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知识竞赛

问答题王羲之最初学书的老师是谁?其生平及书法怎样,有否论著传世?

题目
问答题
王羲之最初学书的老师是谁?其生平及书法怎样,有否论著传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蒋骥在执笔上有何精到的见解?他有否书论著作传世?


正确答案:蒋骥,乾隆年间人,生卒年不详。江苏金坛人。字赤霄,号勉斋,是蒋衡的儿子。其书法并不怎么出名,但在论书方面特别是有关悬肘执笔的方法上有精到的论述。他说:“作小楷能悬腕已非下乘。惟能悬臂则神气益静,非端坐不能为此。初学时,右臂横案而不着实,以虚其中,则通体之力俱到笔尖上。积习之久,才能肘腕虚灵,出于自然,无庸勉强。若右肘凭案,过于着实,则只有腕力到尔。至于搦管,初学亦以适中为主,过高则易失势。”他还认为:学习书法,不能呆板、直率,能领悟书道之妙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刚开始临摹时,只求和原帖形式上相像,好像顺着墙走路一样,有道可循。这时应该尽量按帖摹练,力求平直方整。然后,再注意点画、结构、动态的千变万化,一经领悟就会融会贯通。他有书论著作《续书法论》、《传神秘要》等传世。

第2题:

以书法篆刻传名并有书论著作传世的邓铁是怎样的一个书法家?


正确答案:邓铁(一八九八——一九六三年)。上海人。晚年居北京。原名菊初,又名钝铁,字散木,别号有芦中人、无羌、虚木、粪翁、郁青、一足、夔等。其书法学萧蜕庵,篆刻学赵古泥,三十年代即名驰江南。楷、行、草、隶、篆皆工,尤以篆刻和篆书有独特风格。狂草学张旭、怀素,与其和平简静的楷书形成鲜明的对照。有《书法学习必读》、《续书谱图解》、《草书写法》、《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全注释》、《篆刻学》等书论著作遗惠后世学书者。

第3题:

莫如忠书法直追王羲之,其书风应规入矩、似正反奇,董其昌称其“()”。


参考答案:“晋人之外一步不窥”

第4题:

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怎样?其传世的书迹书论有哪些?


正确答案: 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集中的反映在其书论著作《书史》和《海岳名言》之中,而以《海岳名言》为最。《海岳名言》是米芾平日论书语辑录,虽篇幅不长,但却观点鲜明生动。首先,米芾对唐人书法中的唯法是循很反感,他把唐朝的几个大家的书法,如颜、柳、欧、虞、褚等斥为“一笔书”,意指他们书迹的基调,只有一个“法”字。认为他们的书法没有能表达其各不相同的抒情达性,而是成了按“法”行事的工匠式的复制,失去了书法的艺术性。其评论是否恰当,这里暂不多讲,但其主张书法艺术要抒情达性却无疑是正确的,道出了书法艺术的美的实质。
另外,他还主张书法不能“刻意做作”,即如他说:“无刻意做作乃佳”,“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也就是主张要真,要抒真感情达真理性。因为有意做作、虚假的面目是不能给人们以美的感受的。他的书法跳宕欹斜,随意“刷”去,行动也不拘“礼法”,被视为“颠狂”。其实这种“颠狂”,正是其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这正是他自己认为美的具体表现。他批评颜、柳之书为“丑怪恶扎之祖”,也正是从这点出发来评论的。如他视颜真卿的楷书为丑,但却以为其《争座位帖》天真烂漫、遒放纵逸,是美。其三,米芾还主张书法要古雅脱俗,不同俗人的书法风貌才算美。所以米芾虽非常崇尚晋人,以晋为古,却不是崇尚晋人的书写法度,而是崇尚晋人各抒胸臆的情调和气质。
由于米芾把天真自然的抒情达意作为其审美理想,所以对书法中的有关技法,往往看得很淡,他在答书家薛绍彭的论书诗说:“何必识难字,辛苦笑杨雄,自古写字人,用字或不通,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后足,放笔一戏空”,就是反映的这种观点。因此,他对自己的“集古自成家”,“人不知何以为祖”,相当得意。不计法度,强调独具风格、独具性情的美学思想,决定了米芾的对书法美的欣赏的独特性,即“故吾所论,变化入人,不为溢辞”。简单地说:要针对每个书家的每幅作品的不同情况,进行有区别的审美评价,重具体,贬玄神。因此,他对晋唐以来用玄神空泛的比喻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等,深恶痛绝,斥之为“是何等语”,无益学者。他认为以“勒字”、“排字”、“描字”、“画字”、“刷字”等词语来评论时人的书法,才是中肯的。
当然,由于其《海岳名言》是语录。杂述式的书论,不成体系,自相矛盾的地方亦不少见,但瑕不掩玉,这里就不再细述了。
其传世书迹有:《苕溪诗卷》、《多景楼帖》、《虹县诗卷》、《蜀素帖》、《珊瑚帖》、《樂兄帖》、《崇国公墓志》、《王羲之王略帖跋》、《苏东坡木石图题诗》、《叔晦帖》、《李太师帖》等。还有很多散见于《群玉堂》、《宝晋斋》、《余清斋》、《快雪堂》,《三希堂》等丛帖之中。

