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单选题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M 点为水准点,已知高程为 12.000m,N 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 M、N 之间,先在 M 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 4.500m,然后在 N 点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 3.500m。N 点高程为()m。A 11.000B 12.000C 12.500D 13.000

题目
单选题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M 点为水准点,已知高程为 12.000m,N 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 M、N 之间,先在 M 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 4.500m,然后在 N 点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 3.500m。N 点高程为()m。
A

11.000

B

12.000

C

12.500

D

13.0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M点为水准点,已知高程为12.00m;N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M,N之间,先在M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4.500m,然后在N点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3.500m,N点高程为( )m。

A.11.000

B.12.000

C.12.500

D.13.000


正确答案:D

设B为待测点,其设计高程为HB,A为水准点,已知其高程为HA。为了将设计高程HB测定于B,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先在A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m;然后在B点立尺。为了使B点的标高等于设计高程HB,升高或降低B点上所立之尺,使前视尺之读数等于b,B点高程可按下式计算:HB-HA+m-b则N点高程式=12.000+4.500-3.500=13.00m

第2题: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M点为水准点,已知高程为12.000m;N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M、N之间,先在M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4.500m,然后在N点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3.500m,N点高程为( )m。

A.11
B.12
C.12.5
D.13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48页
例题公式为b=Ha+a-Hp,根据本题可得N点高程=M点水准点已知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12.000+4.500-3.500=13.000m

第3题:

设A点高程为15.023m,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之间,读得A尺读数A=2.340m,B尺读数B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点高程。


本题答案:水准仪的仪器高为:
H1=15.023+2.23=17.363m,
则B尺的后视读数应为:
B=17.363-16=1.363m,此时,B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第4题: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已知点A 点高程为10.000m,后视读数为4.800m,前视读数为3.500m,则待测点B 点高程为()m。

A.11.000
B.11.300
C.8.700
D.10.000

答案:B
解析:
HB=10.000+4.800-3.500=11.300m

第5题: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已知高程为12.000m,N 点为待测点,读得后视读数为4.500m,读得前视读数为3.500m。N 点高程为( )m。

A.11.000
B.12.000
C.12.500
D.13.000

答案:D
解析:

第6题:

已知A点为水准点,HA为41.010m,待测点B设计高程HB=42.012m,先在B点打入小木桩,再安置水平仪于A、B两点之间,在A点立标尺杆,读得后视读数为1.123m,立标尺杆于B小木桩侧边,上下升降标尺杆,当前视读数为( )时,这一位置就是B点设计高程。
A、0.1210m
B、0.1110m
C、0.1010m
D、0.1000m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HA+a=HB+b;b=HA+a-HB=41.010+1.123-42.012=0.121(m)。

第7题:

某点P 的设计高程Hp=81.500m,附近一水准点A 的高程为HA=81.345,现要将P 点的设计高程测设在一个木桩上,其测设如下,架水准仪于P,A 两点之间,测的后视读
数为1.458m,则前视读数为( )时,在木桩侧面沿水准尺底也画一横线,此线就是P点的设计高程81.5m。

A.1.303
B.1.033
C.1.330
D.1.300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物施工高程控制网。81.345+1.458-81.5=1.303。

第8题:

请教2010二级建筑师考试题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M点为水准点,已知高程为12.00m;N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M,N之间,先在M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4.500m,然后在N点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3.500m,N点高程为多少m。


B 为待测点, 设 其设计高程为 HB, 为水准点, A 已知其高程为 HA。 为了将设计高程 HB 测定于 B, 安置水准仪于 A、B 之间,先在 A 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 m;然后在 B 点立尺。为了使 B 点的标高等于设 计高程 HB,升高或降低 B 点上所立之尺,使前视尺之读数等于 b,B 点高程可按下式计算:HB-HA+m -b 则 N 点高程式=12.000+4.500-3.500=13.00m
 B 为待测点, 设 其设计高程为 HB, 为水准点, A 已知其高程为 HA。 为了将设计高程 HB 测定于 B, 安置水准仪于 A、B 之间,先在 A 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 m;然后在 B 点立尺。为了使 B 点的标高等于设 计高程 HB,升高或降低 B 点上所立之尺,使前视尺之读数等于 b,B 点高程可按下式计算:HB-HA+m -b 则 N 点高程式=12.000+4.500-3.500=13.00m
设B为待测点,其设计高程为HB,A为水准点,已知其高程为HA。为了将设计高程HB测定于B,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先在A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m;然后在B点立尺。为了使B点的标高等于设计高程HB,升高或降低B点上所立之尺,使前视尺之读数等于b,B点高程可按下式计算:HB-HA+m-b则N点高程式=12.000+4.500-3.500=13.00m

第9题: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M点为水准点,已知高程为12.000m;N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M、N之问,先在M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4.500m,然后在N点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3.500m。N点高程为()m。


A、11
B、12
C、12.5
D、13

答案:D
解析:
从图中可知,“A点高程HA+A点读数a=B点高程HB+B点读数b”。针对本题,“M点高程HM+M点读数m=N点高程HN+N点读数n”,则N点高程计算公式为:HM+m-n=12.000+4.500-3.500=13.000m.故本题的正确项为“D.13.000”。

第10题:

已知某点地面高程为40.000m,用N3水准仪对该点标尺读数为157.263,求其视线高程为多少?


正确答案:Hi=40.000m+(157.623cm-0.5cm)=41.57123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