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

简述孔子财政观的主要内容。

题目

简述孔子财政观的主要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教师的正确学生观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第2题:

简述我国财政支出原则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量入为出原则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量力而行。第二,财政收入的各项指标要订得稳妥可靠。第三,安排财政支出要有科学的依据,不留缺口。第四,在编制预算时,要留有适当的后备。(2)优化支出结构原则 正确安排财政支出中的各种比例,使之实现结构的最优组合,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正确处理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3)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财政支出公平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对市场调节所形成的初次分配,进行有效的再分配,以求得个人和企业再国民收入分配中能够实现机会均等。 财政支出效率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确定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就每项具体财政支出来说,尽可能取得最佳效益。

第3题:

简述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包括;(1)基本建设支出,(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3)地质勘控费用,(4)科技三项费用,(5)支援农村生产支出,(6)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7)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8)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9)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10)国防支出,(11)行政管理费,(12)价格补贴支出。。

第4题:

简述孔子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济众助人”。
(2)“均无贫”。
(3)“薄赋敛”。
(4)“使民以时”。

第5题:

简述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仁爱说:孝弟仁之本(道德的源头、本体),仁者爱人(泛爱众与差等之爱,伦理原则),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方法论),克己复礼为仁(道德规范)。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义利观: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道德人格论:圣人、君子与小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道德修养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政治伦理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第6题:

简述孔子的教师观。


正确答案: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以身作则。

(3)爱护学生。

第7题:

简述孔子的“仁学”、“礼治”思想和儒家的修养观?


正确答案: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仁人”是最高尚的人格;“仁政”是最理想的统治。
“仁学”是从宗法血亲关系出发,推广到社会的,由血统到政统到道统的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社会、政治学说基本框架的理论基础。
“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其功用是“整民”,“政之舆”。
“修身观:“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8题:

简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9题:

简述孔子的人性观。


正确答案:“性相近,习相远”。孔子强调人性当中应存有共性,但性善恶于否他并未给出明确回答。孔子亦强调后天环境习行的重要性,开创了人性研究的先河。

第10题:

简述新区域经济观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第一,新区域经济观对一些传统的理论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扬弃,扩大到五个层次,包括国际区域经济、特区经济以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等等。
第二,新区域经济观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充分考虑了生态环保的因素,把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入到区域经济中,还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衡量。
第三,注重新知识、新现象和最新成果的研究,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定位为21世纪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认为,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迅速转化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第四,积极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把特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详实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第五,在新区域经济观的分析中,特别注重案例分析,利用新的区域经济理论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案例进行系统分析,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