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

问答题政府推行“全面二孩”政策,某市准备新建幼儿园。你认为该如何做好前期调查工作?

题目
问答题
政府推行“全面二孩”政策,某市准备新建幼儿园。你认为该如何做好前期调查工作?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针对“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调研,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了优化女性就业环境的政策建议。该机构上述工作采用了妇女社会工作中的()方法。

A、宣传

B、教育

C、监测

D、倡导


答案:D

第2题:

全面二孩政策属于我国社会政策的范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从2016年开始实施( )政策。

A、独生子女

B、全面两孩

C、单独二孩

D、双独二孩


参考答案:B

第4题:

你所在的科室组织去外单位参加学术交流会,你该如何组织前期工作?


答案:
解析:
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对于我们科室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有助于各单位研究成果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对于提升我们科室的科研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好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我会第一时间和主办单位取得联系,详细了解交流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等基本信息,同时,也从侧面了解一下参加此次交流会的专家情况,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制订参会方案。
其次,组织本科室骨干成员进行课题准备工作。通过整理我科室的重点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确定交流课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撰写交流材料,确保材料的内容能够充分展示我们科室的科研成果和特色。 最后,我会加强与主办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提交我科室的参会文件、参会名单,并按照主办单位的要求,向参会人员强调相关注意事项,鼓励参会人员抓住机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交流中去,充分展示我科室科研水平和良好形象。

第5题:

国家推行的单独二孩政策和二孩政策是()

A.当代中国养老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B.当代中国环境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C.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D.当代中国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参考答案:C

第6题:

淮北矿业计生工作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提出的工作原则是( )。

A、关注一孩家庭、、

B、服务全面两孩

C、严控多孩生育

D、全面放开


标准答案:ABC

第7题:

中国长期实行以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在2011年迎来了重大调整。开始有条件实施二孩政策。二孩政策是指符合指定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是二孩政策,故第一胎为多孩时,不可生第二胎。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从独生子女政策到双独二孩政策到单独二孩政策,到今天实行全面二孩政策,我国这一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反映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政策调整。

案例问题(1)简要说明上述案例涉及公共政策调整变动相关理论?(2)分析案例中政府对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原因。


参考答案:1.公共政策调整有其渐进性、局部性、动态性。公共政策调整有利于及时纠偏、预防失误;协调关系、有序运行;发展完善、保持稳定。2.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已突破13亿人,但这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大约占总人口的15%,并且每年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长。虽然人口结构趋向于老龄化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社会中也必然产生一部分老龄化人群,但是由计划生育政策引起的人口生育率严重降低是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红利的减弱: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飞跃式的发展,经历了一段长达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期,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人口红利所带来的优势。社会问题严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带来了不少的社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养老负担过重的问题。

第8题: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行( ),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A.计划生育

B.有计划的生育

C.全面二孩政策

D.健康生育


参考答案:A

第9题:

结合“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请简述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


正确答案:(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2)教育有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3)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10题:

全面“二孩”政策后,有人说能够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对普通人而言,生育二胎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将来一个子女赡养多个老人的养老难题。不过,随着人口流动加剧等因素影响,机构养老也正不可避免地成为许多人的养老选择。
  
  近年,我国不断加大养老服务投入,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仅中央预算内投资就达108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近300亿元,建成了大批养老服务设施。但是,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却出现了奇怪现象:一边是闲置,一边是紧张;一床难求的同时闲置率也高。
  
  从现在到2035年,全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约1000万人,到2053年达到峰值4.87亿人,占总人口的34.9%,养老服务需求旺盛。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等特点,传统的子女照顾老人模式很难实现,这已成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既然儿女难以长时间照顾老人,那么,养老机构里是否能成为老年人群的生活首选呢?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发达城市的养老机构床位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养老人群的需求,排队入住让很多老人望洋兴叹。但是,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情况则刚好相反。
  
  虽然,“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增养老床位约40万张,但调研发现,各地都有大量养老机构床位闲置,特别是有些乡镇敬老院,甚至长年无人入住;有的地方,已建成的敬老院闲置无人居住,却又在规划建设一批乡镇敬老院。许多乡村建立了互助幸福院,但由于缺乏运营资金和管理人员,大量幸福院处于闲置状态。因此,目前养老机构空置率较高,背后凸显的是养老机构结构性失衡问题。
  
  另外,居家养老依然是大多数中国人的选择,这也促成养老院床位闲置的事实。与此同时,由于目前城乡老人一般收入都不是很高,而高档豪华的养老院收费不低,这也大大限制了养老院的入住率。
  
  “老有所养”是每一位老人的期盼和心声,也是整个国家的社会性问题。解决好目前的养老问题还需要多方面努力。
  
  一方面,养老床位闲置和一床难求并存的难题,既有消费能力、服务质量、消费观念的原因,更有缺乏规划、盲目建设、投入低效的原因。因此,今后发展养老服务,最重要的是往精准化方向发展。针对养老床位不均衡、供需脱节的现实,合理统计和规划养老投入,广泛调研,让投入更有针对性,解决掉硬件上匹配不均的问题。同时,在养老床位建设方面也要灵活多样,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把医养型、护理型、康复型等突出床位功能的养老机构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发展重点,让更多的养老机构都能开展医疗康复、心理咨询、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特色养老服务需求。
  
  另一方面,还需要积极探索多种养老模式,完善符合中国人传统观念的居家养老。健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使社区能够为居家养老提供更好地支持。
  
  当然,除了物质上的需求,也需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精神慰藉。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进而定居城市,城市间人口的流动也加快,从而产生了大量农村留守老人和城市留守老人。对于这部分老人,也需要子女及社会主动关爱,成回家看看;社区也可以经常组织多种志愿活动,丰富老人年的晚年生活。
  
  另外,针对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又普遍滞后的问题,关键还需要从缩短城乡经济差距,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上不断努力,这也必须纳入“十三五”的规划之中。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