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问答题我国对学前游戏基本特征的归结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我国对学前游戏基本特征的归结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学前教育机构中常见的儿童游戏分类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创造性游戏:这类游戏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都由儿童自由地玩。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2)有规则游戏:这类游戏是成人在儿童自发游戏的基础上,为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大都由教师组织儿童进行,有时也可以由儿童组织进行。包括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等。这两类游戏有时是相互联系的。

第2题:

创设学前游戏环境和条件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创设安全有效的游戏场地
游戏场地是为儿童设计的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场所。创设儿童的游戏场地,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或精神:①促进儿童的发展;②培养儿童的自信心;③保证儿童的安全。
(2)选择和提供适宜的玩具及游戏材料(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儿童感到温暖、安全、愉快(4)增进儿童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游戏的能力

第3题:

我国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践是在19世纪中期,我国建立第一所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游戏进入幼儿园教育领域之后展开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根据游戏的关键特性对学前游戏的分类有哪些?


正确答案: 创造性游戏。这类游戏较多地体现儿童主动的、创造的主体特征,突出游戏是儿童自愿的、创造的活动。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
有规则游戏。这类游戏具有明确的规则要求儿童去遵循,以确保游戏目的的达成。包括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等。

第5题:

学前儿童游戏按照人际关系交往的对象分类有哪些?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按照人际关系交往的对象可分为:
(1)亲子游戏。可以把亲子游戏划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类型:①嬉戏性游戏;②教学性游戏。有研究表明,父亲倾向于与孩子玩嬉戏性游戏,母亲倾向于和孩子玩教学性游戏。
(2)同龄伙伴游戏。
(3)师生游戏。

第6题:

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1)游戏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需要;
(2)游戏给儿童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
(3)游戏满足儿童交往的需要;
(4)游戏满足幼儿好奇、好重复、好探索活动的愿望。

第7题:

学前游戏的社会性分类有哪些?


正确答案: 美国学者帕登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为六种:
(1)无所用心的行为或偶然的行为。儿童无所事事或独自发呆,不参加游戏。主要花费时间于自发行为,无休止的随机活动。
(2)袖手旁观的行为。儿童在近处观察同伴的活动,听他们谈话或向游戏的参加者提出问题和建议,甚至明确地观察某几组儿童,耳闻目睹所发生的一切,但没有主动地加入游戏。
(3)单独的游戏。具有专心的、独立地操作玩具的特点,且使用的玩具与其他儿童的不同。很少注意或关心他人的接近或他人的游戏。
(4)平行的游戏。儿童相互模仿,操作相同或相近的玩具或开展相类同的活动。相互的交往时有发生。儿童相互在旁边玩彼此和谐相处,他们主要仍是在独自游戏,在活动中没有合作行为。
(5)联合游戏。和同伴一起做游戏,谈论共同的活动,但没有围绕具体目标进行组织,也没有建立起集体的共同目标。虽同处于一个集体之内,且时常发生许多借还玩具行为,但每一个儿童仍然是以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为中心。
(6)合作游戏。以集体的共同目标为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

第8题: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3)游戏没有社会的使用价值,不直接创造财富,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第9题:

简述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


正确答案: 结合学前游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把游戏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国生活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第10题:

从游戏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的角度,对学前游戏进行分类有哪些?


正确答案: 本体性游戏(也称目的性游戏)。是指儿童自主自发表现出的一种活动,其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或者说游戏本身即是目的。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自由游戏等。工具性游戏(也称手段性游戏、教学游戏)。是指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或工具的游戏。如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