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高级

用例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的行为。用例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某图书馆管理系统”用例模型中,所有用户使用系统之前必须通过“身份验证”。“身份验证”可以有“密码验证”和“智能卡验证”两种方式,则“身份验证”与“密码验证”和“智能卡验证之间是(32)关系。A.关联B.包含C.扩展D.泛化

题目

用例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的行为。用例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某图书馆管理系统”用例模型中,所有用户使用系统之前必须通过“身份验证”。“身份验证”可以有“密码验证”和“智能卡验证”两种方式,则“身份验证”与“密码验证”和“智能卡验证之间是(32)关系。

A.关联

B.包含

C.扩展

D.泛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解析:用例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的行为,用例图中可使用的关系有四种:关联关系、包含关系、扩展关系和泛化关系。当参与者与用例之间进行交互时,用例和参与者之间拥有关联关系;在一个复杂系统中,不同的用例之间可能存在一些相同的行为,可以将这些相同的行为提取出来单独组成一个用例。当其他用例使用该用例时,用例之间便形成了包含关系。在用例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行为,也可能会在不同的流程分支中选择执行,这时可以将异常行为或可选分支抽象成一个单独的扩展用例,它与主用例之间形成扩展关系。用例之间的泛化关系是描述用例之间一般与特殊关系的,不同的子用例代表了父用例的不同实现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 关于用例和类,错误的说法是(1)。

(1)

A.两者都属于模型图的构成元素

B.存在抽象用例和抽象类

C.类图描述系统的部分静态视图,用例图描述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视图

D.两者都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的内部结构


正确答案:D
试题(1)分析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础知识。
用例描述业务场景或事件,系统必须对这些场景或事件提供确定的响应,是用例图的主要结构元素,用例图用来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以及用户之间的交互视图。类是共享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集合,是类图的主要组成元素,类图是系统静态对象结构的图形描述。抽象用例通过组合几个用例公共的步骤降低用例之间的冗余,抽象类是包含一种或多种抽象方法的类,它本身不需要构造实例。
参考答案
(1) D

第2题:

在关于用例(use case)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用例将系统的功能范围分解成许多小的系统功能陈述

B.一个用例代表了系统的一个单一的目标

C.用例是一个行为上相关的步骤序列

D.用例描述了系统与用户的交互


正确答案:D
解析:用例(usecase)用来描述系统在对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即它确定了一个与系统参与者进行交互、并由系统执行的动作序列。可见,一个用例本身并不是一个功能需求,它代表了系统的一个单一的目标,是一个行为上相关的步骤序列。本试题选项D所描述的范围太广,不够准确。在UML规范中,参与者是指系统所涉及到的人,或者是用户在本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一个参与者总是在系统的自动化边界之外。解答此类试题的一般思路是理解用例的基本概念。

第3题:

用例用来描述系统在对事件作出的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那么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核查客户账号”之问的关系是______。

A) 包含

B) 扩展

C) 分类

D) 聚集


正确答案:A
    (20) [解析] 包含关系是当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始用例中提取公共行为,或者发现能够使用一个构件来实现某个用例的部分功能很重要时,应该使用包含关系来表示它们。
    [答案] A

第4题:

以下关于用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中包含“还书”用例和“到书通知”用例,对于“还书”用例,应先查询该书是否有人预定,若有则执行“到书通知”。“还书”用例和“到书通知’’用例是( )关系,以下用例图中,( )是正确的。管理员处理“还书”用例时,需要先执行“验证身份“用例,那么“还书”用例和“验证身份”用例之间是( )关系。

A.系统用例图反映了整个系统提供的外部可见服务B.系统用例图对系统的协作建模 C.用例图主要包含用例、参与者及其之间关系三个要素D.系统用例图对系统的需求建模 A.关联 B.扩展 C.包含 D.泛化 A.B.C.D.A.关联 B.扩展 C.包含 D.泛化


正确答案:B,B,B,C

第5题:

在关于用例(usecase)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用例将系统的功能范围分解成许多小的系统功能陈述

B.一个用例代表了系统的一个单一的目标

C.用例是一个行为上相关的步骤序列

D.用例描述了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


答案:ABC

第6题:

用例图是指反映活动者、系统边界所封闭的用例,及活动者与用例之间、用例与用例之间关系的一种图。()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关于用例测试的描述,下列哪个选项正确()

A.使用测试用例进行的测试称为用例测试

B.通过业务场景来设计测试

C.用例描述了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并从这些交互产生从用户的角度所期望和能观察到的结果

D.用例测试常常用于组件测试


参考答案:B

第8题:

用例(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在对事件作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那么,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核查用户账号”之间是______关系。

A.包含(include)

B.扩展(extend)

C.分类(classification)

D.聚集(aggregation)


正确答案:A
解析:用例是在系统中执行的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将生成特定参与者可见的价值结果。它确定了一个和系统参与者进行交互、并可由系统执行的动作序列。用例模型描述的是外部执行者(actor)所理解的系统功能。用例模型用于需求分析阶段,它的建立是系统开发者和用户反复讨论的结果,表明了开发者和用户对需求规格达成的共识。2个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2种情况:一种是用于重用的包含关系,用构造型《include》表示;另一种是用于分离出不同的行为的扩展,用构造型《extend》表示。(1)包含关系:当可以从2个或2个以上的原始用例中提取公共行为,或者发现能够使用一个构件来实现某一个用例的部分功能时,应该使用包含关系来表示它们。(2)扩展关系:如果一个用例明显地混合了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场景,即根据情况可能发生多种事情,可以断定,将这个用例分为一个主用例和一个或多个辅用例描述可能更加清晰。

第9题:

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在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 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检查用户帐号是否正确。那么,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检查用户帐号”之间是( )关系。

A.aggregation

B.extend

C.include

D.classification


参考答案:C

第10题:

用例是一种描述系统需求的方法,以下关于用例建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例定义了系统向参与者提供服务的方法 B.通信关联不仅能表示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还能表示用例之间的关系 C.通信关联的箭头所指方是对话的主动发起者 D.用例模型中的信息流由通信关联来表示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