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纪人

某可比实例成交价格为2000元/m2,房地产状况方面与估价对象相比稍差,经过比较,该实例可得80分,估价对象房地产可得90分,其修正的结果为(  )元/m2。A、1777、78 B、2222、22 C、2250、00 D、2500、00

题目
某可比实例成交价格为2000元/m2,房地产状况方面与估价对象相比稍差,经过比较,该实例可得80分,估价对象房地产可得90分,其修正的结果为(  )元/m2。

A、1777、78
B、2222、22
C、2250、00
D、2500、00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房地产状况调整基本思路是:如果可比实例房地产状况比估价对象房地产状况好,则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减价调整;如果可比实例房地产状况比估价对象房地产状况差,则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加价调整。根据已知数据得:2000×90÷80=2250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是指交易实例中房地产状况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相同或者相当、成交日期与估价时点接近、交易类型与估价目的吻合、成交价

格为正常市场价格或能够修正为正常市场价格的交易实例。

A.可比实例

B.吻合案例

C.相似实例

D.求同案例


正确答案:A
[答案] A
可比实例(comparable property)是指交易实例中房地产状况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相同或者相当、成交日期与估价时点接近、交易类型与估价目的吻合、成交价格为正常市场价格或能够修正为正常市场价格的交易实例。

第2题:

为评估某写字楼2007年10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估价师在该写字楼附近调査选 取了 A、B、C三宗类似写字楼的交易实例作为可比实例,成交价格及成交日期见表2—23,具 体情况见“估价对象和可比实例基本情况表”(略),并对估价对象和可比实例在交易情况、市场 状况及房地产状况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项目的详细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估价对象和可比 实例比较结果表”(略)。根据比较结果,结合各因素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重要性,得出了可比 实例价格修正与调整表,具体见下表。在表中的交易情况中,正(负)值表示可比实例成交价格 高(低)于其正常市场价格的幅度;房地产状况中,正(负)值表示可比实例房地产状况优(劣)于估价对象房地产状况导致的价格差异幅度。另假设人民币与美元的市场汇率2007年3月1日为1:7.7395,2007年10月1日为1:7.6850;该类写字楼以人民币为基准的市场价格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2月1日基本保持不变,2007年2月1日至2007年5月1日平均每月比上月下降1%,以后平均每月比上月上升0.5%。请利用上述资料测算该写字楼2007年10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



答案:
解析:
改错如下:

第3题:

按间接比较的判定,某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劣于标准房地产状况,价格低2%;而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优于标准房地产状况,价格高5%。若改为直接比较判定,将出现( )的情形。

A.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优于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价格高7%

B.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优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价格低7%

C.可比实例价格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1.071

D.可比实例价格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0.933


正确答案:C

第4题:

按直接比较判定某可比实例价格的调整系数为0.98,则其依据是( )。

A、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在某个因素方面优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
B、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在某个因素方面劣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
C、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在某个因素方面优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04%
D、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在某个因素方面劣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04%

答案:C
解析:
考点:计算单个可比实例的比较价值。可比实例价格的调整系数为0.98,即估价对象价格=可比实例价格×0.98,估价对象价格指数/可比实例价格指数=0.98,一般将估价对象价格指数设为100,设可比实例价格指数为X ,则100/X=0.98 ,X=102.04,表示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在某个因素方面优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04%。

第5题:

可比实例成交价格乘以交易情况修正系数等于()。

A.可比实例正常价格
B.估价对象市场价格
C.可比实例比较价格
D.估价对象比较价格

答案:A
解析:
可比实例成交价格乘以交易情况修正系数等于可比实例正常价格

第6题:

某公司委托一家房地产估价机构对其名下的一处房地产进行估价,估价时点为2003年6月2日。机构选取了一可比实例A,其成交价格为23700元/群,成交时间为2001年6月2日。在可比实例A中,由于买家急于购买,因此成交价格比正常高了15%。

