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第题。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是(  )。查看材料A.600米 B.900米 C.1000米 D.1200米

题目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第题。



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是(  )。查看材料

A.600米
B.900米
C.1000米
D.1200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内容。
等高线地形图
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等高线地形图是怎样绘制的?首先要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作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作相对高度。例如,图1.34中,甲地的海拔为1 5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米。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图1.35)。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如100米、200米。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通过等高线的特征,还可以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作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摘自某版本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
(2)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15分)


答案:
解析: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地形图判读的课堂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2)教学过程要点:
教师展示一幅自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学生边观察.教师边讲解: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绘制等高线来表示的,那么,等高线是怎么绘制出来的呢
教师展示“地面高度的计算”示意图,请学生观察图中甲点的高度有哪两个数据 它们的单位是什么 有什么区别 (强调:计算地面高度时,必须用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是米)
学生通过观察示意图和阅读教材得出结论:甲点以海平面为标准计算为1500米,这叫海拔.甲点以乙点为标准计算为1 000米,这叫相对高度。
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出珠穆朗玛峰,提问: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米,请你解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8844.43米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而4000米是它与青藏高原的相对高度。(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请学生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和等高线模型,并自己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强调: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高度.单位是米)
教师出示自制的等高线示意图,让学生读图回答: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判读各地的高低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只要读出地面各地点的海拔,就可以比较各地点的高低。
教师指出在等高线图上,不仅可以判断各地点的高低,而且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坡度的陡缓。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先观察左右两个山坡,哪个陡 哪个缓
学生根据与等高线的分布情况相对照,自己得出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分布疏密的关系。
教师出示等高线示意图,让学生判断从A、B两个地点(在左右山坡上标上A、B两点)爬到山顶,从哪个地点容易 说出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学生:从A点容易,因为A点到山顶等高线分布稀疏。坡度缓。
教师多媒体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示意图,让学生思考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和形态差别很大,那么怎样在等高线图上判断这些地形呢
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陡崖:等高线重叠;
鞍部:几条等高线重合的部位。
教师根据等高线原理讲解海洋中的等深线,最后进行总结。

第2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

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


A.③镇、乙村

B.Ⅰ山山顶、②镇

C.④镇、Ⅱ山山顶

D.甲村、Ⅰ山山顶

答案:D
解析:
①处于山谷中,②镇、③镇、④镇、乙村受地形阻挡,在①处无法看到。

第3题:

用等高线表示构造某岩层顶面或底面形态的图件称为构造图。()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读图完成题。



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和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查看材料

A.甲与乙
B.丙和丁
C.丙和甲
D.乙和丁

答案:D
解析:
河流是沿着山谷发育的,由此可知,图中东侧地势较高,西侧地势较低。瀑布一般形成于河流流经陡崖处,陡崖乙处有河流经过,可形成瀑布。瀑布适宜一定距离仰视,所以丁地是适宜观赏位置。

第5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图中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游览索道。读图完成第下题。



乘缆车从低处往高处运行的方向是( )。

A.由南向北
B.由西北向东南
C.由北向南
D.由东南向西北

答案:A
解析:
图中给出的北方向标是与A到B的缆线是平行方向。A处附近有河流,河流为海拔低处向高处突出。可以判断为A为低地,B为高地。故A到B为方向为由南向北。故选A。

第6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读图完成3~4题。



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为(  )。查看材料

A.10米
B.40米
C.60米
D.80米

答案:B
解析:
由上题可知,乙处有瀑布。该处的陡崖有两条等高线相交,陡崖相对高度最低为20米,而最高则不超过60米,高差为20米~60米。

第7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游览索道。读图完成问题。

缆车从低处往高处运行的方向是( )。


A.由南向北

B.由西北向东南

C.由南向北

D.由东南向西北

答案:A
解析:
由图中的方向标可以判定,A在B的南方。A处附近有河流,河流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等高线向高处突出,由此可以判断出A海拔低于8。缆车从低处往高处运行的方向是由南向北。

第8题:

读下列等高线地图(图5-2),其中字母与地形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山谷
B.山峰
C.鞍部
D.盆地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图中A点等高线弯曲方向朝向低值区,因此A地的地形为山脊;B点所在区域为鞍部;C图表示的是山顶;D图中心海拔低于四周,应为盆地地形,故D选项正确。

第9题: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游览索道。读图完成问题。

甲处为陡崖,其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18米

B.30米

C.60米

D.65米

答案:B
解析:
图中甲处陡崖的汇集的等高线为两条,等高距为20米,所以陡崖的高度大于20米、小于60米。正确答案为B。

第10题:

下图为祁连山冰川面积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统计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图6中冰川面积最大区域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

A.4000~4400米
B.4400~4800米
C.4800~5200米
D.200~5600米

答案:C
解析:
从4800到5200米的范围内,冰川面积由20平千米增加到了100平方千米,说明此区域冰川面积是最大的。故选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