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科目

多选题关于二程“天理”说,以下正确的是(  )。A天理是一切价值之最高标准B天理具有绝对性、普遍性、恒常性C天理在天为天理,在人失其理D天理的显现需要借助于对神的祈祷E天理需要下化到人

题目
多选题
关于二程“天理”说,以下正确的是(  )。
A

天理是一切价值之最高标准

B

天理具有绝对性、普遍性、恒常性

C

天理在天为天理,在人失其理

D

天理的显现需要借助于对神的祈祷

E

天理需要下化到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B
解析:
天地之化育是一个生生流行、浑然无间的总体过程,人与万物同为大化流行中之物,皆从“生生之理”而来。此理在天为天之道,在物为物之理,在人为人之性。故此理既是一又是多,自其为创造之源是一,自其为人与万物所具是多,而易、道、神、性乃为天理的内容和呈现。天理之所以为天理,在于其大行不加、穷居不损、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无存亡加减,具有绝对性、普遍性、恒常性。天理是一切价值之标准,是最高的价值,是价值自己,一切事业因它而可能,亦因它而有价值。在他们看来,尽管人与万物皆禀此理而具性,但“物则气昏”,无法自觉其理其性,而人则不仅能自觉其理其性,而且能尽其理其性。具有绝对性、普遍性、恒常性的天理实际上是通过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来体现的,即天理需要下化到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关于宋明理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天理与人欲对立,以天理遏制人欲

B、倡导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C、是元明清三朝官方的意识形态

D、在14-20世纪对东亚各民族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甘地说,我们的地球,可以满足人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的贪欲。可以这样理解,需要是天理,贪欲是人欲。还有人说,人类在动用地球资源的时候,应该只动用它的利息,而不要动用它的本金。可以这样理解,动用利息,就是天理;动用本金,就是人欲。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宋明理学当中的“存天理,灭人欲”是( )提出来的。

A.张载

B.朱熹

C.二程

D.王阳明


正确答案:B

第4题: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它在不同时期得到了不同阐释,儒家思想因而成为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子发展出了仁政思想
  • B、“二程”认为天理与仁密切相关
  • C、朱熹认为仁是天理的反映
  • D、黄宗羲批判了君为臣纲的仁学思想

正确答案:D

第5题:

()要“存天理,灭人欲”,而陈亮要“义利并存”,认为没有“利”,“义”也是空的。

  • A、程友亮
  • B、朱自清
  • C、朱德
  • D、朱熹

正确答案:D

第6题:

明代中晚期市民文学的理论表现是()

A.童心说

B.良知说

C.天理说

D.心性说

E.性灵说


参考答案:A, E

第7题:

如何评价二程的天理观?


正确答案:程颢(公元1032-1085),北宋人。程颐(公元1033-1107),程颢之弟。二程提出了以“理”为中心观念的思想体系,为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二程的主要著作,后人编为《二程全书》。二程提出了以“理”为中心观念的体系,为道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理”又称“天理”,二程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一、理的含义
(1)理是天地万物的普遍原则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所谓“天”,指最高实体,认为“天即是理”,就是认为“理”是最高实体。“万物皆是一个天理。”“凡眼前皆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凉。”
(2)理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原则
这“理”的一个重要涵义是指伦理纲常。即“礼即理也。”“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3)理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便是天理。”“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说“天理”不因为社会上有尧那样的好人就存在,也不因为有桀那样的坏人就灭亡,个人行为的好坏,不影响“天理”的变化。“理”永远如此,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二、理气关系
(1)事物是由气构成的
“万物之始皆气化。”“物生者,气聚也;物死者,气散也。”
(2)理在气先
二程强调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形而下的即是物质世界,他们认为这不是根本的;形而上的是“道”和“理”,他们认为这才是最根本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道也。”“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有理则有气”,“有理而后有象”,“道则自然生万物”

第8题:

“存天理,灭人欲”是著名哲学家()提出的观点。

A、周敦颐

B、朱熹

C、王阳明

D、程灏


正确答案:B

第9题:

朱熹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是()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②关注了人的自然需求,注重道德伦理③有利于调节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明代中晚期市民文学的理论表现是()

  • A、童心说
  • B、良知说
  • C、天理说
  • D、心性说
  • E、性灵说

正确答案: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