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甲因顽皮打碎了1个碗,乙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碎了2个碗,小妞认为,乙应该比甲受到多的惩罚,小妞大概()A、2岁B、5岁C、8岁D、10岁

题目

甲因顽皮打碎了1个碗,乙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碎了2个碗,小妞认为,乙应该比甲受到多的惩罚,小妞大概()

  • A、2岁
  • B、5岁
  • C、8岁
  • D、10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手打鸡蛋是将鸡蛋中心部敲击碗边打破鸡蛋。(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认为( )。

A.甲同学错误大
B.乙同学错误大
C.两者都没错
D.两者错误一样大

答案:A
解析:
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以服从权威为主要特点的。此阶段,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思维具有刻板性,做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尺度,反映在道德判断上的主要表现是单纯以数量判断错误的大小。故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认为打碎一盘玻璃杯的甲同学错误更大。

第3题:

“因为打碎了一只碗,所以我不是一个好母亲。”反映的是认知歪曲中的( )

A、任意推断

B、选择性概括

C、过度引申

D、夸大

E、缩小


参考答案:C

第4题:

用子弹打玻璃,是()首先打碎了玻璃。


正确答案:空气

第5题:

甲孩子因偷吃东西,打破一只碗;乙孩子因帮妈妈洗碗,打破15只碗。根据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认为乙孩子的行为更坏的儿童可能是()

A学前儿童

B小学儿童

C中学生

D无法确定


A

第6题:

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个碗;另一个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个碗。谁犯得错要大一些?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阶段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属于()。
A.两难故事法
B.对偶故事法
C.个案分析法
D.文献研究法


答案:B
解析:
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者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利用这种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由于皮亚杰每次都是以成对的故事测试儿童,因此,此方法被称为对偶故事法。

第7题:

一个老人挑着一旦瓷碗,在路上走着。突然一只碗掉到地上摔碎了。老人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路人很奇怪,便问:“你的碗摔碎了,为什么你看都不看呢?”老人说:“我再怎么回头看,碗还是碎的。”
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拟,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
解析:

第8题:

甲儿童因偷吃东西打破了1只碗,乙儿童因帮助妈妈洗碗打破了5只碗。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乙儿童的行为更坏”的儿童处于__________阶段。


正确答案:
权威

第9题:

()武松醉打蒋门神前,累计吃了约多少碗酒?

  • A、十八
  • B、二十八
  • C、三十五
  • D、四十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珍妮回到家,不小心打碎了()

  • A、盘子
  • B、花瓶
  • C、窗户
  • D、水晶灯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