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问答题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佛陀放下一切、真正归零呢?

题目
问答题
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佛陀放下一切、真正归零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客户报错地址未见去人修理,又来电话时,我们应该怎样解释呢?


正确答案:我们已经去过了,但没有找到,请详细报一下您的地址。

第2题:

佛陀和上师经常要我们放下自己、利益众生,这种要求合理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佛陀和上师要我们“放下自己、利益众生”,这下是慈悲心在体现,因为三世诸佛都是因此而获得解脱,证得佛果的。佛菩萨以自己的经验之谈,来处处提示我们,并想尽一切方便摄持我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出离三界,这才是学佛的最根本的、真正的目的。所以,这种要求是绝对合理的。

第3题:

我们应该怎样做预防肥胖呢?()

A.没办法

B.节食

C.健康饮食,快乐运动


答案:C

第4题:

从阿姜曼尊者的经历中,我们应该学习什么呢?


正确答案: 当阿姜曼尊者证初果、二果之后,也随顺因缘指导别人,但是当他看到自己内心的不安,内心的那股我是、我能都还存在,还没有真正大安心,于是他又放下。当他从三果要证四果期间,他真的用生命在修行,修到后来是很苦的。他很如实来面对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一定非达究竟目的决不终止。历史上有不少真正体悟,体证到无我境界的修行者,他们都提供一面很好的明镜,让我们照见或借鉴,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修行人应该好好学习的。

第5题:

佛陀给我们总结出哪十种法,要我们了悟什么呢?


正确答案:①、一切众生依食而住。
②、名与色。
③、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④、四食:粗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
⑤、五受阴:色、受、想、行、识。
⑥、六内外入处:
内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
外六入处:色、声、香、味、触、法。
⑦、六识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⑧、世八法:即八风:利、哀;毁、誉;称、讥;苦、乐。
⑨、九众生居:六凡:三圣、声闻、缘觉、菩萨。
⑩、十业迹:身三、口四、意三。
重点是在于当你面对这十种法,要正观无常、观察变异、要了悟无常法印、体证无常法印。

第6题:

佛陀为什么不让我们去盲目的迷信呢?


正确答案: 要突破迷信层次,必须客观的求真求证,唯有透过你真正的实修实证,你才可以相信。在你还没有实证以前,你都要保持客观。通过实修实证与止观双运你才能够真正产生智慧,这样你才能够协助众生出离苦海,所以佛陀绝对不会要你只是盲目迷信的。

第7题:

佛陀要我们觉悟、觉醒什么呢?


正确答案: 佛陀要我们觉醒、觉悟、是觉悟到世间苦海就是二元对立。你现在能清楚了知实相,然后超越二元对立,就是不论是你原来所要的或是不要的,所界定是善的或是恶的,要平等觉知,这样才能从二元对立里跳脱出来,来到一体的世界,才能够解脱自在。超越苦海而到达彼岸。

第8题:

佛陀没有亲自给我们传法,为什么说我们违背了佛陀的教言?违背后有什么后果?应当怎样弥补?


正确答案: 虽然佛陀没有直接给我们传法,但上师传的全部是佛陀留下的教言,如果我们违犯且没有忏悔,则定会堕三恶趣无疑。
唯一办法就是将自己身心一切全部交付给上师、诸佛菩萨,切切实实地依教奉行。如果没有这种坚定誓愿,忏罪解脱不可能成功。

第9题:

怎样能够真正用生命修行、彻底了脱生死呢?


正确答案: 如果你真正为解脱而来,是真正用生命去修、去找法的,真为了悟生死大事,觉得这方面非常重要,受再多的苦,你都愿意的。因为这是能够让你真正彻底了悟生死大事,让你真正出离苦海的重要解脱法,再怎么磨砺你都愿意。

第10题:

佛陀圆满了一切功德,完全断尽了贪心,为什么还需要我们的供养?


正确答案: 诸佛菩萨并不需要这些财物,我们进行供养,佛菩萨也不会得到什么利益,因为他们已圆满了一切功德,不需要这些。那为什么还要供养呢?对我们来说,一方面可以断除自相续中的吝啬心和贪心,另一方面,依靠这种方式供养十方诸佛菩萨等殊胜对境,能很快圆满自己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