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8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试述教师发展的主要内容。

题目

试述教师发展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教师发展的内容,即教师要发展什么的问题。归纳中外学者对教师发展内容的研究成果可知,教师知识、教师能力与教师伦理是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三个基本方面。
(2)全面、系统的教师知识体系的建立是教师职业成为专业的前提条件。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通用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教师实践知识。通用性知识能使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开阔的视野;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保证;教育专业知识引导教师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增强预见性和科学性,克服盲目性;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个人在实践情境中通过自我反思等途径建构出来的一套“自珍而实用”的内隐知识,是教师实践的真正主导者。
(3)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重要成分,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创新性设计能力、教育教学实施能力、专业判断能力、移情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反思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4)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形成和成熟的重要条件,也是专业人员的必备条件。教师专业伦理的基本框架包含以下三个维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要强调关爱、尊重与公正;教师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教师与自身专业的关系上要强调敬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教师资格考试:试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试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试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答: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⑴智力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⑵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
⑶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相互支持、相互统一的:
⑴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凭空发展智力。
⑵智力的发展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工具;智力的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⑶知识多少和智力水平高低不一定成正比。我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自觉地发展学生智力。

第2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即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当然,也包括道德的发展;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第3题:

教师资格考试: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答:班杜拉受过严格的行为主义的训练,但不满于极端行为主义的观点。他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形成了一种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而且他重视对社会学习的研究,形成了他很有特色的社会学习理论。

  (1)交互决定论。班杜拉认为个体(主要是认知等个人因素)、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
  (2)观察学习。班杜拉强调,由直接经验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实现。所谓观察学习,又称为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的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观察学习的榜样。观察学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A直接的观察学习;B抽象性观察学习;C创造性观察。可见,观察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复杂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A注意过程。即对榜样情景各个方面的注意和知觉。B保持过程。即对示范信息的记忆,这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过程。C复制过程。即自己仿照做出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这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D动机过程。个体是否愿意表现出愿意实施这一行为,这取决于对行为的强化,因为行为可以导致有价值的结果,即直接强化,也可能因为替代性强化或者自我强化。
  (3)对强化的重新解释。除了直接强化外,班杜拉还提出了另外两种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A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B自我强化——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惩罚自己。
  对教育的启示:
  A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榜样具有替代性强化的作用,这使人们对榜样在儿童品德教育中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教育者应该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道德规范,不但注意言传,更应该注意身教,使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例如:很多父母为了防止孩子打架,就在他们斗殴时打他们,这样做往往使孩子间的格斗变本加厉了,这就是消极示范的影响。这提醒我们,品德教育中应尽量多提供正面、积极的榜样,少提供反面、消极的榜样。另外,我们从班杜拉的实验中也看到年幼儿童易于模仿地位高的人(如父母、教师、英雄模范人物);对受奖行为比受惩行为模仿的可能性大;敌对的攻击性行为最易被模仿,因此电视、电影中提供过多攻击性场面,是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即使是好的影片,教师与家长也应该加强指导,以免儿童模仿与社会道德相悖的思想行为。
  B其次,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对我们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也有启发作用。比如:教学中教师认真作好示范,突出知识技能的主要特征,吸引学生的注意;提供详细的言语解释,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表象系统和符号编码;在学生运用知识或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纠正或改正学生的错误,并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使之通过自我调节来改进自己的学习。

 

第4题:

