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基本技能

问答题什么是杵状指?简述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杵状指?简述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何谓“黄斑回避”?有何临床意义?简述其出现的可能机制?


正确答案: 视野检查时,在偏盲和全盲视野内,中心注视区功能保留的现象称为“黄斑回避”。
该现象的出现见于视放射中后部或视觉皮质区的损害或病变。
对于出现黄斑回避的机制有以下解释:
(1)黄斑区由两侧大脑皮层支配,胼胝体尾部有纤维通到两侧视放射纤维的腹侧,可能是联系两侧黄斑束者,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解释;
(2)由于黄斑纤维广泛的分布在枕叶皮层,通常一个病变很难将所分布的区域完全破坏,故可呈黄斑回避现象;
(3)由于黄斑纤维终于枕叶皮层,该部有来自2-3个血源的血液循环供应,当病变只阻断一支血液循环时黄斑纤维功能不受损。

第2题:

简述什么是"锤状指"


正确答案: 手指伤后,远侧指间关节肿胀、疼痛,未节手指下垂屈曲畸形,不要能自动伸直者,为伸指肌腱断裂。X线摄片常可见未节指骨基底部之背侧有小骨片撕脱,临床上称之"锤状指"

第3题:

动脉导管未闭的显著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 )

A.头面部青紫,杵状指

B.上半身青紫,杵状指

C.全身青紫,杵状指

D.末梢青紫,杵状指

E.下半身青紫,杵状指


正确答案:E

第4题:

简述尿红细胞形态变化机制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肾小球源性血尿,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底膜时,受到挤压损伤,其后在漫长的各段肾小管中受到不同PH和渗透压的影响,使红细胞出现不同形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主要指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的出血,多因有关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不存在通过肾小球基膜裂孔,红细胞未受到上述过程的影响,因此形态正常。见于:
(1)暂时性镜下血尿,如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
(2)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如泌尿系统各部位炎症、肿瘤、结核、结石等。
(3)其他疾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ITP、血友病、再障等。

第5题:

什么是凝血时间?简述其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测定方法:凝血时间(clottingtime,CT)测定是将静脉血离体后放入玻璃试管中,观察自采血开始至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本试验是反映内源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以前曾使用的玻片法和毛细管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差,故已停止使用,并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全血凝固时间(CT,试管法)替代。CT试管法参考值为4~12分钟,硅管法参考值为15~30分钟。
(2)临床意义:
①CT延长可见于较显著的因子Ⅷ、因子Ⅸ减少的血友病甲、乙,因子Ⅺ缺乏症,血管性血友病,严重的因子Ⅴ、因子Ⅹ、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缺乏,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活力增强,循环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加等。
②CT缩短可见于血栓前状态、DIC高凝期等,亦见于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肾病综合征及高血糖、高血脂等。

第6题:

简述出血性梗死好发于哪些脏器?其发生的机制是什么?


正确答案: 好发于:肺、肠。机制:血管腔阻塞或受压;这些脏器有双重血管或血管间吻合支丰富;有严重淤血的背景,组织结构疏松。

第7题:

杵状指(趾)的发生机制及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杵状指(趾)的发生机制:
与肢体末端慢性缺氧、代谢障碍及中毒性损害有关,缺氧时末端肢体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因血流丰富软组织增生,末端膨大。
杵状指(趾)常见的病因有:
①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肺癌;
②某些心血管疾病,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③营养障碍性疾病,如肝硬化。

第8题:

杵状指是COPD的特征。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什么是出血时间?简述出血时间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leedingtime,BT)。BT的长短主要受血小板数量和功能以及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的影响,而血浆凝血因子影响较小。BT测定,以前用的Duke法,因其虽操作简单,但穿刺深度、宽度难以标准化,且受穿刺部位毛细血管分布及血管收缩程度的影响,致使实验的敏感性很差,已停止使用。Ivy法虽较Duke法敏感,但操作繁琐,皮肤切口大,不仅难以标准化。且创伤性大,影响因素也较多,因而难以推广。若临床怀疑血管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如血管性血友病、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应使用模板式刀片法(templatebleedingtime,TBT)测定出血时间。模板式刀片法参考值为(6.9±2.1)分钟。BT延长见于:
①血小板明显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②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和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③严重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所致疾病,如vWD、DIC。
④血管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⑤药物干扰,如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

第10题:

什么是动作电位?简述其发生的机制。


正确答案: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可传布的点位变化。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与静息电位相似,都与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离子转运有关。
动作电位的产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去极化过程当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对Na+通透性增大,对K+通透性减小,于是细胞外的Na+便会顺其波度梯度和电梯度向胞内扩散,导致膜内负电位减小,直至膜内电位比膜外高,形成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当促使Na+内流的浓度梯度和阻止Na+内流的电梯度,这两种拮抗力量相等时,Na+的净内流停止。因此,可以说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相当于Na+内流所形成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2、复极化过程当细胞膜除极到峰值时,细胞膜的Na+通道迅速关闭,而对K+的通透性增大,于是细胞内的K+便顺其浓度梯度向细胞外扩散,导致膜内负电位增大,直至恢复到静息时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