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成本管理

问答题A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无优先股,正在对上年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有关资料如下:  (1)权益净利率为19%,税后利息率为6%(时点指标按照平均数计算);  (2)平均总资产为15000万元,平均金融资产为2000万元,平均经营负债为500万元,平均股东权益为7500万元;  (3)董事会对A公司要求的权益净利率为15%,要求的税前净负债成本为10%;  (4)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股权成本为12%,税前净负债成本为10%;  (5)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

题目
问答题
A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无优先股,正在对上年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有关资料如下:  (1)权益净利率为19%,税后利息率为6%(时点指标按照平均数计算);  (2)平均总资产为15000万元,平均金融资产为2000万元,平均经营负债为500万元,平均股东权益为7500万元;  (3)董事会对A公司要求的权益净利率为15%,要求的税前净负债成本为10%;  (4)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股权成本为12%,税前净负债成本为10%;  (5)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A公司上年的平均净负债、税后利息费用、税后经营利润;  (2)计算A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3)计算市场基础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4)计算A公司的经济增加值(假设不存在调整事项);  (5)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主要有什么优缺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是一家化工原料生产企业,生产经营无季节性。股东使用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对公司2013年度业绩进行评价。主要的管理用财务报表数据如下:
单位:万元

股东正在考虑采用如下两种业绩评价指标对甲公司进行业绩评价:
(1)使用权益净利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2013年的权益净利率超过2012年的权益净利率即视为完成业绩目标。
(2)使用剩余权益收益作为业绩评价指标,按照市场权益成本作为权益投资要求的报酬率。已知无风险报酬率为4%,平均风险股票的报酬率为12%,2012年股东要求的权益报酬率为16%。
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为简化计算,计算相关财务指标时,涉及到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均使用其各年年末数据。
要求:
(1)如果采用权益净利率作为评价指标,计算甲公司2012年、2013年的权益净利率,评价甲公司2013年是否完成业绩目标。
(2)使用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计算影响甲公司2012年、2013年权益净利率高低的三个驱动因素,定性分析甲公司2013年的经营管理业绩和理财业绩是否得到提高。
(3)计算甲公司2012年末、2013年末的易变现率,分析甲公司2012年、2013年采用了哪种营运资本筹资政策。如果营运资本筹资政策发生变化,给公司带来什么影响?
(4)如果采用剩余权益收益作为业绩评价指标,计算2013年股东要求的权益报酬率、2013年的剩余权益收益,评价甲公司2013年是否完成业绩目标。(提示:计算2013年股东要求的权益报酬率时,需要考虑资本结构变化的影响。)
(5)指出权益净利率和剩余权益收益两种业绩评价指标中哪种业绩评价指标更科学,并说明原因。(教材已删除该知识点)


答案:
解析:
(1)2012年的权益净利率=1920÷12000=16%
2013年的权益净利率=2225÷12500=17.8%
2013年的权益净利率高于2012年,甲公司2013年完成业绩目标。
(2)

2013年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与2012年相同,公司的经营管理业绩没有提高。
2013年的税后利息率低于2012年,净财务杠杆高于212年,公司的理财业绩得到提高。
(3)2012年末的易变现率=(12000+8000+2000–16000)÷6000=1
2013年末的易变现率=(12500+10000+2500–20000)÷7500=0.67
甲公司生产经营无季节性,年末易变现率可以视为营业低谷时的易变现率。
2012年采用的是适中型营运资本筹资政策。
2013年采用的是激进型营运资本筹资政策。
营运资本筹资政策由适中型改为激进型,短期借款在全部资金来源中的比重加大,税后利息率下降,公司收益提高,风险相应加大。
(4)权益资本成本=无风险利率+平均市场风险溢价×β权益
2012年的β权益=(16%-4%)÷(12%-4%)=1.5
β资产=1.5÷[1+(1-25%)×(8000/12000)]=1
2013年的β权益=1×[1+(1-25%)×(12500/12500)]=1.75
2013年股东要求的权益报酬率=2013年的权益资本成本=4%+1.75×8%=18%
2013年的剩余权益收益=净利润–股东权益×股东要求的权益报酬率=2225–12500×18%=-25(万元)
甲公司2013年的剩余权益收益小于0,没有完成业绩目标。
(5)权益净利率指标只重视收益,忽视了伴随收益的风险;没有考虑资本成本因素,不能反映资本的净收益。二者比较,剩余权益收益评价指标更科学。

