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在汉语史上,有哪些“儿”字是不应该认作词尾的?名词词尾“儿”字的发展情况。

题目
问答题
在汉语史上,有哪些“儿”字是不应该认作词尾的?名词词尾“儿”字的发展情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科的拉丁学名词尾是( )。

A.-ales

B.-phyta

C.-aceae

D.-oideae


正确答案:C

第2题:

上古用做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的有哪些成分?其中有哪些一直沿用到现代?它们是怎样演变成为词尾的?(书中只提到了然)


正确答案: (1)词尾:“如、若、然、尔、而”:“如、若、尔”在上古时期较为常见,“而、耳”比较少见:“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词尾“然”:
“然”字的寿命较长,从《诗经》时代起,直到“五四”时代止,“然”字始终在书面语言中用为副词的词尾。如:“大丈夫怅然失望”,直到现代汉语,我们还会说“忽然、突然”。
①“然”字还没有成为词尾之前,应该是一个指示性的形容词,略等于现代汉语的“这样”,(“奚以知其然乎?”)连词“然而、然则”的“然”和副词“虽然”的“然”都是从这种“然”字来的。
②“然”字由独立的词发展为副词词尾,带着“然”字的副词,起初词根是单音的,“惠然、斐然、油然、沛然、凄然,”从战国时代起,“然”字前面的形容词可以用叠音了,“子贡蹙蹙然立不安”。
③叠音:
A.形容词原是形式就是叠音:“芒芒然”,“芒芒”广阔无垠,望不清楚的样子。
B.有些叠音词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在减为单音,而且不能认为由形容词变来。“汲汲然”(很惶恐的样子)

第3题:

“老”是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词尾。()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简述动词词尾“得”字的来源及其应用情况。


正确答案: (1)词尾“得”来自动词“得”,大约从汉代开始,“得”字可以放在动词的后面,还有动词的性质,后代也一直沿用这种结构,例如:“民采得日重五铢之金。”
这种“得”具有明显的“获得”意义,但还不是词尾,仍是动词。
(2)“得”字放在动词后,在另一些句子里,“得”字又具备了“达到行为目的”的意义,表示一种可能性,“得”等于倒装的“能”(料得==能料),“得”字开始虚化了。唐代诗文中例子很多:“苍天变化谁料得?”
这种“得”字和动词之间还可以插入副词“不”、“未”:“唇焦口噪呼不得。”可见,这种“得”还不是真正的词尾。但真正的词尾“得”正是从这种“得”发展而来。
(3)真正的词尾“得”产生在唐代,宋代以后使用更加普遍。词尾“得”用在句尾,具有三种性质:
①作为递系句的动词词尾:“旗下依依认得真。”
②作为紧缩句的动词词尾:“太子既生之下,感得九龙吐水,沐浴一身。”
③宋代“得”字和使成式配合,作为能愿式中的动词词尾,在使成式中间插入一个“得”字,表“能够”:“纵使青春留得住,虚语,无情花对有情人。”
(4)结论:三种性质的“得”词尾是同一来源,由“获得”的意义转化而来,它作为递进式和紧缩式的动词词尾时,是表示某种情况,紧缩式往往表示夸张,能愿式表达某种目的。递进式和能愿式能同一结构,但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修理得好;
递进式:修理的结果好
能愿式:能够修理好

第5题:

区分词尾“子”字和非词尾“子”字是相当困难的,请从意义方面来讨论哪几种“子”不该认为是词尾?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词尾“子”字比词尾“儿”字产生的早。现在我们只能凭借意义来看它是不是词尾。有六种“子”字不应该认为词尾。
(1)儿子的子(男儿子、女儿子)
(2)是作尊称用的子(夫子、君子)
(3)是指野兽虫类的出生者(虎子、龙子)
(4)是指鸟卵(鸡子、凤子)
(5)是指某种行业的人(舟子、渔子)
(6)是指圆形的小东西(史记汉高祖本纪: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第6题:

英语没有词尾,汉语词尾很多,二者有很多区别。

A

B



第7题:

英语没有词尾,汉语词尾很多,二者有很多区别。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辛垣衍怏然不悦中“然”字是()

A、词尾

B、代词

C、形容词

D、语气词


参考答案:A

第9题:

在汉语史上,有哪些“儿”字是不应该认作词尾的?名词词尾“儿”字的发展情况。


正确答案: (1)不作词尾:
①未脱离小儿的实际意义(即:本义小儿)的都不能认为是词尾
②有些“儿”字虽然不用作本义,但是表示旧社会所谓下等人或不道德的人,也不算做词尾,如“侍儿”、“偷儿”。
(2)发展情况:王力先生认为,谨慎的说法,“儿”字是从唐代开始产生的。
①用于人:
A.用为小字(小名)的词尾,这种看法一直传到后代:“小字龙儿”
B.“孩儿”的“儿”也不一定是词尾,可能像“婴儿”一样,“儿”字具有实在意义:“一双前进士,两个阿孩儿。”
②用于动物:
A.不作词尾:确指鸟兽虫类的初生者:凤凰儿
B.作词尾:“打起黄莹儿,莫叫枝上啼。”
由于文字上缺乏轻音的表示,我们在古书中不容易划清这两种情况的界限。
③用于无生之物,无所谓初生者,“儿”字的词尾性明显,小车儿、船儿
5、名词词尾“头”字的发展情况。
(1)不作词尾的个别情况:“石头”时代很早,又称“石首”,可见“头”有实义;“码头”在唐代就有了,写作“马头”,可见“头”仍有实义,还有“被头”、“年头”、“号头”等。
(2)词尾“头”的产生,应该是在刘超,“膝头”、“前头”、“后头”。
(3)宋元以后,“头”作词尾更加普遍,“锄头”、“日头”、“骨头”。

第10题:

词缀和词尾有哪些不同?


正确答案: 第一,从位置看,词尾只能出现在整个词的后面,不能出现在其它位置上,这个词可能是词根构成的,也可能有后缀,那么词尾只能在后缀的后面,而词缀有的在词的后面,有的在词的前面,少数还在词的中间;
第二,从功能看,词缀可以构成新词,是词的构成部分,是固定在词的结构中的,是构词的语素。词尾不是词的构成成分,不能构成新词,它只是改变词的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属于变词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