当地同类房地产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为:2002年中期比2001年中期上涨了5%,2003年中期却比2002年中期下降5%。另外,由于可比实例A成交的单价区域因素要好于估价对象,当地房地产的价格水乎比估价对象所处区域要高12%;而且可比实例A的用材也相对考究,由此导致可比实例的价格高于估价对象7%。

由此可得出:

交易情况修正系数=(100—15)/100=O.85

交易日期修正系数=(1004-5—5)/100=1

个别因素修正系数=(100—7)/100=O.93

比准价格=23700×0.85×1×O.93=18734.85元/m2

(以下略)


正确答案:
交易情况修正系数应为:100/(100+15)=0.87
交易日期修正系数应为:(100+5)(100-5)/1002=0.9975
个别因素修正系数应为:100/(100+7)=0.9345
因此,比准价格应为:23700×0.87×0.9975×0.9345=19221.92元/m2

第7题:

共用题干
从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1月1日该类住宅楼市场价格每月递增1.5%,其后至2002年11月1日则每月递减0.5%,而从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4月30日的市场价格基本不变,以后每月递增1%。估价人员拟从以下几个交易实例中选取三个作为可比实例,并估算该住宅楼2003年8月31日的正常单价(如需计算平均值,请采用简单算术平均)。

求取估价对象价值采用的公式是()。
A:估价对象价值=可比实例成交价格*(交易情况修正系数+市场状况调整系数+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
B:估价对象价值=可比实例成交价格*交易。情况修正系数/市场状况调整系数/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
C:可比实例成交价格=估价对象价值*交易情况修正系数*市场状况调整系数*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
D:估价对象价值=可比实例成交价格*交易情况修正系数*市场状况调整系数*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可比实例的选取。选取可比实例,实例B误差太大,实例D成交时间与估价时点相隔一年以上,故实例B和实例D不作为可比实例。选取实例A、C、E作为可比实例。
本题考查市场法估价的公式。
本题考查交易情况修正系数的计算。交易情况修正系数为:可比实例A:100/(100+2)=100/102;可比实例C:100/100;可比实例E:100/(100-3)=100/97。
本题考查市场状况调整系数计算。交易日调整系数为:例A的成交日期是2002.11.30,我们要估价时点是2003年8月31日,中间隔了9个月的时间,但题中明确告诉我们,前5个月,从2002年11月30日至2003年4月30日这5个月的市场价格不变,以后才是每月增1%,所以前五个月不变不作调整,后四个月调整应该为(1+1%)4,所以可比实例A=(1+1%)4
本题考查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计算。因房地产状况中的三方面因素产生的作用程度相同,故设三方面的因素的权数相同均为1/3,则有:可比实例A=100/[100*1/3+(100-2)*1/3+(100-4)*1/3]=100/98可比实例C=100/[(100+3)*1/3+(100+2)*1/3+(100-2)*1/3]=100/101可比实例E=100/[100*1/3+(100-1)*1/3+(100+1)*1/3]=100/100。

第8题:

可比实例房地产成交价格为3500元/m2,与估价对象比较,可比实例房地产相对估价对象房地产状况较优6%,则可比实例房地产在估价对象房地产状况下的价格为( )元/m2。

A.3290

B.3302

C.3500

D.3710


正确答案:B
3500÷(1+6%)=3302(元/m2)

第9题:

按间接比较的判定,某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劣于标准房地产状况,价格低2%;而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优于标准房地产状况,价格高5%。则下列有关该宗房地产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优于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价格高3%
B. 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劣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价格低7%
C. 可比实例价格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1.071
D. 可比实例价格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0.933

答案:C
解析:
可比实例在其自身状况下的价格×(100/98)×(105/100)=可比实例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可比实例价格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1.071。

第10题:

比较法估价中进行房地产状况调整,是把可比实例在其成交日期的自身状况下的价格,调整为在价值时点的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 )


答案:错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房地产状况调整的含义。进行房地产状况调整,是把可比实例在其自身状况下的价格,调整为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可比实例状况应是其成交价格所对应或反映的状况,而不是它在价值时点的状况,也不一定是在其成交日期的状况。参见教材P198。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