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人员招聘

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借行! (《国风●秦风●无衣》) 请回答: . (1) 这首诗采用了什么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分) (2)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爱国主义精神 (2)分析这首诗的主旨及其含蕴的传统文化精神。(4 分)

题目
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借行!
(《国风●秦风●无衣》)
请回答: .
(1) 这首诗采用了什么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分)
(2)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爱国主义精神
(2)分析这首诗的主旨及其含蕴的传统文化精神。(4 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海棠

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3分)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3分)


正确答案:
(1)“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颜色红艳、姿态美丽;“独含秋气”写秋天开花; “暗中自有清香在”写自有香气。
  (2)本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以秋海棠借指品行高洁的人。后两句中,“清香”喻指一种高洁的品德,“幽人”指高洁的隐±,这两句诗借赞美秋海棠,表现自己的高洁操守,淡泊情怀。

第2题:

(一)(3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1分)


正确答案: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第3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喜外弟卢纶见宿①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此诗表达了作者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2)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中)。

第4题: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2分)

钓 雪 亭

(宋)姜 夔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1)诗人在诗中寄寓了怎样的感情?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惆怅、孤独、寂寞之情。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动衬静。(答出一点即可)

第5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名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正确答案:
(1)(2分)
“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第6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

林庚先生的诗作有哪些特色?请简要回答。

查看材料


正确答案:
林庚先生写诗一方面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另一方面则追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中来。他的诗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取得深入浅出明朗不尽的艺术效果。

第7题: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 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4分)


正确答案:
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第8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 28~30 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遮中写下了这首诗。

第 28 题 联系注释,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征尘表示难忘征战生活;酒痕表达作者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只能以酒消肖愁。

第9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第10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1~23 小题。

第 21 题 分析这首诗融写景、抒情、说理为一体的特色。


正确答案:
这首诗虽然只有十句,但其中却有说理,有写景,有抒情,恰切地表现了诗人非常细微的内心感受。诗的开头四句和末尾二旬说理,中间四句写景。但说理中也有景物描写,如“心远地自偏”,虽是说理却给人以很强的形象感。说理中也有抒情,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洋溢着诗人喜悦的心情。同时,中间的四句虽然写的是天气和飞鸟,也包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而飞鸟晚归的形象描写,也寓示着诗人找到了生活上的皈依。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