和胃、软坚润燥,调胃承气汤为代表方。
②轻下法:适用于阳明病腑实证燥屎结于肠,腑气壅滞较甚,痞满为主而燥坚不甚者。临床以腹胀满较甚,大便硬,发潮热,心烦汗出,或谵语,或热结旁流而下利舌红苔黄,脉滑而疾等为主要表现。
治以泻热通便破滞除满,小承气汤为代表方。
③峻下法:适用于阳明病腑实证邪热深伏,燥屎阻结于肠,腑气壅闭,痞满燥坚实俱甚者。临床以大便硬结、数日不通,或热结旁流而下利,腹部胀满持续不减、硬痛拒按,或绕脐疼痛,日晡所发潮热,手足濈然汗出,心烦谵语,甚则神昏而谵语不止,喘冒不得卧,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或循衣摸床,惕而不安,舌红苔黄燥或焦黄或焦燥起刺,沉实或沉迟有力等为主要表现。治以攻下实热、荡涤燥结,
大承气汤为代表方。
④润下法:适用于阳明病实证邪热较轻,津伤较重的胃热肠燥脾约证。临床以大便干秘多日难下而无潮热谵语腹痛等痛苦,腹胀满不甚,小便频数,舌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治以泻热润
肠通便,麻子仁丸为代表方。
⑤导下法:适用于阳明病实证之燥屎停于直肠,肠燥津竭便秘证。临床以大便干结,欲便而难下,舌红苔燥,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治以润滑肠道,外导通便;蜜煎导、土瓜根导、猪胆汁导为代表方。
总之,和下、轻下、峻下皆属苦寒攻下法,此法适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燥、实证。又因阳明腑实病情之轻重,痞、满、燥、实之侧重而分别使用三承气汤。润下法之麻子仁丸主要适用于胃热肠燥脾约证,导下法蜜煎导诸方主要用于津液内竭,肠道失于滑润,燥屎位于直肠、近于肛门,虽有便意,却干涩难下者。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损伤早期的内治有哪些?其主要适应证和代表方剂是什么?


正确答案:损伤早期的内治法有攻下逐瘀法、行气活血法、清热凉血法,开窍活血法。其主要适应证与代表方分别为:①攻下逐瘀法:适用于损伤早期蓄瘀、大便不通、舌红苔黄,脉数的体实患者,代表方剂有大成汤、鸡鸣散、桃仁承气汤等。②行气活血法:适用于损伤早期气滞血瘀肿痛并见,但无实、热、闭结之征不必攻下者,代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③清热凉血法:适用于跌打损伤而引起的错经妄行,以及损伤邪热内攻、壅聚成毒等症。清热凉血方有犀角地黄汤、清心汤等;清热解毒方有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龙胆泻肝汤等。④开窍活血法:本法适用于头部损伤或跌打重症神志昏迷者。常用方剂有黎洞丸,夺命丹,三黄宝蜡丸,苏合香丸等。

第2题:

患者日晡潮热,腹胀满疼痛,便秘,谵语,狂乱,苔黄厚燥,脉沉迟有力,其临床意义是( )

A.阳明热证
B.阳明实证
C.少阳病证
D.气分病证
E.中焦病证

答案:B
解析:

第3题:

皮肤病外用药物剂型有哪些?各具有哪些作用?其适应证是什么?其代表药物有哪些?


参考答案:①溶液:具有清洁、止痒、消肿、收敛、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急性皮肤病,渗出较多或脓性分泌物多的皮损,或伴有轻度痂皮性损害者。代表药物为苦参、黄柏、马齿苋、生地榆、野菊花、蒲公英、甘草等煎出液、10%的黄柏溶液、生理盐水等。②粉剂(又名散剂):具有保护、吸收、蒸发、干燥、止痒等作用。适用于无渗液的急性或亚急性的皮炎类皮肤病。代表药物为青黛散、六一散、九一丹、滑石粉、止痒扑粉等。③洗剂(又名混悬剂、振荡剂):具有清凉止痒、保护、干燥、消斑解毒等作用。适用于无渗液的急性或亚急性的皮炎类皮肤病。代表药物为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颠倒散洗剂、痤疮洗剂等。④酊剂:具有收敛、杀菌、止痒等作用。适用于脚湿气、鹅掌风、体癣、牛皮癣等。代表药物为复方土槿皮酊、1号癣药水等。⑤油剂:具有润泽保护、解毒收敛、止痒生肌等作用。适用于亚急性皮肤病中有糜烂、渗出、鳞屑、脓疱、溃疡的皮损。代表药物有蛋黄油、紫草油、青黛散油、三石散油等。⑥软膏:具有保护、润滑、杀菌、止痒、去痂等作用。适用于一切慢性皮肤病具有结痂、皲裂、苔藓样变等皮损者。代表药物为青黛膏、疯油膏、5%硫黄软膏等。

第4题:

阳明病的外证可见于阳明热证和实证中。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春温气分郁热症可以分为几个证型分述各证型的症候、治法、代表方剂?


