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问答题简述主发酵下酒的条件控制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主发酵下酒的条件控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主发酵下酒的条件控制


正确答案:下酒的可发酵性糖
保留足够又不过剩的发酵糖并能在后发酵全部发酵。一般保留在后发酵中增加10%发酵度的糖类。
保留可发酵性糖太少→后发酵不充分→CO2不足→异杂味排除不彻底、生物稳定性差
保留过多可发酵性糖→发酵结束时残留较多糖→风味变差(甜、粘)、生物稳定性变差
下酒的温度
酵母自溶,破坏啤酒风味→低温后发酵
双乙酰高,后发酵时间短→高温后发酵
下酒的酵母细胞浓度
有了可发酵性糖和适宜的发酵温度,后发酵能否顺利进行,还必须依赖于有相当数量的活性啤酒酵母。
长时间后发酵,为了保持啤酒风味→低浓度酵母
加速双乙酰还原→提高酵母浓度

第2题:

简述氨基酸发酵条件的控制。


正确答案: 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优良的生产菌只是为获得高产提供了可能,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还必须给予必要的条件,生产菌才能实现高产,条件控制不当,就达不到我们需要的目的,产品收率也要受到影响。所以在发酵过程中除要严格控制无菌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温度、pH、通风量与泡沫等。
(1)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因而发酵中期适当提高罐温有利于产酸,中期温度可适当提高至34~37℃。
(2)pH对发酵的影响
(3)通风对发酵的影响
(4)防止噬菌体和杂菌污染
(5)谷氨酸的提取

第3题:

传统啤酒的主发酵,根据发酵表面现象,将主发酵分为几个阶段,简述其过程


正确答案:①酵母繁殖期麦芽汁添加酵母8~16h以后,液面上出现二氧化碳小气泡,逐渐形成白色、乳脂状的泡沫,酵母繁殖20h以后立即进入主发酵池,与增殖槽底部沉淀的杂质分离。
②起泡期入主发酵池4~5h后,在麦汁表面逐渐出现更多的泡沫,由四周渐渐向中间扩散,泡沫洁白细腻,厚而紧密,如花菜状,发酵液中有二氧化碳小气泡上涌,并将一些析出物带至液面。此时发酵液温度每天上升0.5~0.8℃,每天降糖0.3~0.5oP,维持时间1~2天,不需人工降温。
③高泡期发酵后2~3天,泡沫增高,形成隆起,高达25~30cm,并因发酵液内酒花树脂和蛋白质-单宁复合物开始析出而逐渐变为棕黄色,此时为发酵旺盛期,需要人工降温,但是不能太剧烈,以免酵母过早沉淀,影响发酵。高泡期一般维持2~3天每天降糖1.5oP左右。
④落泡期发酵5天以后,发酵力逐渐减弱,二氧化碳气泡减少,泡沫回缩,酒内析出物增加,泡沫变为棕褐色。此时应控制液温每天下降0.5℃左右,每天降糖0.5~0.8oP,落泡期维持2天左右。
⑤泡盖形成期发酵7~8天后,泡沫回缩,形成泡盖,应即时撇去泡盖,以防沉入发酵液内。此时应大幅度降温,使酵母沉淀。此阶段可发酵性糖已大部分分解,每天降糖0.2~0.4oP。

第4题:

如何控制直接发酵法生产肌苷酸的发酵条件?


正确答案: ⑴接种量:接种量一般为2%-5%。接种量较大,是为了缩短发酵周期,保持代谢旺盛。
⑵温度控制:温度为30-40℃,各种菌株温度控制有一定的差异。在最适温度下,可保持正常发酵。较高或较低温度下发酵,轻则延长周期,重则会生长次嘌呤,造成肌苷酸产率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肌苷酸分解酶的活性被温度激活之故。
⑶pH控制:一般控制在pH6.3-6.7。偏酸性发酵,有利于长菌、产酸。可通过流加氨水、液氨或尿素等方式加以控制。
⑷通气量的控制:肌苷酸发酵属一般性的好氧发酵,例如20m3发酵罐,130r/min的转速,通气量为1:0.12-0.15。
在工业生产中,利用产氨短杆菌突变株直接发酵生产肌苷酸,要把Mn2+水平控制在10-20ug/L的浓度有一定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选育对Mn2+有抗性的突变株外,还可采用在发酵期间添加某些抗生素或表面活性剂,以解除过量Mn2+的影响。常用的有:链霉素、环丝氨酸、丝裂霉素C及青霉素,或者聚氧化乙烯硬酯酰胺、羟乙基咪唑系物质等表面活性剂。添加的浓度和添加的时间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第5题:

