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问答题《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请列举初中化学3个最基础的化学知识。(2)请列举3个初中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化学技能。(3)请列举中学化学中3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题目
问答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请列举初中化学3个最基础的化学知识。(2)请列举3个初中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化学技能。(3)请列举中学化学中3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______ 、_____ 。


答案:
解析:
【答案】普及性,发展性。解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第2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设计不包括( )。

A.课程理念
B.课程目标
C.实施建议
D.课程分类

答案:D
解析:
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是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3题: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阶段科学概念的建构强调从学生熟悉的_______出发。


参考答案:日常生活实际

第4题:

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一级主题的是( )

A.身边的化学物质
B.化学反应与能量
C.科学探究
D.物质构成的奥秘

答案:C
解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5个一级主题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5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中包含了五个一级主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反映了培养科学素质的课程目标

B.其主要围绕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与核心观念进行设置

C.其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科书内容的选取和方向

D.每个主题在三维目标的体现上各有侧重

答案:B
解析:
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化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设置了五个一级标题。

第6题:

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美术课程基本理念中“面向全体学生” 的内涵。


答案:
解析: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7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导入,帮助学生感知并形成概念”。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概念形成需要经历哪些阶段?
以“化合反应”概念为例,说明如何对之进行教学,才能利于该概念的形成?


答案:
解析:
(1)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形成一般需要经历五个阶段:感知阶段、加工阶段、初步形成阶段、联系整合阶段、运用阶段。
(2)以化合反应为例进行概念教学:
感知与加工阶段教学设计:感性素材问题情景。根据初三学生初学化学,学生感知经验方面不足的特点,教学中创设更多让学生充分积累感性认识素材机会,有了必要的感性认识,学生就更容易实现概念认知飞跃。举出若干化合反应例子让学生探究其共同特点,例子如下: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二氧化硫
铝+氧气三氧化二铝
碳+氧气二氧化碳
学生探究结果:“反应条件相同;反应物中都有氧气;反应物物质种类有两种;生成物物质种类有一种”。
初步形成阶段教学设计:当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出某一概念的例子时,就给予强化,经过反复尝试以后适当的刺激和正确的反应之间就会形成稳固的联结,这样,当某一概念的所有正例都能唤起同样的反应后概念就形成了。请同学们再观察下面两个化学反应与上面四个例子有什么共同之处?
[PPT投影展示]
水+二氧化碳→碳酸
铜+二氧化碳+水+氧气→碱式碳酸铜
学生找出了“反应物有多种物质;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得出了多变一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多合一”是化合反应核心特征。
联系整合与运用阶段教学设计:下列化学反应哪些属于化合反应?
碱式碳酸铜二氧化碳+水+氧化铜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水+二氧化碳→碳酸

第8题: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性质具有()(1)基础性(2)普及性(3)发展性(4)义务性

A、(1)、(2)、(3)

B、(1)、(2)、(4)

C、(1)、(3)、(4)

D、(2)、(3)、(4)


参考答案:A

第9题:

下面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
B.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C.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中级教育课程

答案:D
解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描述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精神。

第10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遵循下列哪项原则?(  )

A.照搬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B.重点关注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
C.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D.以中考化学试题为依据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解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应坚持突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启蒙性,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密切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和领悟化学学科的价值。故本题选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