第5题:

《书伐》的作者是谁?其生平与书法成就如何?


正确答案:《书伐》的作者是清代的笪重光。他生于明熹宗天启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一年(公元一六二三——一六九二年),享年七十。江苏丹徒人。字在辛,号君宜,又号蟾光、江上外史、郁冈扫叶道人等。其著《书伐》计二十九则,是笪重光著作中的佼佼者。王文治在该书的题跋中称赞道:“此卷为笪书中无上妙品,其论书深入三昧处,直与孙虔礼(过庭)先后并传,《笔阵图》不足数也。”竺重光的书法也写得很好。笔势放纵飘逸,以章草、行书为最。其小楷也法度严谨。还能以唐朝法度写魏、晋体势,很受时人称赞。

第6题:

中国浪漫主义诗歌大师李白有否书法作品传世?他是否也称得上一个书法家呢?


正确答案: 从书法艺术的造诣来看,大诗人李白不但称得上是位书法家,并且是位书艺很高的书法家呢!李白(公元七○一——七六二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出生于中亚的碎叶。
作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的诗风是雄奇瑰丽的。在书法上,《宣和书谱》说他“字画尤飘逸”。从当时徽宗御府收藏的真迹来看,有行书《太华峰》、《乘兴帖》两种,草书《岁时文》、《咏酒诗》、《醉中帖》三种,可见他是精于行、草的。然而,若按元代《衍极》刘有定注“大历初,霸上人耕地得石函,中有绢素古文科斗《孝经》,凡二十章,初传李白,白授阳冰,尽通其法”所说,则又可知他还精于古文科斗,并且还把方法传给了后来以篆书鸣于后世的大书法家李阳冰,承前启后,功绩可谓不小。此外,李白还擅写榜书。据包世臣《艺舟双楫·后附四则》记载:“蓟州城内有太白书‘观音之阁’四个大字,字径七八尺,整暇有永兴(虞世南)风,唯笔势稍松抛。”传世的书迹,有《上阳台诗》、《月下帖》、《天门山铭》、《咏酒诗》等。其中之墨迹《上阳台诗》,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第7题:

王羲之最初学书的老师是谁?其生平及书法怎样,有否论著传世?