第2题:

(2011年)A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正在对2010年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2010年的销售收入为2500万元,营业成本为1340万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500万元,利息费用为236万元。
(2)A公司2010年的平均总资产为5200万元,平均金融资产为100万元,平均经营负债为100万元,平均股东权益为2000万元。
(3)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税前净负债成本为8%;2010年A公司董事会对A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资本成本为15%,要求的目标税前净负债成本为8%。
(4)A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A公司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
(2)计算A公司的披露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时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为扩大市场份额,A公司2010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00万元,全部计入销售及管理费用,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要求将该营销费用资本化(提示:调整时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同时调整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净经营资产)。


答案:
解析:
(1)税后净营业利润=(2500-1340-500)×(1-25%)=495(万元)
税后利息费用=236×(1-25%)=177(万元)
净利润=495-177=318(万元)
平均净经营资产=5200-100-100=5000(万元)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495/5000=9.9%
权益净利率=318/2000=15.9%
(2)市场基础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2%×2/5+8%×(1-25%)×3/5=8.4%
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495+200×(1-25%)=495+150=645(万元)
调整后的平均资本占用=5000+150=5150(万元)
披露的经济增加值=645-5150×8.4%=212.4(万元)。

第3题:

关于公司成长阶段与业绩计量,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创业阶段里,公司最重要的任务是开发一个新产品,用有限的资金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B.在成长阶段,公司迅速增长,净收益和来自经营的现金为正数 C.在成熟阶段里,公司应主要关心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净利率,必须严格管理资产和控制费用支出,设法使公司恢复活力 D.在衰退阶段,利润再次成为关键问题


正确答案:D
在衰退阶段,收入减少非常严重。经营虽依然获利,但是作为收入一部分的净收益下降。实体经营现金流量有增加的趋势,原因是营运资本减少了。公司可以继续在财产、厂房和设备方面进行有节制的投资,但是使用的资产数额下降是显著的。投资报酬率也会下降,下降的速度取决于净收益还是资产下降地更快。在这个阶段,现金流量再次成为关键问题。

第4题:

A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正在对2010年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2010年的销售收入为2500万元。营业成本为1340万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500万元。利息费用为236万元。
  (2)A公司2010年的平均总资产为5200万元,平均金融资产为100万元,平均经营负债为100万元,平均股东权益为2000万元。
  (3)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税前净负债成本为8%。
  (4)A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A公司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
  (2)计算A公司的披露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时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为扩大市场份额,A公司2010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00万元,全部计入销售及管理费用,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要求将该营销费用资本化(提示:调整时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同时调整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净经营资产)。


答案:
解析:
(1)税后经营净利润=(2500-1340-500)×(1-25%)=495(万元)
  平均净经营资产=5200-100-100=5000(万元)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495/5000=9.9%
  税后利息费用=236×(1-25%)=177(万元)
  净利润=495-177=318(万元)
  权益净利率=318/2000=15.9%
  (2)市场基础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2%×2/5+8%×(1-25%)×3/5=8.4%
  调整后的税后经营利润=495+200×(1-25%)=495+150=645(万元)
  调整后的投资资本=5000+150=5150(万元)
  披露的经济增加值=645-5150×8.4%=212.4(万元)

第5题:

甲公司是一家中央企业上市公司,采用简化的经济增加值(EVA)业绩考核办法进行业绩计量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8年年末和2019年年末部分资产负债表项目如下:


(3)甲公司的平均资本成本率为5.5%。
要求:
(1)计算2019年甲公司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占用和简化的经济增加值。
(2)回答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
解析:
(1)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研究与开发费+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支出=360+200=560(万元)
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1155+(200+560-400)×(1-25%)=1425(万元)
平均所有者权益=(5825+5830)/2=5827.5(万元)
平均负债=(6200+5200)/2=5700(万元)
平均无息流动负债=(500+600)/2=550(万元)
平均在建工程=(2240+1350)/2=1795(万元)
调整后资本占用=5827.5+5700-550-1795=9182.5(万元)
经济增加值=1425-9182.5×5.5%=919.96(万元)
(2)优点:①经济增加值考虑了所有资本的成本,更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②实现了企业利益,经营者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统一,激励经营者和所有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③能有效遏制企业盲目扩张规模以追求利润总量和增长率的倾向,引导企业注重长期价值创造。
④经济增加值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它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酬激励框架。经济增加值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把资本预算、业绩评价和激励报酬结合起来了。
⑤在经济增加值的框架下,公司可以向投资人宣传他们的目标和成就,投资人也可以用经济增加值选择最有前景的公司。经济增加值还是股票分析家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缺点:①经济增加值仅对企业当期或未来1~3年价值创造情况进行衡量和预判,无法衡量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价值创造情况。
②经济增加值计算主要基于财务指标,无法对企业的营运效率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③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等的企业,其会计调整项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各不相同,计算比较复杂,影响指标的可比性。
④由于经济增加值是绝对数指标,不便于比较不同规模公司的业绩。
⑤经济增加值也有许多和投资报酬率一样误导使用人的缺点,例如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较少,而处于衰退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可能较高。
⑥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对于净收益应作哪些调整以及资本成本的确定等,尚存在许多争议。这些争议不利于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而缺乏统一性的业绩评价指标,只能在一个公司的历史分析以及内部评价中使用。

第6题:

甲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正在对2019年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单位:万元

资料二:甲公司净负债资本成本6%,股权资本成本为8%,基于资本市场净负债资本成本为6%,股权资本成本为10%。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0%。
要求:
(1)计算该公司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和权益净利率。
(2)使用因素分析法按照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的顺序,对2019年甲公司相对乙公司权益净利率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
(3)计算甲公司的披露经济增加值。计算时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为扩大市场份额,甲公司2019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50万元,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要求将该营销支出资本化(提示:调整时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同时调整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净经营资产)。


答案:
解析:
(1)净经营资产净利率=2500/20000=12.5%
税后利息率=800/12000=6.67%
净财务杠杆=12000/8000=1.5
权益净利率=1700/8000=21.25%
(2)乙公司权益净利率=10%+(10%-5%)×2=20%
替换净经营资产净利率:12.5%+(12.5%-5%)×2=27.5%
替换税后利息率:12.5%+(12.5%-6.67%)×2=24.16%
替换净财务杠杆:12.5%+(12.5%-6.67%)×1.5=21.25%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7.5%-20%=7.5%
税后利息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4.16%-27.5%=-3.34%
净财务杠杆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1.25%-24.16%=-2.91%
所以三种综合影响使得权益净利率上升1.25%。(7.5%-3.34%-2.91%)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6%×12000/20000+10%×8000/20000=7.6%
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2500+250×(1-25%)=2687.5(万元)
平均资本占用=20000+250×(1-25%)=20187.5(万元)
披露的经济增加值=2687.5-20187.5×7.6%=1153.25(万元)。

第7题:

某公司2009年和2010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对2010年权益净利率较上年变动的差异进行因素分解,依次计算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和净财务杠杆的变动对2010年权益净利率变动的影响。
  【提示】关系公式为: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分析对象:23.334%-15.921%=7.413%


