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

单选题对患者一般性心理护理为()病例1:女性,28岁,无业。与婆婆发生矛盾后出现大口喘气,不说话,呼之不应,躺倒在地板上,四肢发挺,双上肢抖动,但无摔伤,无尿便失禁,送医院急诊处理,第二日恢复正常。A 关注患者希望被关注和被重视的心理行为B 运用治疗性语言C 判断患者心理问题的特点D 保持良好的治疗性的护患关系

题目
单选题
对患者一般性心理护理为()病例1:女性,28岁,无业。与婆婆发生矛盾后出现大口喘气,不说话,呼之不应,躺倒在地板上,四肢发挺,双上肢抖动,但无摔伤,无尿便失禁,送医院急诊处理,第二日恢复正常。
A

关注患者希望被关注和被重视的心理行为

B

运用治疗性语言

C

判断患者心理问题的特点

D

保持良好的治疗性的护患关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19 岁,因与人争吵后突然出现倒地,呼之不应,推之不移,入院查体,双目紧闭,眼睛颤动,四肢肌力对称,神经反射正常,诊断为“癔症性躯体障碍”。该患者首要的治疗措施是()。

A.心理治疗

B.输液治疗

C.中医治疗

D.药物治疗

E.针灸治疗


正确答案:A

第2题:

过度通气试验(  )。

A.大口喘气1分钟后立即描记监护联心电图,如果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阳性结果没有病理意义,但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B.大口喘气2分钟后立即描记监护联心电图,如果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阳性结果没有病理意义,但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C.大口喘气30秒后立即描记监护联心电图,如果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阳性结果没有病理意义,但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D.大口喘气15秒后立即描记监护联心电图,如果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阳性结果没有病理意义,但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E.大口喘气1分30秒后立即描记监护联心电图,如果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阳性结果没有病理意义,但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第3题:

过度通气试验( )。

A、大口喘气1分钟后立即描记监护联心电图,如果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阳性结果没有病理意义,但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B、大口喘气2分钟后立即描记监护联心电图,如果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阳性结果没有病理意义,但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C、大口喘气30秒后立即描记监护联心电图,如果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阳性结果没有病理意义,但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D、大口喘气15秒后立即描记监护联心电图,如果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阳性结果没有病理意义,但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E、大口喘气1分30秒后立即描记监护联心电图,如果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阳性结果没有病理意义,但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参考答案:A

第4题:

患者,男性,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1个月来因发作性倒地,四肢乱舞,呼之不应4次,每次持续数分钟入院。入院后完成视频脑电图及头部MRI,均为大致正常结果。仔细询问病史,母亲反映患者2个月前因转学后成绩跟不上,厌学,不愿上学,遭到父母训斥后突然倒地,出现双眼发直,四肢乱舞,呼之不应,半小时后自行缓解。后因与妹妹争吵后再次发作。平时患儿个性强,奶奶过分溺爱。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适应性障碍
  • B、癔症
  • C、癫痫发作
  • D、应激性精神障碍
  • E、颅内感染

正确答案:B

第5题:

患者,女性,与父母吵架时突然晕倒,呼之不应,四肢僵硬,双眼紧闭,家属急诊送入医院。查体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患者既往有类似发作病史。该患者诊断考虑为()

  • A、抑郁症
  • B、神经衰弱
  • C、分离性障碍
  • D、人格障碍
  • E、强迫症

正确答案:C

第6题:

患者,女性,54岁,农民,和儿子媳妇一起生活。平时个性争强好胜,受不得委屈。30分钟前因家庭琐事与儿媳妇发生争吵,当时立即出现表情茫然,全身僵直,肢体抖动,继而缓慢倒地,四肢抽搐,表情痛苦,呼之不应。家人立即将其送入医院,途中约15分钟后自行缓解。能回忆发病过程,无大、小便失禁。入院行各项检查均无异常。 针对此类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A.药物治疗
B.催眠治疗
C.暗示治疗
D.家庭治疗
E.分析性心理治疗

答案:C
解析:
癔症常用心理治疗(暗示治疗)。

第7题:

A1正持着球,失去平衡摔倒在地板上,他的冲力使其沿地板滑行,裁判员判其带球走违例。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患者服敌敌畏经抢救1周后无自主运动,呼之不应,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压迫眶上神经出现痛苦表情此情况属

A、嗜睡

B、昏睡

C、浅昏迷

D、深昏迷

E、意识模糊


参考答案:C

第9题:

患儿男,1岁,因“发热、鼻塞、流涕、咳嗽”来诊。患儿先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继而出现发热,自测体温38.9℃。候诊探热时患儿突然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双目上视,面唇发绀,呼之不应,经急救处理约2分钟后苏醒,体温39.7℃,心肺听诊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神经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针对该患儿的护理措施主要有()

  • A、及时抢救
  • B、预防外伤
  • C、观察病情
  • D、用药护理
  • E、对症护理
  • F、饮食护理

正确答案:A,B,C,D,E,F

第10题:

21岁,女性患者,因反复四肢抽动,呼之不应3小时入院。检查:呼之不应,双瞳孔等大,眼底正常,四肢无瘫痪。在检查时患者又发作1次:持续约2分钟。近5月来多次发作,均在半小时内自行缓解。该患者诊断最应考虑()

  • A、癔病性抽搐
  • B、复杂部分性发作
  • C、癫痫强直阵挛发作
  • D、癫痫频繁发作
  • E、癫痫持续状态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