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问答题随众唱和礼佛,有人讥为佛前戏子,然则何以始能符合庄严实相之如法礼拜?

题目
问答题
随众唱和礼佛,有人讥为佛前戏子,然则何以始能符合庄严实相之如法礼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诸经皆是佛陀亲口所说,凡有信佛学佛者都是佛之弟子,何以往往自家分派是何道理?


正确答案:众生迷惑如病,佛法如药,病有八万四千,故药亦有八万四千,一药愈一病,此佛法多种之义也。众生修法,只能采契机一种,而专修之。大家所修不同,形似分派,实则归元并无二路。然末法众生,我执法执,特别坚固,因此却大闹意见,同门之内,渐成水火矣。

第2题:

佛者对法如何礼拜?


正确答案: 供经于桌,口称经题及经中某字,(如、是、我、闻,……)至心顶礼一拜,如拜《华严经》者,称“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如“字法宝”,一拜。再称“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字法宝”,一拜。“我”字以下皆然。

第3题:

有人说:“法由心造,心即是法,佛由心作,心也是佛。”这话有道理吗?


正确答案: 这是一种经不起分析考究的说法。首先“法由心造”这句话是唯识派的观点,并非佛家的共同观点,这句话若从字面义理解,就会陷入种种矛盾。“法由心造,心即是法”的说法,更是逻辑错误。
“法由心造”因此“心即是法”,这种说法如说“人造房子,房子就是人,人修路,路就是人”一样,能说得通吗?
“心”是能感能知的意识,“法”除了心法还有色法和不相应法,“心”能认识“山河大地”,但“心”不是“山河大地”,即使是把外境客观存在看做主观意识外现的经典唯识论,也不会犯这样的逻辑矛盾。
“佛由心作,心也是佛”的说法,同样是错误的。
“佛”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由“心作”,因为发心、修行都离不开心的作用,但“心也是佛”这句话是说不通的。如果说“心是佛”的话,六道众生都有心,六道众生不都成了“佛”了?学佛还干什么?“心”有佛心、魔心,但心本体既不是佛,也不是魔。如果心的本性是“佛”的话,就没有众生,就不必要修佛;如果心的本性是“魔”的话,学修也改变不了本性,学佛也等于白学。
“佛心”的真正的含义指的是心的可塑性,说人经过学习心可以变好,可以成佛。这就是说,玉经过雕琢,可以变成珍贵的玉器。但不能说:“玉就是玉器,玉就是玉佛。”这中间是有很大差别的。
佛法是建立在理性思辨基础上的精细智慧,不能随意乱说。

第4题:

有人说,有实相正见就可以成佛,何必修密法的佛身瑜伽呢?


正确答案: 实相智或空慧可以破我执法执,但不能成就报化色身。色身之成因是福德资粮,悟在一刹那,悟后需经过长时间的积德修福(三个阿僧祗劫)才能修成庄严佛身。
智慧是三乘共因,无此智慧,声闻、缘觉、菩萨都不见实相。但小乘罗汉求入寂灭,不求现身说法,故可以不修色身的福德资粮。但佛却不同,说法利众,离不开可见色身。故成佛必须同修色法二身的成因福慧资粮。
显宗菩萨道在七地前修无量功德,在八地时,形成外貌上与佛相似,具相好庄严意生身。此意生身经过八、九、十地的继续修炼,十一地成佛时就化为真实圆满报身。无上密根据成佛规律得出成佛的快慢不在证空性与否,而在色身成就的修证方法上,而佛身瑜伽正是快速成就的最佳方法。
如《金刚帐续》云:
“若空即方便,则不能成佛。”
“为遮我执故,诸佛宣说空,
故曼陀罗轮,方便安乐律,
由佛慢瑜伽,成佛非遥远。”

第5题:

有为虽伪,充之则佛道难成;无为虽真,执之则慧心不朗。既云伪何以不许弃之,既云真何以不许执之?


正确答案:实相性空,法尔如如,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如如者性之本德,无明者性覆之妄,吾侪凡夫,求学修持,便是有为。不学不修,便是无为。再言无为指性德非为而成,故无为曰真。言有为指无明赖方便而断,故有为曰伪。若执无为,是废事废理,性终沉沦,若弃有为,是不学不修,无明任长。

第6题:

西方三圣是否指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两菩萨?又阿弥陀佛之候补为观音、势至两菩萨,何时接掌?阿弥陀佛将极乐世界移交后又将何往?本师释加佛涅槃后现住何佛土?弥勒佛在未来娑婆世界前现在何佛土?他们现是在说法度众或系休息?(法身、应身、报身)佛经有无记述?


正确答案:此问大意有二:
一、阿弥陀佛退位何往?虚空世界无尽,往有缘处化度。
二、释迦及弥勒现在何土?经云,释迦应现娑婆,已经八千余次,想世尊仍本大愿,遍应娑婆。弥勒现居兜率,俱不休息。

第7题:

有人说,佛既慈悲爱众,剪花供佛,是否合理?花开四季各有花神,如人有家庭一样,忽被剪下供佛,如一家人口离散,使花苦哉苦哉,并伤花神之心,而怨佛不慈悲,此人之语,应如何答覆?


正确答案:花本无情,剪之并无痛苦,且系人工培养,一家卖钱,一家买货,与他人何干。假若果有花神,应知剪花供佛者,十之一二,剪供人家玩尝者,十之七八,花神何不怨众人,而独怨佛。如谓花神对于供花者,一例皆怨,试问神农为我国古圣,是为五谷之神,人皆尊敬,而人类皆食五谷,岂非拆散神农眷属,伤其心而招其怨乎?

第8题:

提婆达多,瞿伽梨比丘,战遮婆罗门女等,因害佛谤佛故,生陷地狱(大唐西域记第七九页)。魔王魔眷等亦为三界内之众生,何以扰佛嫌佛怖愧,而竟安然未陷地狱乎?


正确答案:波旬扰乱,在释尊未成正觉以前,可算扰乱菩萨,达多行害在释尊既成正觉以后,便是杀佛,自属轻重不同。再因果当须论三世迟早,消长乘除,事理极为复杂,未可执一。

第9题:

随众唱和礼佛,有人讥为佛前戏子,然则何以始能符合庄严实相之如法礼拜?


正确答案:肯具诚心,便是如法;不失规矩,便是如仪。他人诱诱之口,是他方之自由,我们扪心自问,礼赞时是否真诚而已?如一般赶经忏者,心不在焉,虚应故事,招人讥诮,吾亦无法为之袒也。

第10题:

既知贤劫出佛千尊(已成定数),然则尚未成佛前的诸佛,现在何处?


正确答案:一个大千,则有小千中千,大千又复无量沙数。而众生此处生彼处灭,甲处灭乙处生。今百年出于东,又百年出于西,三僧祇劫之久,变动屡屡,必有天眼通者,方能说出,尚须指明哪个时期,方能答得契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