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学生在记圆周率3.14159时,用“山颠一寺一壶酒”来记,这是利用了( )。A 复述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组织策略D 调节策略

题目
单选题
学生在记圆周率3.14159时,用“山颠一寺一壶酒”来记,这是利用了( )。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调节策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模式再认策略 D.组织策略


正确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策略中的组织策略”,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常用的组织策略包括列提纲、利用图示和利用表格。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正是对表格的利用,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2题:

教师在讲解圆周率的时候,把圆周率“3.1415926535”编成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是运用了哪种精加工策略( )
A.记忆术 B.做笔记
C.生成性学习 D.提问


答案:A
解析:
题干讲述的是记忆术中的“谐音联想法”。

第3题:

在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策略。某数学老师让学生通过记住“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我,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的方式来记住π值,这位老师使用的是()学习策略。

A、缩略法

B、谐音法

C、图像法

D、反思法


参考答案:B

第4题:

教师告诉学生古代文人喜欢寄情山水,通过作品表现豁达的心境,建议学生搜集这类作品,阅读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


A.柳宗元《小石潭记》
B.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C.欧阳修《醉翁亭记》
D.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学科基础知识中的文体知识,辨别同样主题的作品。古代文人墨客喜欢通过山水田园等意象来传情,有归隐田园之意,有豁达开朗之情。在赏析作品主题时,应结合文人的意象及传情进行辨别。另外,题目中也明确指出选择非豁达心境主题的作品。

A 项:《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心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表述错误,但符合题干要求,当选。

B 项:《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 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C 项:《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醉翁亭记》写于作者被贬滁州这一时期。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而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D 项:《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寓情于山水的清高思想。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第5题:

把圆周率“3.1415926535……”编成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这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 )

A.位置记忆法
B.缩简和编歌诀
C.谐音联想法
D.视觉联想法

答案:C
解析:
谐音联想法是通过谐音线索,运用视觉表象,假借意义进行人为联想。

第6题:

某学生在记忆圆周率时,将3.14159……编成口诀“山巅一寺一壶酒……”进行识记。这是运用了认知策略中的(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正确答案:B
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位置记忆法、谐音联想法、缩减与编歌诀等)、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等。把3,14159……编成口诀“山巅一寺一壶酒……”进行识记属于谐音联想法。

第7题:

记忆圆周率“3.14159…”时采用口诀“山顶一寺一壶酒……”。这种精细加工策略是()。

A.位置记忆法
B.首字联词法
C.限定词法
D.关键词法

答案:C
解析:
一般的精细加工的策略有许多种,其中有很多被人们称为记忆术。比较流行的一些记忆术有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视觉联想法和关键词法。使用位置记忆法,就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然后将所要记的项目全都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首字联词法是利用每个词的第一个字形成一个缩写。关键词法是将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例如,英文单词“Tiger”可以联想成“泰山上一只虎”,就是把“老虎”的概念与相似的音“泰山”联系在一起。限定词法也叫谐音联想法,是运用联想,假借意义,比如题干中的圆周率,我们把它联想为“山顶—寺—壶酒”的形象,便于记忆。

第8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树立“三好学生”来教育学生,这是运用了()

A、符号性榜样

B、想像性榜样

C、内隐形榜样

D、真实性榜样


参考答案:D

第9题:

数学老师教学生记忆圆周率时,指导学生把3.14159记成“山间一寺一壶酒”。这种方法属于()。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自由联想策略

答案:C
解析:
题干运用的是谐音联想法,属于精细加工策略中的记忆术。

第10题:

学生在记笔记时,遇到重点或难点的地方,常会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A
解析:
知觉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彩色的笔划和标记正式体现了知觉的选择特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