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综合素质

问答题材料:活动开始了,教师请幼儿轻轻搬椅子到自己身旁来。这时,有的幼儿抱着椅子,有的幼儿推着椅子,有的幼儿拖着椅子往老师身边挤,活动室是一片混乱。看到这幅情景,教师轻轻走到一位推着椅子的幼儿跟前,抱起他的椅子,说:“哎呀,小椅子,对不起,你的腿很疼,是吗?我帮你揉揉。”教师充满关爱的神情和言语引起幼儿的注意,活动室一下子静了下来,“老师,我不推椅子的”“老师,我会抱起椅子的”……推着椅子和拖着椅子的幼儿小心翼翼地抱起椅子,轻轻将椅子放下。教师作出询问小椅子的样子,说:“现在椅子很高兴,他说谢谢大家爱护他

题目
问答题
材料:活动开始了,教师请幼儿轻轻搬椅子到自己身旁来。这时,有的幼儿抱着椅子,有的幼儿推着椅子,有的幼儿拖着椅子往老师身边挤,活动室是一片混乱。看到这幅情景,教师轻轻走到一位推着椅子的幼儿跟前,抱起他的椅子,说:“哎呀,小椅子,对不起,你的腿很疼,是吗?我帮你揉揉。”教师充满关爱的神情和言语引起幼儿的注意,活动室一下子静了下来,“老师,我不推椅子的”“老师,我会抱起椅子的”……推着椅子和拖着椅子的幼儿小心翼翼地抱起椅子,轻轻将椅子放下。教师作出询问小椅子的样子,说:“现在椅子很高兴,他说谢谢大家爱护他。“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角度,评价教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幼儿在选择活动区域时,教师观察到有的幼儿非常果断,有的盲从,还有的犹豫不决,教师可从幼儿参与活动的(  )视觉来分析此现象。

A.兴趣爱好
B.个性心理
C.规则意识
D.认知水平

答案:B
解析:
幼儿在选择活动区域时,表现了不同的行为方式,这是因为幼儿个性心理的差异所致。因此,教师可从幼儿参与活动的个性心理视觉来分析此现象。

第2题:

在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服装”中,某老师请幼儿观赏生活中各种服装的款式、图案、色彩、质地等特征之后,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设计、装饰服装。当有的幼儿提出不会装饰或画不好时,该老师便引导幼儿再次感受、欣赏风格各异的服装,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大胆表现。
活动结束后,该老师请幼儿将作品展示在“服装店”,幼儿在游戏中兴致勃勃地相互介绍、推荐自己的“美丽服饰”。
问题:
(1)请结合材料分析教师在该活动中采取的组织策略。
(2)请分析材料中教师的活动延伸,并为此活动设计三个不同的活动延伸。


答案:
解析:
(1)教师采取的组织策略 ①结合生活情境,激发兴趣,丰富表象。教师首先结合实际生活,让幼儿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中各种服装,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观察的过程中,拓展了幼儿的经验,丰富了幼儿的表象,为幼儿后期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②引导创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在幼儿积累了大量的表象之后,教师便引导幼儿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重视幼儿的自主性,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活动延伸是为了保持教学活动的完整性、连贯性,从而更好地保证幼儿学习的完整性、连贯性。在上述活动中,活动结束后,老师把活动延伸到区角活动中,通过“服装店”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敢说、想说的语言表达环境。
建议
活动延伸一:家庭活动,问问爸爸妈妈的职业,给爸爸妈妈设计符合他们职业特点的服装。活动延伸二:带幼儿到图书角,观看不同民族的服装。活动延伸三:教师可为幼儿讲解服装的制作过程、方法,给幼儿播放服装制作过程的视频,并在美工区投放不同的布料、卷尺、剪刀、人体模型等工具、材料,让幼儿尝试自己设计、制作服装。

第3题:

婴幼儿进餐的正确坐姿是()。

A.脚平放在地面上

B.托腮

C.蹲坐在椅子上

D.身体后仰靠在椅子背上


正确答案:A

第4题:

材料:
活动开始了,教师请幼儿轻轻搬椅子到老师身旁来。这时,有的幼儿抱着椅子,有的幼儿推着椅子,有的幼儿拖着椅子往老师身边挤,活动室是一片混乱。看到这幅情景,教师轻轻走到一位推着椅子的幼儿跟前,抱起他的椅子,说:“哎呀,小椅子,对不起,你的腿很疼,是吗?我帮你揉揉。”教师充满关爱的神情和言语引起幼儿的注意,活动室一下子静了下来。“老师,我不推椅子的。”“老师,我会抱起椅子的。”……推着椅子和拖着椅子的幼儿小心翼翼地抱起椅子,轻轻将椅子放下。教师作出询问小椅子的样子,说:“现在椅子很高兴,他说谢谢大家爱护他。”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价教师的教育行为。(14分)


答案:D
解析:
(1)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2)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之一,其基本含义是:关心爱护幼儿,平等、公正对待幼儿,对幼儿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在幼儿搬椅子的各种方式中,教师没有讽刺、挖苦、责备他们,而是用行动教育幼儿,体现出热爱幼儿的素养。
(3)教师的言行体现出为人师表。其基本含义是: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教师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爱护桌椅的良好行为习惯,注重塑造幼儿的健全人格。

第5题:

午餐时,幼儿辰辰翘着椅子坐,在椅子上摇来摇去,东倒西歪,对此,王老师恰当的说法是( )。

A.“辰辰,不准玩椅子!”
B.“辰辰,你有多动症吗”
C.“辰辰请做好,椅子会坏的!”
D.“辰辰请做好,你会摔跤的”

答案:D
解析:
作为幼儿园老师职业道德,要求老师要关爱幼儿,不能批评、讽刺、挖苦幼儿,所以正确答案是D。

第6题:

请根据下列素材设计一个大班科学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大班的胡老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吹泡泡的工具,有吸管、铁丝绕成的圈、塑料吹泡泡棒等(如图2),让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自己吹泡泡玩。幼儿在吹泡泡的时候,有的能吹出很大的泡泡,有的只能吹出小泡泡;有的能一次吹出好多个泡泡,有的一次只能吹出一个泡泡……结果有的幼儿得意,有的幼儿沮丧。针对上述现象,胡老师打算组织一个科学教育活动,以引发幼儿深入探究的兴趣,并使幼儿了解不同吹泡泡工具与吹出的泡泡之间的关系。


答案:
解析:
活动设计题
科学活动:《吹泡泡》
【活动设计意图】
“吹泡泡”是幼儿最好玩、最难忘的游戏,经教师加以提炼,将变成科学活动的有效教材。因此开展科学活动《吹泡泡》能够培养幼儿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为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只要是镂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知道用铁丝可以自制吹泡泡器,体验成功的喜悦,知道不同吹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或椭圆形。
3.培养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地进行验证的能力。
【活动准备】
泡泡液、塑料吸管、铁丝圈、塑料吹泡泡棒、长方形吹泡泡器、8字形吹泡泡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吹过泡泡吗?
生:吹过。
生:没有。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平时你是怎么吹泡泡的?谁愿意到前面给大家表演一下呢?
小朋友积极参与。
师:大家看看,这些泡泡是从哪里出来的呢?
生:泡泡是从洞洞里出来的。
(二)尝试用不同的管子来吹泡泡,发现问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自己做的吹泡泡的工具——看,这是三根粗细不同的塑料吸管。请你们猜一猜,这些塑料吸管吹出的泡泡是一样的吗?(幼儿猜想)
师:好,那大家就赶快来试一下吧!
幼儿试吹。
师:为什么粗管吹出的泡泡大而细管吹出的泡泡小呢?
生:因为吸管粗细不同,所以吹出的泡泡大小不同。
(用记录表,把小朋友们的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三)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器吹泡泡,进一步探索问题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自己做的吹泡泡器——看,这是什么形状的吹泡泡器。那请你们猜一猜,这个圆形的吹泡泡器可以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
生:长方形,圆形,椭圆形……
师:真的吗,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但老师有两个小要求:请小朋友不用搬椅子,轻轻地走到桌子前去试一试,试的时候要往上面吹,不要吹到小朋友的脸上,当音乐停了的时候,小朋友就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听清楚了吗?
(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圆形吹泡泡器、泡泡液拿出来,播放音乐《泡泡不见了》,三分钟后,幼儿回到位置上)
师:刚才你们用圆形的吹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呀?
生:圆形的。
师:原来这个圆形的吹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出示记录表,把小朋友的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根铁丝怎样才能让它吹出泡泡?各种形状的铁丝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的?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三角形、梯形、8字形等铁丝做成的吹泡泡器)
(幼儿开始用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器吹泡泡)
(四)猜想并总结概括泡泡的形状
师:刚刚小朋友们用了多种形状的吹泡泡器,那请大家说一说刚刚你们都吹出了什么形状的泡泡呢?
生:圆形。
(引发幼儿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请幼儿关注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结果,教师根据幼儿的观点和意见,总结得出:虽然吹泡泡的工具不同,但是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或椭圆形的。)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观看《比克曼的科学世界》,尝试自己制作吹泡泡的工具,并尝试通过加入不同的气泡材料,吹出不同颜色的气泡。