答案:
解析:
 2009年权益净利率
  =12.545%+(12.545%-7.667%)×0.692=15.921%…(1)
  第一次替代=15.556%+(15.556%-7.667%)×0.692=21.015%……(2)
  第二次替代=15.556%+(15.556%-5.833%)×0.692=22.284%……(3)
  第三次替代=15.556%+(15.556%-5.833%)×0.8=23.334%……(4)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1)=5.094%
  税后利息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3)-(2)=1.269%
  净财务杠杆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4)-(3)=1.05%

第8题:

A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正在对上年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有关资料如下: (1)权益净利率为19%,税后利息率为6%(时点指标按照平均数计算); (2)平均总资产为15000万元,平均金融资产为2000万元,平均经营负债为500万元,平均股东权益为7500万元。 (3)董事会对A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净利率为15%,要求的目标税前净负债成本为10%。 (4)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税前净负债成本为10%; (5)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A公司上年的平均净负债、税后利息费用、税后经营利润; (2)计算A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3)计算A公司的剩余经营收益、剩余净金融支出、剩余权益收益。 (4)计算市场基础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5)计算A公司的披露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时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上年初发生了100万元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计入了当期费用,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要求将该费用资本化,估计合理的受益期限为4年。 (6)回答与传统的以盈利为基础的业绩评价相比,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主要有什么优缺点?


正确答案:
(1)平均净负债 
=15000—2000—500—7500=5000(万元)
 【提示】平均净负债=平均净经营资产一平均股东权益=平均经营资产一平均经营负债一平均股东权益其中:平均经营资产=平均总资产一平均金融资产 
税后利息费用=6%×5000=300(万元)净利润=7500×19%=1425(万元)
税后经营利润=1425+300=1725(万元) 
(2)平均净经营资产 
=5000+7500=12500(万元)
平均净负债的比重=5000/12500=—0.4平均股东权益的比重=10.4=0.6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5%×0.6+10%×(1—25%)×0.4=12%
(3)剩余经营收益 
=1725—12500×12%=225(万元)剩余净金融支出 
=300—5000×10%×(1—25%)=-75(万元)
剩余权益收益 
=1425—7500×15%=300(万元) 
或:剩余权益收益=225-(-75)=300(万元)
(4)市场基础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2%×0.6+10%×(1—25%)×0.4=10.2%
(5)调整后税后经营利润 
=1725+75×(1-25%)=1781.25(万元)调整后平均投资资本 
=12500+87.5=12587.5(万元)披露的经济增加值 
=1781.25-12587.5×10.2%=497.33(万元)
【提示】按照经济增加值计算的要求,该100万元研发费应该作为投资分4年摊销,每年摊销25万元。但是,按照会计处理的规定,该100万元的研发费全部作为当期的费用从税前经营利润中扣除了。所以,应该对税前经营利润调增100-25=75(万元),对年初投资资本调增100万元,对年末投资资本调增100—25=75(万元),对平均投资资本调增(100+75)/2—87.5(万元)。 
(6)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的优缺点: 
优点:①剩余收益着眼于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与增加股东财富的目标一致; 
②剩余收益指标有利于防止次优化,可以更好地协调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缺点:①剩余收益是绝对指标,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业绩比较; 
②剩余收益的计算要使用会计数据,依赖于会计数据的质量。 
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的优缺点: 
优点:①经济增加值最直接的与股东财富的创造联系起来; 
②经济增加值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它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金激励体制的框架。缺点:①经济增加值是绝对指标,不具有比较不同规模公司业绩的能力; 
②对如何计算经济增加值缺乏统一的规范,只能在一个公司的历史分析以及内部评价中使用。 

第9题:

已知某企业2018年和2019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对2019年权益净利率较上年变动的差异进行因素分解,依次计算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变动对2019年权益净利率变动的影响。
【提示】关系公式为:权益净利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答案:
解析:
 分析对象:2019年权益净利率-2018年权益净利率=22.4%-17.25%=5.15%
  2018年:15%×0.5×2.3=17.25%………………(1)
  替代营业净利率:16%×0.5×2.3=18.4%………………(2)
  替代资产周转率:16%×0.7×2.3=25.76%………………(3)
  替代权益乘数:16%×0.7×2=22.4%………………(4)
  营业净利率变动影响:(2)-(1)=18.4%-17.25%=1.15%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影响:(3)-(2)=25.76%-18.4%=7.36%
  权益乘数变动影响:(4)-(3)=22.4%-25.76%=-3.36%
  各因素影响合计数为:1.15%+7.36%-3.36%=5.15%

