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

简述有限效果论代表作品,代表人物。

题目

简述有限效果论代表作品,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人际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个人本位论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答案:
解析: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要从个人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第2题:

简述世界电影发展史经历的几个阶段及阶段特征,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1)电影的孕育期----史前期(-1895)
(2)世界电影的诞生:电影的形成期—无声电影期(1895-1927)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3月22日《工厂的大门》;
(3)电影的成熟期—有声电影期(1927--1945)1926年10月,《爵士歌王》问世,第一部有声片,加入了对白的影片。彩色片的诞生:935年美国马默里安《浮华世界》
(4)电影的发展期(1945--1980)从戏剧化向电影化的发展
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20世纪40-50):《偷自行车的人》、《罗马十一点钟》;法国的新浪潮电影(20世纪50-60):《广岛之恋》;新德国电影运动(60—80年代)
(5)有机结构的电影崛起(20世纪80—90年代)
(6)电影的深化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现出主题多义性、复杂性的特征;叙事手法更加丰富多样,结构和悬念设置十分巧妙;多种风格的融合渗透;影像画面的具象生动性和声音独特质感的多种组合;拍摄手法更趋纪实化。
(7)跨国电影全面勃兴,呈现全球多元化的电影新格局。

第3题:

简述外铄论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内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外铄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如荀子的性恶论、洛克的“白板说”。外铄论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华生甚至这样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由于外铄论者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学习什么和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

第4题:

什么是流线型风格?并简述其实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正确答案: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光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是象征着速度和时代感的造型语言。
在工业设计中的实质:外在的“样式设计”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
主要代表人物:罗维,代表作:为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设计的K45|S型机车;“可德斯波特”牌电冰箱。

第5题:

简述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与作品?


正确答案: (1)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夜曲》、《大海》以及钢琴曲《意象集》、《前奏曲》等。
(2)拉威尔的舞剧音乐《达芙妮斯与赫洛埃》、《鹅妈妈》,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波莱罗》、《鹅妈妈组曲》等。

第6题:

印象管理的代表性理论有()

A符号相互作用论

B自我表现论

C有限效果论

D情景认同论

E枪弹论


A,B,D

第7题:

简述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时间——20世纪30~50年代
地点——以丹麦、瑞典、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的设计为代表。
特点——早在1930年的斯德哥尔摩博览会上,它就将德国严谨的功能主义与本土手工艺传统中的人文主义融会在一起。就风格而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是功能主义的,但又不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严格和教条。使形式更富人性和生气。20世纪40年代为了体现民族特色而产生的怀旧感,有乡野的质朴,推动了这种柔化的趋势。早期功能主义所推崇的原色也为20世纪40年代渐次调和的色彩所取代,粗糙的质感和天然的材料受到设计师们的喜爱。其朴素而有机的形态及自然的色彩和质感在国际上大受欢迎,成为了当时欧美最流行的一种设计风格。
代表人物和作品——阿勒.雅各布森设计的三只细腿的蚂蚁椅(AntChair)、蛋椅(EggChair)、天鹅椅(SwanChair);

第8题:

简述艺术装饰风格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参考答案:

艺术装饰风格是20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主要的流行风格,与新古典一样,它是一种规范化的风格,他趋于几何又不强调对称,他最终的目标是通过使艺术家们掌握手工艺和使设计适应于批量设产的需求,来结束艺术与工业之间就有的冲突和艺术家与手工艺人之间就有的势力差别。
时间:20世纪20至30年代
特点:以其富丽和新奇的现代感而著称,它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风格,而是两次大战之间统治装饰艺术潮流的总称,使艺术与设计的相结合
代表人物:麦金托什1903年设计的扶手椅、卡迪埃的“坦克”表、赫伯斯特1930年设计的梳妆台


第9题:

简述学堂乐歌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


正确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变法维新思想的影响下,国内各地建立了很多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大多都设有乐歌课。乐歌课在当时来说,既新鲜又时髦,吸引了不少人为它选曲、写词、配曲,以及投身于乐歌教育工作。1905年以后,随着乐歌课的增多,乐歌活动的声势和范围越来越大,逐步形成了所谓“乐歌运动”,这时期大家所唱的歌,一般称为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的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先进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等民主与爱国的思想。乐歌的旋律,大多采自欧美或日本现成的歌曲曲调,也有少量用中国传统乐曲填词的。
主要代表人物是沈心工(1870—1947)和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是中国新音乐的启蒙与开端,开创了近代国民音乐教育之先河。

第10题:

简述南宋山水画的特征及代表人物、作品。


正确答案:特征: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在作品风格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南宋是处于北宋向元代过度的时期,所以作品既略透北宋时期的雄沉壮伟,也同时流露出元代寄情于景的风格。(课本没有做具体的解释,关于南宋的山水画特征还需具体找答案)
代表人物:马远。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尤善于在章法上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面,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间及浓郁的诗意,马远突破了全景式山水,创造了诸多富于表现力的山水技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
作品:《踏歌图》《寒江独钓》《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