正确答案: 王羲之的老师卫铄,东晋人,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女书法家之一。卫铄(公元二七二——公元三九四年),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人。是当时著名书法家卫恒的侄女,后来嫁给汝阴太守李矩为妻,也称“卫夫人”。在书法上,她擅长隶、正、行三体。据《古今传授笔法人名》记载,她的书法师承钟繇,然后又传给了王羲之。
关于卫铄的书风,《佩文斋书画谱》引《唐人书评》说:“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唐张怀瓘《书断》卷中列卫铄的隶书为妙品,并评论说:“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卫砾对于书法理论,也有极高的造诣。相传《笔阵图》一篇,就是她对书法实践的总结。在书法史上,有关卫铄轶事,也流传较多。如王羲之十二岁时曾经偷读他父亲藏在枕头里的《笔说》,后来“不期盈月,书便大进”。当卫铄重新看到王羲之的书迹后,便对太常王策说:“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志成之智。”并因此而流下眼泪道:“此子必蔽吾名。”当王羲之结婚生养王献之后,她还在王献之五岁那年写了《大雅吟》赠给献之,对于书法新苗的成长,倾注了无限的厚爱。

第8题:

《孔子庙碑》的书者是谁,他的书法怎样?


正确答案: 是梁鹄。梁鹄生卒年不详。东汉安定乌氏人(今甘肃镇远县东南)。东汉灵帝时曾任选部尚书、凉州刺史。后归曹操。
梁鹄少年时代就爱好书法,以善写八分知名,相传魏武帝曹操很喜欢他的书法。魏宫中的题署,多出自梁鹄手笔。唐怀瓘《书断·卷中》列其书入妙品。宋朝洪适《隶释》中评论他的书法说:“魏隶可珍者四碑,鹄修《孔子庙碑》为之冠,甚有《石经论语》笔法。”

第9题:

被称为书中仙手的唐代著名书法家是谁,其书法活动及传世书迹怎样?


正确答案: 李邕(公元六七八——七四七年)。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李邕曾任汲郡、北海太守,人称他为“李北海”。天宝六年,因犯奸赃事,复遭奸相李林甫的暗算,终于被杖杀在北海郡任内,时年七十三岁。
李邕长于碑颂之文,士大夫和寺庙人员经常拿金帛去求文,前后撰碑约八百通,报酬极巨。当时认为从古以来,卖字得钱者没有超过李邕的。但他性格豪侈,放纵游猎,仗义疏财,有时还不拘小节,要受一点人家的贿赂。却因好拯济穷苦,所以到头来仍是家中没有积蓄。由于李邕爱才,使得诗人李白、杜甫、高适等晚辈都和他有交游。同时代人张鷟《朝野佥载》说李邕:“文章、书翰、正直、辞辩、义烈皆过人,时谓六绝。”在书法上,他的行、草为最著名。其书以王羲之为宗,得到要妙后,便摆脱旧法,笔力一新。用笔深厚坚劲,拗峭凌厉而不失法度,李阳冰称他为书中“仙手”。他对书法力主创新,反对人家模仿他,曾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作品有《叶有道碑》、《端州石室记》、《法华寺碑》、《李秀碑》等,其中以《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与《岳麓寺碑》最为著名。

第10题:

首开“南北书派论”的书法家是谁?其书作和书论怎样?


正确答案:是阮元。他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九年,卒于清仁宗嘉庆十六年(公元一七六四——一八四九年),享年八十六岁。他是清中晚期金石考古学的倡导者之一,也是“南北书派论”的首创者。阮元是江苏仪征人。字伯元,号芸台,晚号怡性老人、揅经老人。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达。阮元学识渊博,著作颇有影响,在当时名望甚高。他在书论著作《南北书派论》中,首次提出了书法的南宗、北宗之说,亦即后来的帖学、碑学,详细分析了两派书法的源流、风格的异同,是中国地域文化说的拥护者。其《小沧浪笔谈》一书,对书法基础理论亦有独到的见解。阮元的书法,得力于碑学,他对《石门颂》,《天发神谶碑》等都很有研究,故其书郁盘磅礴,纵逸飞动,很有此二碑的神意。并常以这类字书擘窠大字,题写匾额,甚为世人所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