以下酒中()属于发酵酒。

  • A、黄酒
  • B、白兰地
  • C、朗姆酒
  • D、威士忌

正确答案:A

第6题:

简述沼气发酵的工艺条件。


正确答案: 严格的厌氧环境,温度,pH值,接种物,发酵原料,搅拌,沼气池的有机负荷,压力,添加剂和抑制剂。

第7题:

简述连续发酵的控制方法。


正确答案: 恒浊法:根据培养液的浊度与菌体浓度成正比的原理,通过光电控制系统调节培养基的流量,使发酵罐内的菌体浓度达到恒定的标准。
恒化法:根据限制性营养物质的浓度与菌体生长速度成正比的原理,通过控制培养液中限制性营养物质添加速度造成适应于菌体生长。

第8题:

简述主发酵的过程控制


正确答案:在主发酵期间,温度、外观浓度、发酵时间等是控制的关键。发酵温度低,降糖速度减慢,发酵时间延长;反之,发酵温度高,降糖速度相对较快,发酵时间短。
温度的控制:接种温度一般控制在5~8℃,若酵母起酵速度快、接种量大,可适当降低接种温度;低温发酵的最高温度控制在7.5~9.0℃,高温发酵控制在10~13℃;主酵结束时应将发酵温度缓慢降低至4~5℃。
浓度的控制:保持酵母添加量和麦汁组成一定的情况下,麦汁浓度的变化受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的影响。发酵旺盛,降糖速度快,则可以适当降低发酵温度和缩短最高温度的保持时间。反之,则应提高发酵温度或延长最高温度的保持时间。
发酵时间的控制:下面发酵的时间一般在7~12天。

第9题:

发酵条件的控制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1)各种发酵条件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啤酒酵母:中、酸性--乙醇+二氧化碳;碱性--甘油
(2)使用诱导物
诱导酶:蛋白质、糖类或其他物质降解有关的酶类
(3)培养基成分和浓度的控制
甘油代替果糖---嗜热脂肪酵母---淀粉酶产量
(4)添加生物合成前体
回避--反馈抑制作用;邻氨基苯甲酸--前体

第10题:

下酒时主要控制指标有。


正确答案: (1)下酒的可发酸性糖
保留足够又不过剩的发酵糖并能在后发酵全部发酵,一般保留在后发酵中增加10%发酵度的糖类。如保留可发酵性糖太少,后发酵不充分,CO2不足,异杂味排除不彻底,啤酒非生物稳定性就差。如保留过多的可发酵性糖,由于后发酵库温低,啤酒品温在7~10d会和室温一致,酵母凝聚,导致发酵结束时残留较多的可发酵性糖,使啤酒风味变差,生物稳定性也变差。
(2)下酒的温度
传统下面啤酒酵母可在2℃以上发酵,过去为了防止在后发酵中酵母自溶,破坏啤酒的风味,常常采用低温后发酵,即下酒温度在4.5℃左右,这样低温后发酵时间要10~15天才能完成。现在为了加速双乙酰还原,常常采用较高后发酵温度5−8℃。因此,下酒温度应根据下酒时双乙酰的含量和后发酵时间而定。若下酒时双乙酰比较高(>0.3mg/L),应采用较高温度(如5-6.5℃),可缩短后发酵时间。
(3)下酒的酵母细胞浓度
根据双乙酰还原理论,提高酵母浓度,可加速双乙酰还原,因此,现在下酒酵母浓度常控制在(10~20)×106个/ml。但若酵母比较衰老,不但不能加速双乙酰还原,而会增加啤酒中酵母的自溶味。为了避免此缺点,在后发酵中可以采用加高泡酒后发酵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