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问答题抒情的途径有哪些?请结合具体作品说明抒情作品中与情的关系、景与情的关系。

题目
问答题
抒情的途径有哪些?请结合具体作品说明抒情作品中与情的关系、景与情的关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一句用的抒情方法是()。

  • A、融情于景
  • B、移情于景
  • C、借比喻抒情
  • D、借象征抒情

正确答案:C

第2题:

抒情作品形式结构要素的关系可以区分为两种,即声与情的关系和()的关系。


正确答案:景与情

第3题:

抒情性作品是由抒情内容和抒情话语这两个要素构成的,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话语和抒情内容是一种直接融合的关系。()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结合具体作品,说说你对作者与抒情主人公的关系的理解。


正确答案: 抒情作家在抒情性作品中表达情感时需要通过不同的抒情角色得以实现。抒情主人公就是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
(1)以第一人称“我”的形式出现的抒情主人公和以代言的形式出现的抒情主人公。前者多属于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直接抒发情感,表达创作状态中作者的自我审美情感,是抒情主体内在精神的写照,寄情山水,直抒胸臆的抒情作品中见到的较多。而后者是指抒情主人公以其他形式出现,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抒情主人公是诗中一位与丈夫分离,饱受相思之苦的女子,很显然这不是作者自己,这种抒情效果依旧真实感人,可以说正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放置在孤独女子的身上,作出真实可感的想象的结果。这样的抒情方式可以称之为代言的抒情方式。
(2)作者与抒情主人公的关系。作家借助某个抒情的角色来表达处于创作状态中自我的某种独特的审美情感,因此,无论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或代言的身份出现,我们都不能简单地、绝对化地将之与现实世界中的作者本人画上等号。抒情主体的个体建构影响着抒情作品的品质,作品中抒情主人公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正是建立在抒情主体的基础之上,所以说,作者与抒情主人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我们绝不能以此就确定作者就是抒情主人公。因为作者本身毕竟是现实世界中的作者,而抒情主人公却处于虚拟的审美世界之中。在审美世界中,作者总会在更高的审美理想指导下去抒发作为艺术真实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即经过了审美提炼后的情感。因此,处于创作状态、艺术世界之中的创作者,与现实世界当中作者的真正人格,或者说作品的艺术品格与作者的实际人格总是有差距的,不能将两者简单联系起来,或断定前者与后者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作者本身与抒情主人公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两者之间不能忽视的区别。认识到作者与抒情主人公之间的这种既联系又区别的关系,将有利于我们更科学地理解抒情性作品本身,反过来,也使抒情性作品能提供给我们更为广阔的审美欣赏空间。

第5题:

诗歌借景抒情方法有()

  • A、寓情于景
  • B、借景寄托
  • C、寄情于事
  • D、因情造景
  • E、寓情于理

正确答案:A,B

第6题: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作者和抒情主人公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正确答案:抒情主体的个体建构影响着抒情作品的品质,作品中抒情主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正式建立在抒情主体——作者的基础上,所以说,作者和抒情主人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我们决不能断定作者就是抒情主人公。因为作者本身毕竟是现实世界中的人,而抒情主人公却出于虚拟的审美视界中。在审美的世界中,作者总会在更高的审美理想指导下去抒发作为艺术真实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即通过审美提炼后的情感。因此,处于创作状态、艺术世界中的创作者,以现实世界当中的作者的真正人格,或者说作品的艺术风格与作者的实际人格总是有差距的,不能将两者简单的统一起来,或断定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

第7题:

《湘夫人》中“目眇眇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的抒情方法是()

  • A、融情入景
  • B、因情造景
  • C、借景抒情
  • D、直抒胸臆

正确答案:D

第8题:

结合作品说明抒情的语法策略。


正确答案: 如“春风右路江南岸”中的绿字已经改变了词性,由形容词变成了动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名词推出了六个鲜明的形象,而没有采用通常的名词加动词句,这极大的消弱了其叙事功能,变相的强化了抒情功能。如上两例从语言结构方式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就是语法策略中的一种。

第9题:

在抒情性作品中,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是()。

  • A、情
  • B、景
  • C、境
  • D、画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在抒情性作品中,景与情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借描绘景物来抒情是抒情诗的一个普遍特点。中外文论中均有诗画相通的说法,但是对诗画关系的看法在不同的民族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诗中之景不是自然景物,而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诗中之情也不是空洞和概念之物,而是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过程。在抒情
诗当中,景与情原本是不可分离的。情景相生、情景交融就是有意境,这是中国古典抒情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中国画注重传神写意,强调抓住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构筑视觉意象,中国抒情诗也常常借用这种方法,用简洁的画面描写来象征性地表现。但是,抒情诗的画面往往比绘画更多主观色彩,它常通过一些点明情感性质的词语给景物赋予主观色彩。诗人写景意在抒情,所以诗的真实、景的真实主要是指主观感受的真实。为此,诗人有时要打破物理的真实,创造出某种“幻景”,以达到写景的逼真和抒情的真诚。抒情性作品中描写的景物与情感内涵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就是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