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科)

简述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的关系。

题目

简述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的关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作品中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是作家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及气质秉赋等综合形成的一种习惯性行为方式的表现。它制约和影响着作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表现。苏联文论家赫拉普钦科指出:“创作个性和作家作为一个人的个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绝不是所有都能说明艺术家日常生活个性的特点的东西,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另一方面,也不是作为创作‘自我’的特点的一切,任何时候都与作家个性的实际特点直接相对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时代特色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谈谈艺术风格的形成。


正确答案: 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时代特色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谈谈艺术风格的形成。
艺术风格即优秀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家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艺术风格包括艺术语言的运用、艺术形象、意蕴的形成等方面。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必然要在艺术作品上留下艺术家个人的印记。艺术家作为艺术生产的创作主体,他的性格、气质、禀赋、才能、心理等各方面的种种特点,都很自然地会投射和熔铸到他所创作的艺术品之中,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主体对象化到精神产品之中。
艺术风格的形成更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正因为如此,艺术在创作过程中,从题材的选择到主题的提炼,从艺术结构到艺术语言,都体现出鲜明的创作个性。也正因为如此,艺术家从艺术体验到艺术构思,直到艺术传达和表现,始终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构思方式和表现角度,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由此形成艺术家创作风格多样性的特点。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时代的艺术也常常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形成艺术的时代风格。
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的时代风格,体现出艺术风格的一致性,它与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一道,共同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使艺术风格既有多样性,又有一致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与一致性,往往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现象。

第2题:

试析作家创作风格与创作个性,话语情境的关系。


正确答案: (1)文学风格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而创作个性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同时它也是风格形成的内在依据。话语情境是文学风格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文学本文中由语词、体裁、结构和形象等构成的作家创作个性得以呈现的具体话语环境。文学风格是必须通过这种话语情境具体体现出来的。
(2)它们三者的差异是明显的,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也同样离不开题材主题、体裁等形式因素的影响,比如,悲剧题材要求表现崇高壮美的风格,喜剧题材长于表现幽默滑稽的风格,正剧题材宜于表现严肃庄重的风格等。作家创作个性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分析、评价不同,其创作构思、创作方法、艺术技巧以及语言的运用也就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风格的多样化。文学风格是必须通过这种话语情境具体体现出来的,那么不同创作风格与创作个性的作家,他们对语词运用、体裁选择、结构安排和形象创造的具体操作过程也是不一样的。一定时代的社会心理和审美趋向,对作家的个性和风格也有影响。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体现,时代则是培植创作个性的气候和土壤。
(3)它们三者的联系也是存在的,虽然创作个性和话语情境不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唯一因素,但是,它们都是创作风格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三者能够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创作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话语情境结合的产物,创作个性是形成风格的内在动因,特定的话语情境则便是它的外在表现。创作个性的外化形式便是文学风格了,作家的人格、修养、生活个性要在审美中得到升华之后才能够化入作品的风格之中。作家的人格修养、生活个性在与作家的审美素质有了内在的适应性,并接受审美素质的改造、转换后,然后通过创作个性的作用,转化为风格。成熟的作家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个性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整合题材、体裁、写作技巧等客观因素,从而促进风格的形成。语词运用是特定文学本文中语词的具体组合状况,一定的创作个性归根到底要通过具体语词运用体现出来,从而形成一种较为连贯和稳定的文学风格,而一定的创作个性要求有一定的体裁同它相适应,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学风格。结构安排是作家对特定本文的内部构造的组织。只有结构达到完整和统一,文学风格才能显现。形象创造是作家对特定本文的艺术形象系统的刻画。它们的系统创造状况与风格的表现有密切关系。可以说,创作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过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显现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创作个性是创作风格的灵魂,话语情境是创作风格的外衣。

第3题:

论述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创作个性就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它是作家气质、性格、世界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综合因素的整体显示。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时代、民族、地域等则是培植创作个性的土壤。

第4题:

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日常个性人皆有之,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机构方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却并非人尽有之,日常生活个性的特点东西,不是都会在作品中得到反映,也不是创作个性的特点,都与日常个性的特点直接相对应,只有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实践和积累,才能成为创作个性的有机构成因素。

第5题:

试述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创作个性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而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构成方面的独特性,具体如心理性格、气质情性、禀赋才能、处世态度、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等。
(2)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日常个性是人皆有之的,而创作个性却并非人所尽有,它是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而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性,精神的想象活动往往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日常个性部分来自先天的遗传基因,部分来自后天环境中的习得,而创作个性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体现在作品中的个性特征。
(3)但是二者又是有联系,并且可以转化的。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合方面的独特性,而创作个性是作家综合性的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方式正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所以我们可以说,日常个性是创作风格形成的基础,而创作个性正是风格形成的内在依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第6题:

什么是创作个性?简述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的关系。


正确答案: 创作个性是作家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审美追求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1)文学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而成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它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2)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不同,它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是风格的灵魂。创作个性是小于文学风格的概念,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一方面,它是作为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而存在,由此可推断文学风格形成的主观原因;另一方面,它又是作为文学风格的构成而存在,可凭借作品所呈现的风貌来判断作家的创作个性。

第7题:

()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 A、艺术构思
  • B、艺术传达
  • C、艺术体验
  • D、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D

第8题:

简述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日常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感情、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内在因素综合成的习惯性创作方式,它是日常个性经过审美创造升华成的独特艺术品格。

第9题:

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当它一与实践和客观结合,便成为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第10题:

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性格特征。作家的世界观、艺术观是通过影响和改变作家的审美意识特别是审美理想而影响创作个性和风格的。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体现,时代则是培植创作个性的气候与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