第10题:

甲公司是一家化工原料生产企业,生产经营无季节性。股东使用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对公司2019年度业绩进行评价。主要的管理用财务报表数据如下:

股东正在考虑采用权益净利率业绩评价指标对甲公司进行业绩评价:2019年的权益净利率超过2018年的权益净利率即视为完成业绩目标。
已知无风险报酬率为4%,平均风险股票的报酬率为12%。2018年权益投资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16%。
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为简化计算,计算相关财务指标时,涉及到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均使用其各年年末数据。
要求:
(1)如果采用权益净利率作为评价指标,计算甲公司2018年、2019年的权益净利率,评价甲公司2019年是否完成业绩目标。
(2)使用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计算影响甲公司2018年、2019年权益净利率高低的三个驱动因素,定性分析甲公司2019年的经营管理业绩和理财业绩是否得到提高。
(3)计算甲公司2018年末、2019年末的易变现率,分析甲公司2018年、2019年采用了哪种营运资本筹资策略。如果营运资本筹资策略发生变化,给公司带来什么影响?
(4)计算2019年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提示:需要考虑资本结构变化的影响。)


答案:
解析:
(1)2018年的权益净利率=1920/12000×100%=16%
2019年的权益净利率=2225/12500×100%=17.8%
由于2019年的权益净利率高于2018年的权益净利率,因此,2019年完成了业绩目标。
(2)使用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影响权益净利率高低的三个驱动因素分别为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和净财务杠杆。
2018年净经营资产净利率=2640/20000×100%=13.2%
2019年净经营资产净利率=3300/25000×100%=13.2%
2018年税后利息率=720/8000×100%=9%
2019年税后利息率=1075/12500×100%=8.6%
2018年净财务杠杆=8000/12000=0.67
2019年净财务杠杆=12500/12500=1
反映经营管理业绩的指标是净经营资产净利率,与2018年相比,2019年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并没有提高,所以,2019年的经营管理业绩没有提高;反映理财业绩的指标是杠杆贡献率,2018年的杠杆贡献率=(13.2%-9%)×0.67=2.81%,2019年的杠杆贡献率=(13.2%-8.6%)×1=4.6%,由此可见,2019年的杠杆贡献率比2018年提高了,所以,2019年的理财业绩提高了。
(3)2018年的易变现率=[(股东权益+长期债务+经营性流动负债)-长期资产]/经营性流动资产=[(12000+8000+2000)-16000]/6000=1
2019年的易变现率=[(12500+10000+2500)-20000]/7500=0.67
由于2018年的易变现率=1,2019年的易变现率=0.67<1,所以甲公司2018年采用的是适中型营运资本筹资策略,2019年采用的是激进型营运资本筹资策略。
一方面,由于短期金融负债的资本成本一般低于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的资本成本,而激进型筹资策略下短期金融负债所占比重较大,所以营运资本筹资策略的变化使得企业的资本成本降低,财务风险增加。
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短期金融负债筹集的资金部分用于满足经营性长期资产的资金需要,而经营性长期资产不容易变现,流动性差,风险大,收益高,所以营运资本筹资策略的变化使得企业的理财收益增加。
(4)2018年的必要报酬率=16%=4%+权益贝塔值×(12%-4%)
2018年的权益贝塔值=(16%-4%)/(12%-4%)=1.5
2019年的资产贝塔值=1.5/[1+(1-25%)×8000/12000]=1
2019年的权益贝塔值=1×[1+(1-25%)×12500/12500]=1.75
2019年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4%+1.75×(12%-4%)=18%。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