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问答题问题三:为什么说本案例中存在问题二所列某项或某几项违规行为?

题目
问答题
问题三:为什么说本案例中存在问题二所列某项或某几项违规行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项,编辑人员设计的选题,必须经过集体论证,才可以成为出版单位的生产项目。本题中,编辑人员都没有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出版社的总编辑或社长草率地将选题列选,其间也没有经过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论证方法,违反了选题集体论证制度,是不尊重编辑出版工作规律的做法。
C项,责任编辑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誊样时对副样改动部分不能简单地誊抄,还要判断改动是否合理。本题中,责任编辑没有通读付印样,并对作者副样上的改动不进行审核就全部誊录到正样上,违反了责任编辑制度。
E项,各种书刊的终校必须由本出版单位具有中级或高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责任校对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本题中,二级校对不具备担任终校的资格,而且责任校对没有通读付印样,违反了校对工作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问题二:为什么问题一中的某项或某几项说法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B项,禁止他人转载、摘编报刊上已发表作品的权利属于著作权人,作为出版者的报刊社没有这项权利,所以美善杂志社的声明是无效的,对他人没有约束力。
D项,著作权人没有亲自声明禁止摘编其作品,根据法定许可的规定,社区文化报社就可以摘编涉案作品,但没有注明最初登载该作品的是2010年第3期《美善》杂志。
E项,《社区文化报》摘编的是已发表作品,刘强已经行使过发表权,而发表权具有“一次用尽”的特点。
G项,报刊社“摘编”作品的特点是选择登载作品的要点,作文字性删节是法律允许的,而《社区文化报》上摘编的涉案作品,其内容并没有受到歪曲和篡改,所以刘强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都没有受到侵犯。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问答题
审美人生观有何基本内容?为什么说在美的问题上要以人生为本?

正确答案: (1)审美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a.人生的意识。人的自下而上和生活应当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的类的生活。
b.人生的反思和反悔。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创造出更为理想的、带有普遍性的生活。
c.人生的价值。美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之一,最理想的人生,应当是最美的人生。
(2)在美的问题上以人生为本,这是因为:
a.美学研究的根本愈来愈在于提高整个人生的境界;
b.人的本质力量在审美关系中全面展开的程度,在很大的意义上受制于人的自下而上状况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
c.以人生为本、并融入创造论的做法,有其巨大的理论合理性。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张某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1.项目管理经验不足未能完成从技术骨干到项目经理的角色转变。 2.计划不周、分工不明责权不清。 3.缺乏团队领导经验事必躬亲的做法不正确。 4.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 5.没有控制好项目范围导致需求蔓延。 6.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没有做好团队建设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效用。
1.项目管理经验不足,未能完成从技术骨干到项目经理的角色转变。 2.计划不周、分工不明,责权不清。 3.缺乏团队领导经验,事必躬亲的做法不正确。 4.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 5.没有控制好项目范围,导致需求蔓延。 6.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没有做好团队建设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效用。 解析:要求指出张某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题目说明可以看出张某作为项目经理有如下不足:
(1)项目成员一遇到技术难题,就请张某进行技术指导。有时张某干脆亲自动手编码来解决问题,因为教这些新手如何解决问题反而更费时间。张某没有做好角色转变,不了解项目经理的工作重点。
(2)在项目成员没能按计划完成工作时,张某为了维护同事关系,不好意思当面指出,只好亲自将他们未做完的工作做完或将不合格的地方修改好。他计划不周、分工不明,责权不清,事必躬亲,没能提高团队的战斗力,缺乏领导者的管理能力。
(3)对于客户方提出的各种要求,基本全盘接受,生怕得罪了客户,进而影响公司老总对自己能力的看法。说明他缺乏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
(4)项目的进度已经严重滞后,而客户的新需求不断增加,各种问题纷至沓来。最终也没能控制好项目范围,导致需求蔓延。
(5)张某觉得项目上的各种压力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而项目组的其他成员没有一个人能帮上忙。其根源是没有做好团队建设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团队整体效用。

第4题:

问答题
问题二:为什么问题一中的某项或某几项事项是违规的?请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A项,出版增刊必须要应当经主管单位审核同意后,由主办单位报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备案,出版社不得自行决定,且每年不得超过2期。
C项,国家规定增刊的内容必须与正刊的开本和发行范围相一致。
D项,增刊的面封上须刊印正刊名称,注明“增刊”字样,不得省略正刊名称和突出增刊要目名称,而案例中期刊面封上的其他文字比刊名明显得多。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存在着反复性?