试述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原则的内涵。
(1)从发展动力上看,“主体性发展”强调教师发展发轫于教师内在的需要和意向,任何外在的动因都无法代替内在驱动力对于教师发展的作用,教师发展是由教师发起的,教师本人在将外在影响因素转化为自身发展因素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从发展方式上看,“主体性发展”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专业发展方式。无论何种教师发展方式,都不能“冷落”教师或将教师“边缘化”,有效的教师发展方式必须确保教师的深度参与,确保教师有机会通过自主决策、自我反思、自主探究来实现自我超越。具体来说,能够确保教师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的教师活动方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自我主导,即教师不是他人塑造、规训的对象,而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教师发展是基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自我超越活动。
建构生成,即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自主建构,不断生成新的专业自我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师不再单纯是专家知识的消费者,他们也是自身专业知识的创造者,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多种多样的可能;
反思探究,即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保持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他们应不断地对日常的教育实践进行研究和有距离的审视,不断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做法的合理性,形成对所从事专业的更为深入的理解;
赋权参与,即赋予教师自主权力,增加他们参与专业发展方案规划和制定的机会,使教师实现由“局外人”向“局内人”的转变,摆脱其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被动地位。
(3)从发展结果上来看,“主体性发展”强调教师发展的个性化和连续性。
“主体性发展”将教师发展视为教师在反思中建构独特的专业自我的过程,教师不再完全是专家知识的消费者,他们也是自身“个人实践知识”的创造者。由于每位教师在个人经验、生活背景和认知图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因此教师可能形成对于教师专业的独特理解,这种独特的专业自我,正是教师专业品质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主体性发展意味着教师发展不会走向终结,作为主体的教师,总是在不断地建构——解构——再建构——再解构的循环中不断地修正自身,每一次建构都不具有终极意义。因此,教师发展永远是一个现在进行时,而不可能是一个现在完成时,教师发展所取得的所有成果,都是暂时性的成果。

第5题:

试述教师发展的主要内容。
(1)教师发展的内容,即教师要发展什么的问题。归纳中外学者对教师发展内容的研究成果可知,教师知识、教师能力与教师伦理是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三个基本方面。
(2)全面、系统的教师知识体系的建立是教师职业成为专业的前提条件。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通用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教师实践知识。通用性知识能使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开阔的视野;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保证;教育专业知识引导教师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增强预见性和科学性,克服盲目性;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个人在实践情境中通过自我反思等途径建构出来的一套“自珍而实用”的内隐知识,是教师实践的真正主导者。
(3)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重要成分,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创新性设计能力、教育教学实施能力、专业判断能力、移情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反思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4)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形成和成熟的重要条件,也是专业人员的必备条件。教师专业伦理的基本框架包含以下三个维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要强调关爱、尊重与公正;教师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教师与自身专业的关系上要强调敬业。

第6题: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3)专业能力的提高。
(4)教师自我的形成。

第7题:

试述终身教育思想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
解析:
(1)终身教育理念和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成人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观念的否定。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人员并且在教学中越来越成熟的转变过程。也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的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
(3)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终身学习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素养。

第8题:

试述终身教育的思想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正确答案:

第9题:

试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1)教师发展原则是指教师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它反映了教师发展的基本规律。教师发展应该遵循主体性、交往性和实践性三大基本原则。
(2)主体性原则意味着教师发展应是一个自主学习、自我超越的过程。从发展动力上看,“主体性发展”强调教师发展发轫于教师内在的需要和意向,任何外在的动因都无法代替内在驱动力对于教师发展的作用,教师本人在将外在影响因素转化为自身发展因素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发展方式上看,“主体性发展”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专业发展方式,有效的教师发展方式必须确保教师的深度参与,确保教师有机会通过自主决策、自我反思、自主探究来实现自我超越。具体来说,能够确保教师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的教师活动方式主要有以下特征:自我主导,建构生成,反思探究,赋权参与。从发展结果上来看,“主体性发展”强调教师发展的个性化和连续性。
(3)交往性原则意味着教师发展应是一个人际对话与互动的过程。“交往性发展”意味着,教师的专业伙伴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师与同事、学生、家长、专家和行政人员的交往、对话、协商、合作和分享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走出自身,参与共同体的对话和互动,接受“重要他人”的影响,才能参照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对自己的专业工作进行反思,并在与他人的对话中通过“视界融合”来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4)实践性原则意味着教师发展应是一个寓于情境的行动过程。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孤立于情境之外的抽象概念学习,往往不是效果不彰,就是让学习者不知所学何用。教学是一种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与成长的专业,“实践性发展”意味着教师发展是一个嵌入情境的真实行动过程,教师必须浸润于丰富的、真实的教学实践和学校情境中,通过适应学校共同体的文化以及主动参与教师共同体的互动,逐渐积累具有情境适应性的个体知识。

第10题:

简述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条件性知识
(2)本体性知识
(3)实践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