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问答题觉行圆满,仅指一期之机熟众生度尽而言,此只就事迹立解也。请看世尊入灭时,不尚有许多异国众生,未闻佛法乎?若合本迹而言,佛实未曾住涅槃,因众生永不会尽。

题目
问答题
觉行圆满,仅指一期之机熟众生度尽而言,此只就事迹立解也。请看世尊入灭时,不尚有许多异国众生,未闻佛法乎?若合本迹而言,佛实未曾住涅槃,因众生永不会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释迦牟尼佛入地狱度众生的时候,知不知本身是佛?


正确答案:觉行圆满始名为佛,既云圆满,便不再迷,至入各道度生,皆是神通游戏。法身不动,非如凡夫投胎,有隔阴之迷也。

第2题:

佛说度众生,究不知如何度法?是否即教人从善去恶?除此而外,尚有其他方法否?


正确答案:度作救度讲,有权实之分,使脱现时之灾危,权也。令得不生不灭究竟涅槃,实也。佛度众生,固不外劝善,然善更分有漏无漏之别,脱现灾危,有漏善业尚矣;不生不灭,舍无漏善业,则不能办。此无漏业,即佛教中之禅净密律种种方法。为他教所不知,为佛教所独有,若仅谓从善去恶,即为毕事,当知任何宗教,皆是劝善,又何贵乎必学佛耶?

第3题: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请示菩萨之因指何因而言?


正确答案:因者事之动机与开始,果者事之终结与受报。现所处之苦厄,果报也,凡夫痴迷,身受方觉,所谓畏果也,虽畏无补。先所造之罪恶,因由也,菩萨有智,见始知终,所谓畏因也,畏可止造。

第4题:

释迦世尊未降生以前,叫什么法运,众生有佛法可学不?


正确答案:释尊未降生前,一时并无佛法。盖前佛之法,经过正像末之时岁以后,法如日已沉落,名曰灭法之时,所谓宇宙黑甚暗也。众生不睹光明,不闻佛法。

第5题:

为什么说只有我才能度化众生、弘扬佛法,其他众生肯定不行?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因为世间上的芸芸众生,日日夜夜为烦恼所左右,被痛苦所束缚,一辈子奔波忙碌,到头来连成办自利也力所不及,何况是将无量众生安置于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果了。而我不仅遇到了大乘佛法、依止了大乘善知识,而且相续中有利他的菩提心,相比之下,“众生不如我”,所以我应当努力成办自他一切利益。
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虽然应以承担一切的自信成办自他二利,但这种自信千万不可变成一种傲慢,产生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颠倒执著。

第6题:

有人问佛度众生往西方,若度尽不是世界消灭了?请开示!


正确答案:譬如狱囚悛悔,典有假释,内有一囚,忽劝他囚,切勿悔罪,理由即大家若都悛悔,岂不空了监狱?彼人之问,亦由是耳。

第7题:

观世音菩萨是释迦世尊在法华会上介绍与众生了知寻声救苦有求必应,但是世尊以前之众生能知拜观世音菩萨乎?


正确答案:世尊以前,众生尚不知有三宝,况能知拜观音菩萨。

第8题:

觉行圆满,仅指一期之机熟众生度尽而言,此只就事迹立解也。请看世尊入灭时,不尚有许多异国众生,未闻佛法乎?若合本迹而言,佛实未曾住涅槃,因众生永不会尽。


正确答案:众生生灭灭生,绵绵不尽,然分时期,各个差别,故过现未来,万物亦不一致,并非生则同生,灭则同灭。如木结果,互不相同,有一年四季之果,有当年数年之果,就某期所作果胎,更有大小优劣之不齐。天则运用春、夏、秋、冬,风日雨露,大公无私,平等普施。四季及当年之果,固得成熟,数年之果,亦赖化育,自春徂冬,天之一期化功圆矣,惟天运不息,周而复始。佛时成就者,喻四季及当年之果,佛时未成者,喻数年之果,未闻佛法者,喻木之初萌,佛入涅槃,喻天之冬,佛不住涅槃,喻天运化不息,细味比喻,可解此疑。

第9题:

佛度众生否?现有三十二相及度众生,何得言无?


正确答案:佛动静语默,皆是度众,而空尽度众之相,故曰佛不度众生。众生性德皆佛,修德以显之,自显自性,故曰佛不度众生。讲说有理有事,此从理上立言也。

第10题:

关于佛、菩萨、罗汉叙述正确的是()

  • A、佛,即自觉、觉他者、觉行圆满者。
  • B、菩萨,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
  • C、罗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
  • D、菩萨,即自觉、觉他者者。
  • E、佛,即自觉、觉行圆满者。
  • F、罗汉,即自觉者。

正确答案:A,D,F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