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学主治医师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癌痛的临床评估是癌痛治疗的第一步,通过首次评估对癌痛患者做出诊断和治疗计划,通过再次评估判断治疗效果和修改治疗计划,下列哪两项临床评估是再次评估的重点()A、详细病史,要

题目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癌痛的临床评估是癌痛治疗的第一步,通过首次评估对癌痛患者做出诊断和治疗计划,通过再次评估判断治疗效果和修改治疗计划,下列哪两项临床评估是再次评估的重点()

  • A、详细病史,要相信患者主诉
  • B、疼痛程度(强度)的评估
  • C、疼痛特性的评估,包括定位、性质及发作方式
  • D、疼痛所带来的影响的评估
  • E、体格检查
  • F、诊断性检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36岁,因“右肘内侧反复疼痛6个月,加重1个月”来诊。患者近1个月因劳累时感右肘内侧疼痛加重,做挖掘动作及提重物时疼痛加重。查体:右肱骨内上髁压痛明显,屈肌群抗阻力试验(+)。右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无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肱骨内上髁炎

B、旋后肌综合征

C、肱骨外上髁炎

D、肘关节骨化性肌炎

E、肱二头肌肌腱炎

该疾病的确诊依据是A、屈肌群抗阻力试验(+)

B、提重物时疼痛加重

C、X线片无异常

D、肘内侧疼痛

E、肘内侧未触及肿物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A

第2题: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患者腰椎MR检查未发现明显腰椎病变,ECT发现右侧髂骨存在明显核素浓聚,后经穿刺确诊为骨转移瘤。该患者下肢疼痛为肿瘤性疼痛,按临床原因,肿瘤性疼痛可分为()

  • A、伤害感受性疼痛
  • B、癌肿本身引起疼痛
  • C、神经病理性疼痛
  • D、与癌痛相关的疼痛
  • E、与癌症治疗相关的疼痛
  • F、与癌症无关的疼痛
  • G、混合性疼痛

正确答案:B,D,E,F

第3题:

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患者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时疼痛加重,夜间明显,无麻木感。2个月前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有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日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癌症疼痛的临床评估是癌症疼痛治疗的第1步,通过首次评估对患者做出诊断和治疗计划,通过再次评估判断治疗效果和修改治疗计划。再次评估的重点是A、详细病史,要相信患者主诉

B、疼痛程度(强度)的评估和疼痛特性的评估,包括定位、性质及发作方式

C、疼痛所带来的影响,包括对生活质量和对睡眠等

D、查体

E、诊断性检查

关于癌症疼痛规范化用药,叙述正确的是A、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最安全有效的镇痛药

B、长期应用阿片类镇痛药不可避免会成瘾

C、终末期癌症患者才能用最大耐受剂量阿片类镇痛药

D、镇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E、用药应根据病情递增或递减用药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E

第4题:

患者男,36岁,因“右肘内侧反复疼痛6个月,加重1个月”来诊。患者近1个月因劳累时感右肘内侧疼痛加重,做挖掘动作及提重物时疼痛加重。查体:右肱骨内上髁压痛明显,屈肌群抗阻力试验(+)。右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无异常。该疾病的确诊依据是()

  • A、屈肌群抗阻力试验(+)
  • B、提重物时疼痛加重
  • C、X线片无异常
  • D、肘内侧疼痛
  • E、肘内侧未触及肿物

正确答案:A

第5题: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呼吸抑制是阿片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其特点为()

  • A、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降低(<8次/分)和动脉氧饱和度下降
  • B、疼痛的病人不会发生呼吸抑制
  • C、逐渐增加阿片药剂量可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
  • D、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适当减少阿片药物用量,可降低呼吸抑制发生
  • E、一旦发现呼吸频率下降,应立即使用纳洛酮解救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患者男,30岁,因“臀部疼痛”来诊。患者在健身房锻炼下肢肌肉力量,肩扛扛铃,反复下蹲、起立后,感右腰臀部疼痛,3天后感臀部疼痛剧烈,弯腰活动受限,起坐困难。右髂嵴中点内下方触及滚动的条索状物,压痛,并向大腿后方放射,不超过膝关节。腰椎、骨盆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腰椎间盘突出症

B、髋关节扭伤

C、骶髂关节扭伤

D、臀上皮神经损伤

E、梨状肌综合征

关于该病的基础治疗,叙述错误的是A、小针刀治疗

B、口服醋氯芬酸肠溶片

C、局部封闭治疗

D、按摩

E、腰椎牵引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E

第7题: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放射治疗是骨肿瘤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癌痛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 A、破坏癌性组织,使肿瘤缩小或消失,从而解除局部压迫及堵塞
  • B、抑制正常骨细胞释放化学性致痛介质
  • C、促进正常骨细胞释放化学性镇痛介质参与止痛过程
  • D、直接破坏外周末梢神经组织,阻断疼痛的中枢传入
  • E、破坏肿瘤周围血管组织,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体积缩小,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 F、促使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内源性镇痛物质如阿片肽等参与镇痛过程

正确答案:A,B,C

第8题:

患者,男性,66岁,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伴右下肢疼痛,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放射至右小腿,伴麻木感,休息时缓解,劳累后加重,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腰椎间盘突出

B.劳累性腰痛

C.腰部肌筋膜炎

D.腰扭伤

E.腰椎结核


正确答案:A

第9题:

患者女,68岁,无明显诱因下腰痛8年,右下肢放射痛5个月。下肢放射痛自腰部沿右臀部、右大腿后侧、小腿后方至足底外缘。为了缓解疼痛,患者常呈前屈位行走。近2周来,行走约300m即觉腰腿痛加重,需要停步休息。查体:痛觉减退位于右小腿后外侧及足外缘,右直腿抬高试验阳性(60°)。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有()

  • A、腰椎间盘突出症
  • B、腰扭伤
  • C、腰部纤维组织炎
  • D、腰椎结核
  • E、腰椎管狭窄症

正确答案:A,D,E

第10题:

患者男,36岁,因“右肘内侧反复疼痛6个月,加重1个月”来诊。患者近1个月因劳累时感右肘内侧疼痛加重,做挖掘动作及提重物时疼痛加重。查体:右肱骨内上髁压痛明显,屈肌群抗阻力试验(+)。右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无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肱骨内上髁炎
  • B、旋后肌综合征
  • C、肱骨外上髁炎
  • D、肘关节骨化性肌炎
  • E、肱二头肌肌腱炎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