正确答案:春温气分郁热症包括三个证型:热郁胆腑,热郁胸膈,热灼胸膈。其症候、治法、代表方剂为:
a热郁胆腑症见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治宜苦寒清热,宣郁透邪。方用黄芩加豆豉汤。
b热郁胸膈症见身热不甚,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治宜清宣郁热,方用栀子豉汤。
c热灼胸膈症见身热不已,烦躁不安,胸膈郁热如焚,唇焦咽燥,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泄膈热,方用凉膈散。

第6题:

患者日晡潮热,腹胀满疼痛,便秘,谵语,狂乱,苔黄厚燥,脉沉迟有力,其临床意义是( )

A、阳明热证

B、阳明实证

C、少阳病证

D、气分病证

E、中焦病证


参考答案:B

第7题:

白虎汤主治病证是()

  • A、阳明腑实证
  • B、阳明气分热盛证
  • C、胃有积热证
  • D、邪入营分证
  • E、温病血分证

正确答案:B

第8题:

损伤中期的内治法有哪些?其主要适应证和代表方剂是什么?


正确答案:损伤中期的内治法有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其主要适应证和代表方分别为:①和营止痛法:适用于损伤中期,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而续用攻下之法又恐伤正气者,方用和营止痛汤、定痛和血汤等。②接骨续筋法:适用于损伤中期骨位已正,筋已理顺,筋骨已有连接但未坚实,尚有瘀血未去,方用续骨活血汤、新伤续断汤等。

第9题:

少阴病的基本病机和脉证特点是什么?本证分哪些类型?分述其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及治禁。


正确答案:少阴病是六经病证发展过程中后期的危重阶段。其病位在里,以心肾虚衰,水火不交为基本病机;以脉微细,但欲寐为脉证特点。
少阴为水火之脏,故少阴病本证,随患者的体质差异和病邪性质的不同,则有寒化证和热化证之异。若少阴火衰(素体少阴阳气亏虚),而感受邪气,则火衰不能制水,病从寒化,而成为少阴心肾阳虚,阴寒内盛的寒化证。临床以无热畏寒,精神萎靡,身蜷而卧,下利清谷、自利而渴,小便清长,甚则四肢厥逆,舌淡苔白,脉沉微等为辨证要点。寒化证以扶阳抑阴,回阳救逆为治疗大法,四逆汤是代表方剂,也可配合使用温灸疗法,而禁用发汗、攻下等其他治法。
若少阴水亏(素体心肾阴血亏虚,)而感受邪气,则水亏不能制火,病从热化,而成为少阴水亏火旺,虚火内炽,心肾不交的热化证。临床以心中烦,不得眠,口燥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
热化证以滋阴清热降火为治疗大法,以黄连阿胶汤为代表方剂。总之,少阴热化证只宜清补,禁用发汗、攻下等其他治法。
少阴病的本证虽有寒化、热化之异,但以阳衰阴盛的寒化证为主。故一般说少阴病的性质多属虚、属寒、属阴,以全身性虚寒证为主要特征。

第10题:

《伤寒论》阳虚水气有哪些证候类型?分述各证的病机、证候、治法、方剂。


正确答案:《伤寒论》中比较典型的阳虚水气证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①心阳虚,水停下焦证:见于65条。由太阳病误治损伤心阳,失于温煦,寒水停于下焦所致。临床以脐下动悸,欲作奔豚,伴心悸气短,小便不利,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润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茯苓
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②脾阳虚弱,水饮内停证:见于67条。由于太阳病失治误治,损伤脾阳,温运失司,则水饮内停所致。临床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沉而紧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温阳健脾化饮利水。
③胃阳虚弱,饮停中焦证:见于356条。由胃阳虚弱,饮水过多难以输化,而水饮停蓄于胃中所致。临床以手足厥冷,伴心下胃脘动悸不宁,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弦等为辨证要点。治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利水通阳。
④肾阳虚弱,水饮内停证:见于82、316条。由太阳病发汗不当,损伤肾阳、或少阴肾阳虚弱,温煦失司,水饮内停所致。临床以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头眩心悸,腹痛下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或全身浮肿,舌淡苔白滑,脉沉微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真武汤温肾阳,利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