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心理学

成就动机理论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题目

成就动机理论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


正确答案:

第2题:

联系小学教学实际,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正确答案:

第3题:

教师资格考试: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答:班杜拉受过严格的行为主义的训练,但不满于极端行为主义的观点。他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形成了一种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而且他重视对社会学习的研究,形成了他很有特色的社会学习理论。

  (1)交互决定论。班杜拉认为个体(主要是认知等个人因素)、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
  (2)观察学习。班杜拉强调,由直接经验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实现。所谓观察学习,又称为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的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观察学习的榜样。观察学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A直接的观察学习;B抽象性观察学习;C创造性观察。可见,观察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复杂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A注意过程。即对榜样情景各个方面的注意和知觉。B保持过程。即对示范信息的记忆,这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过程。C复制过程。即自己仿照做出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这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D动机过程。个体是否愿意表现出愿意实施这一行为,这取决于对行为的强化,因为行为可以导致有价值的结果,即直接强化,也可能因为替代性强化或者自我强化。
  (3)对强化的重新解释。除了直接强化外,班杜拉还提出了另外两种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A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B自我强化——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惩罚自己。
  对教育的启示:
  A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榜样具有替代性强化的作用,这使人们对榜样在儿童品德教育中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教育者应该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道德规范,不但注意言传,更应该注意身教,使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例如:很多父母为了防止孩子打架,就在他们斗殴时打他们,这样做往往使孩子间的格斗变本加厉了,这就是消极示范的影响。这提醒我们,品德教育中应尽量多提供正面、积极的榜样,少提供反面、消极的榜样。另外,我们从班杜拉的实验中也看到年幼儿童易于模仿地位高的人(如父母、教师、英雄模范人物);对受奖行为比受惩行为模仿的可能性大;敌对的攻击性行为最易被模仿,因此电视、电影中提供过多攻击性场面,是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即使是好的影片,教师与家长也应该加强指导,以免儿童模仿与社会道德相悖的思想行为。
  B其次,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对我们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也有启发作用。比如:教学中教师认真作好示范,突出知识技能的主要特征,吸引学生的注意;提供详细的言语解释,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表象系统和符号编码;在学生运用知识或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纠正或改正学生的错误,并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使之通过自我调节来改进自己的学习。

 

第4题:

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成就需要产生成就动机,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阿特金森将个体的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又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力求成功者追求成功带来的快感,在教育情境中,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又设置竞争情境,能给他们提供现实挑战,所以动机水平会提高;相反,如果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不足以体会到成功的快感,则动机水平会下降。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通过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少安排竞争或竞争性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分时要适当放宽,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第5题:

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答案:
解析:
(1)概括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由贾德提出。该理论认为,新旧情境的共同因素只是迁移发生的客观前提,而概括化的原理和经验才是迁移得以产生的核心。掌握有关领域的原理、原则,提高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可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2)对教掌工作的启示有: ①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把那些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放在教材的中心地位;②在教材呈现的唳亭上,最好是从一般到个别,遵循不断分化的认识路线;③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经验提高到原理原则水平;④不断变更概念的无关属性或规则的应用情境,为学生的概括提供条件;⑤注意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6题:

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正确答案:


第7题: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1)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程度的、至少是8个领域的并且是相互独立的智力,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2)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成人的责任是发展孩子的强项,带动和弥补孩子的弱项(3)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能力。

第8题:

简述成就动机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正确答案: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它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对力求成功者,要调动其积极性,就应当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第9题:

分析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及其启示。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为适应中国教育改造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曾形成职业教育思潮,其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黄炎培。早在1913年他就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1917年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又创办中华职业学校,探索职业教育,逐渐形成其完整的职业教育思想。
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在职业教育的作用上他认为,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人获得生活能力,其价值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于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使学校培养之人无不可用,社会从业者无不受良好训练,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社会国家得以立基。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以达到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促进实业发展、增长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等目的。如何办职业教育?他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即:
(1)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
(2)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
(3)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教学组织、办学方式等方面均需社会化,即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须适合社会生产与合作,学校专业、课程、教学、年限的规定均需考虑社会需要、可能和学生、家长的意愿,办学需充分联络社会力量。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是“敬业乐群”,热爱所业,尽职所业,有优美之情操,有协作之精神,职业教育不仅是为己谋生,更是为群服务。
黄炎培在近代第一次如此完整地系统论述职业教育,这对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积极意义,发展职业教育有了历史借鉴和指导思想。

第10题: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答案:
解析: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主要观点有:(1)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他主张应当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根据这个学习理论,教师首先应明确所要建构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并最好画出各组成要素的关系图像。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学生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知识变为学生的活知识。
(2)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为了促进中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首先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和引导学生对教材结构的理解;
(2)应根据中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征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
(3)要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校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