第7题:

活动开始了,教师请幼儿轻轻搬椅子到老师身旁来。这时,有的幼儿抱着椅子,有的幼儿推着椅子,有的幼儿拖着椅子往老师身边挤,活动室一片混乱。
看到这副情景,教师轻轻走到一位推着椅子的幼儿跟前,抱起他的椅子,说:“哎呀,小椅子,对不起,你的腿很疼,是吗?我帮你揉揉。”教师充满关爱的神情和言语引起幼儿的注意,活动室一下子静了下来。“老师,我不推椅子了”“老师,我会抱起椅子的”……推着椅子和拖着椅子的幼儿小心翼翼地抱起椅子,轻轻将椅子放下,教师作出询问小椅子的样子,说:“现在椅子很高兴,它说谢谢大家爱护他。”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角度,评价该教师的教育行为。


答案:
解析: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对象是身心都处于生长期的幼儿,他们求知欲强、模仿性强,教师的言行、求知态度、道德水准、兴趣爱好,甚至气质性格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甚至影响终生。
该教师在发现幼儿的问题后,没有大声训斥,而是采取了跟小椅子说话的方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搬椅子的方法不合适。这样寓教于乐的方法易于幼儿接受,教师的行为也成为幼儿的榜样,对幼儿的品德、行为养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应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在理论、思想、文化、道德品质等方面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自我磨炼,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第8题:

某园中班正在进行美术活动,教师坐在椅子上逐一叫小朋友的名字,小朋友们排队到老师手中接过铅笔、画纸、油画棒,直到所有的幼儿都领好材料,老师才开始讲解示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导致了集体活动中幼儿的( )。

A.积极应对
B.被动参与
C.消极等待
D.显性浪费

答案:C
解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教师等幼儿都领到材料后才讲解示范,导致先领到的幼儿无所事事,出现消极等待现象。

第9题:

活动开始了,教师请幼儿轻轻拿着椅子到老师身旁来。这时,有的幼儿抱着椅子,有的幼儿推着椅子,有的幼儿拖着椅子往老师身边挤,活动室一片混乱。
看到这幅场景,教师轻轻走到一位推着椅子的幼儿跟前,抱起他的椅子,说:“哎呀,小椅子,对不起,你的腿很疼,是吗?我帮你揉揉。”教师充满关爱的神情和言语引起幼儿的注意,活动室一下子静了下来。“老师,我不推椅子了。”“老师,我会抱起椅子的。”……推着椅子和拖着椅子的幼儿小心翼翼地抱起椅子,轻轻将椅子放下。教师作出询问小椅子的样子,说:“现在椅子很高兴,他说谢谢大家爱护他。”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角度,评价教师的教育行为。


答案:
解析:
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为人师表。教师抱起椅子,对幼儿进行示范,以身作则。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教书育人。教师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爱护桌椅的良好行为习惯,注重塑造幼儿的健全人格。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关爱学生。教师看到有的幼儿抱起椅子,有的幼儿推着椅子,有的幼儿拖着椅子,活动室一片混乱时,没有责怪幼儿,而是采用以身示范的方式去引导幼儿。

第10题:

一把适合幼儿的椅子应考虑哪些具体指标?
(1)椅高,即椅面中心线上椅面前部最高点到地面的高度。
(2)椅深,即椅面前缘中点至靠背下缘中点的水平距离。
(3)椅宽,即椅面前缘左右方向的尺寸。
(4)椅靠背,椅靠背的上缘应与学前儿童的肩胛下角在同一高度,下缘离椅面有一定的空隙。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