正确答案: 铁路运输生产具有连续性、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伴随着生产的各种事故和不安全状况常常都是重复发生的,我国铁路年复一年的春运、暑运、防洪、防寒、防暑等安全问题反复存在。由于受铁路总体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各种事故和不安全状况的产生也具有一定的“惯性”和反复性,如“两冒错排”(冒进进站和出站信号,错排列车进路)断轨断轴等惯性事故,成为经常困扰运输安全的主要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问答题
问题二:为什么问题一中的某项或某几项是不正确的?请按项说明。

正确答案:
问题一中的ABEF四项不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AB两项,陈某于2015年3月10日向甲刊投稿,尽管甲刊编辑部未公开说明过稿件审阅处理的期限,但也应该按照国家规定,在2015年4月10日前告知陈某。陈某于2015年4月15日改投乙刊,已经超过甲刊审阅处理期限,因此有权改投,责任在甲刊,陈某没有过失,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不构成“一稿两投”,自然不需要告知甲刊,也不需要承担包括支付稿件排版费在内的任何责任。
EF两项,本案中的甲期刊“为A4开本、10印张”,可知其页面数应稳定在160面,而“甲刊编辑部收到第2期的初校样,共162面”,显然是多了2面,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减少。按照E项处理,校样页面数将减少到158面,不足额定的160面;而按照F项处理,校样仍然多余2面。可见,这都不能使总页面数维持稳定。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问题二:为什么问题一中的某项或某几项是违规的?请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A项,《我爱下厨房》是非学术期刊,不得利用增刊出版学术论文集。
B项,在出版增刊之前,应当经主管单位审核同意后,由主办单位报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备案。
D项,增刊的开本必须和正刊相同。
E项,每种期刊一年内只能出版两期增刊。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问答题
问题二:你为什么认为问题一中所列的某项或某几项意见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示例:×项是因为……)

正确答案:
A项是因为应该对作者一视同仁,无论作者是谁,都要根据书稿本身的情况判断是否可以接受出版。
B项是因为主题相同并不等于作品雷同,据同一主题完全可以创作出富有独创性的各种具体作品,所以是否可以接受出版应该视书稿的实际情况而定。
E项是因为出版社放弃印刷、发行环节的职责,是严重违规的买卖书号行为。
H项是因为对出版资助应该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出版社只要不放弃编辑、校对、印刷、发行等任何一个环节的职责的前提下,是可以接受出版资助的。
I项是因为甲公司的经营业务范围仅仅是批发书刊,不具备总发行资格,而自行包销图书,实际上是经营总发行业务。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问答题
问题五:为什么问题四中的某项或某几项说法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1)C项,在期刊封面发布酒类广告,并且广告中用了法规禁止使用的词语“国家级”。
(2)D项,期刊面封上本期主题的文字比刊名还要明显。
(3)E项,凡是以管理费、书号费、刊号费或者其他名义收取费用,出让国家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赋予的权力,放弃编辑、校对、印刷复制、发行等任何一个环节的职责,均是买卖书号、刊号的行为。甲出版社向乙公司收取费用后,变相转让期刊版面,并为乙公司办理期刊委托印刷手续,放弃了校对、印刷、发行环节的职责。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问题四:为什么张某报考未获准许的原因是问题三中所列的某项或某几项?

正确答案:
C项,具有大学专科学历者要报考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必须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5年,而张某2002年6月才开始从事出版专业工作,至2005年7月还不满5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