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技基本知识

问答题简述慢性胰腺炎营养治疗原则。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慢性胰腺炎营养治疗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慢性胰腺炎营养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①限制脂肪,40~50g/d,必要时可补充中链甘油三酯;
②蛋白质供给50~70g,注意选含脂肪少高生物价蛋白的食物;
③碳水化合物,每天为300g以上,可给谷类、蔗糖、红塘、蜂蜜等;
④胆固醇;胆固醇供给量〈300mg为宜。
⑤维生素:多选富含维生素A、B、C、D的食物,特别时维生素C〉300mg以上。必要时口服片剂。
⑥食物选择;忌用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的食物,味精限量为6g/d以下。禁用含脂肪多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少量多餐。

第2题:

名词解释题
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型饮食。三者供能适宜比例为:碳水化合物50%左右,脂肪占30-35%,蛋白质占15%左右。其中,脂肪最好以中链脂肪酸为主,利于消化和正氮平衡的恢复。尽管碳水化合物的呼吸商高,但由于它能促进血氨基酸进入肌肉组织,并在肌肉内合成蛋白质,而脂肪则无此功能,所以不能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营养治疗原则。


本题答案:①低纤维软食或高蛋白半流;
②平衡膳食;
③限制脂肪20-25%;
④少食多餐;
⑤可饮用适量去油肉汤,适当增加糖醋类菜品;
⑥注意补维生素B12,叶酸和铁。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糖尿病患者妊娠时营养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各种营养素供给量应满足母体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严格检测,孕妇体重不能增加过快。前4个月与正常人相似,后5个月每天增加热能1.26MJ(300kcal),蛋白质25g,乳母每天需增加热能3.35MJ(800ckal),蛋白质25g。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慢性胃炎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消除或削弱攻击因子
①根除Hp。
②抑酸或抗酸治疗。
③促动力剂可减少胆汁反流:米索前列醇、PPI可减轻NSAIDS对胃黏膜的损害。
(2)增强胃黏膜防御:胶体铋,铝碳酸制剂,硫糖铝等。
(3)促动力剂:多潘立酮、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
(4)其他:维生素B12中药等。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简述胆囊疾病慢性期的营养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⑴热能:正常或低于正常量,肥胖者应限制热能;
⑵低脂肪:每天〈20g,以后逐渐增加至40g。主要限制动物脂肪,植物脂肪有助于胆汁排泄,可适量食用,均匀分布在各餐中。
⑶低胆固醇:每天限量〈300mg,重度高胆固醇血症应控制〈200mg。
⑷适量蛋白质:每天供给50~70mg,给予高食物价蛋白质;
⑸碳水化合物;每天300~350g,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适当限制单糖如葡萄糖、砂糖的摄入,
⑹大量补充维生素A对胆道疾病恢复有利,其他维生素也要补充。
⑺大量饮水;每天以1000~1500ml为宜。增加食物纤维;少量多餐:
⑻忌食刺激性食物和强烈调味品、油炸及产气食物。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痤疮的营养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适量的能量摄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减少脂肪的摄入,50g/d,防止皮脂腺分泌增加;充足蛋白质摄入100g/d或占能量的20%左右,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减少脂肪的摄入;增加锌的摄入,改善机体锌缺乏;减少碘的摄入,防止毛囊过度角化、堵塞;补充维生素A,有利于上皮细胞的形成,B族维生素促进脂肪的代谢,B2可减少皮脂益出,维生素E防止脂质过氧化,忌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本题答案: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型饮食。三者供能适宜比例为:碳水化合物50%左右,脂肪占30-35%,蛋白质占15%左右。其中,脂肪最好以中链脂肪酸为主,利于消化和正氮平衡的恢复。尽管碳水化合物的呼吸商高,但由于它能促进血氨基酸进入肌肉组织,并在肌肉内合成蛋白质,而脂肪则无此功能,所以不能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慢性食管炎的营养治疗?

正确答案: 适当选用食物,选择增加括约肌压力的食物如脱脂牛奶。而含脂肪较高的全脂牛奶、巧克力、桔子汁、番茄汁等可降低括约肌压力,易造成食物反流。适当选择饮食,急性期给予流质饮食,同时给予抗酸药物。必要时增加要素饮食或大分子的非要素饮食口服。注意事项:慢性期如无食管狭窄,可给予固体食物,但要细嚼慢咽。可选用低脂肪高蛋白质饮食,禁止饮用一切含酒精的饮料和食物,应戒烟,气味浓郁的大蒜、辣椒、胡椒等应慎用,适量饮茶对炎症性疾病有益。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骨质疏松的营养治疗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钙的摄入量充足,成人800mg/d;老年提倡1000mg/d。
(2)钙磷比值合理2:1;
(3)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蛋白质充足可增加钙的吸收与储存。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
(4)充足的维生素D和维生素A的摄入,维生素D作为载体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A对骨骼钙化有利。
(5)科学的烹调方法。植酸、草酸与钙结合成不溶性钙盐,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