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问答题C公司拟投资建设一条生产线,现有甲、乙两种投资方案可供选择,相关资料如表1所示。该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基准现金贴现率为8%,财务费用为零。相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表如表2所示。表2货币时间价值系数表若甲、乙两方案的净现值分别为264.40万元和237.97万元,且甲、乙两方案互斥,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决策。

题目
问答题
C公司拟投资建设一条生产线,现有甲、乙两种投资方案可供选择,相关资料如表1所示。该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基准现金贴现率为8%,财务费用为零。相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表如表2所示。表2货币时间价值系数表若甲、乙两方案的净现值分别为264.40万元和237.97万元,且甲、乙两方案互斥,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决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甲方案的年金净流量=264.40/(P/A,8%,6)=57.19(万元)乙方案的年金净流量=237.97/(P/A,8%,5)=59.60(万元)由于乙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大于甲方案,所以应选择乙方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公司目前的息税前利润为2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200万股(每股1元),已发行利率6%的债券600万元,不存在优先股。该公司打算为一个新的投资项目融资500万元,新项目投产后公司每年息税前利润增加50万元。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按8%的利率发行债券;
乙方案:按每股20元发行新股。
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该公司应选择( )方案。

A.甲
B.乙
C.甲乙均可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由于方案甲每股收益(0.65元)小于方案乙(0.71元),或:由于息税前利润250万元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396万元,所以,应选择乙方案,即选择发行普通股筹资。

第2题:

C 公司拟投资建设一条生产线,现有甲、乙两种投资方案可供选择,相关资
料如表 1所示:
表 1甲、乙投资方案现金流量计算表
单位:万元


说明:表中 “2~5”年中的数字为等额数。 “*”表示省略的数据。
该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假定基准现金流量折现率为 8%,财务费用为零。相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如下表所示:

要求:
( 1)确定表 1内英文字母代表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
( 2)若甲、乙两方案的净现值分别为 264.40万元和 237.97万元,且甲、乙两方案互斥,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决策。


答案:
解析:
( 1) A=20; B=156×25%=39; C=156+112-39=229
( 2)
甲方案的年金净流量 =264.40÷( P/A, 8%, 6) =57.19(万元)
乙方案的年金净流量 =237.97÷( P/A, 8%, 5) =59.60(万元)
由于乙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大于甲方案,所以,应选择乙方案。

第3题:

E公司拟投资建设一条生产线,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0%,现有六个方案可供选择,相关的净现金流量数据如表4所示:

要求:

(1)根据表4数据,分别确定下列数据:

①A方案和B 方案的建设期;

②C方案和D方案的运营期;

③E方案和F方案的项目计算期。

(2)根据表4数据,说明A方案和D方案的资金投入方式。

(3)计算A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

(4)利用简化方法计算E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

(5)利润简化方法计算C方案净现值指标。

(6)利用简化方法计算D方案内部收益率指标。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1)①A方案和B 方案的建设期均为1年
②C方案和D方案的运营期均为10年中华 会计
③E方案和F方案的项目计算期均为11年
(2)A方案的资金投入方式为分次投入,D方案的资金投入方式为一次投入
(3)A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3+150/400=3.38(年)
(4)E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1100/275=4(年)
(5)C方案净现值指标=275×(P/A,10%,10)×(P/F,10%,1)-1100
=275×6.1446×0.9091-1100=436.17(万元)
(6)275×(P/A,irr,10)=1100
即:(P/A,irr,10)=4 计
根据(P/A,20%,10)=4.1925
(P/A,24%,10)=3.6819
可知:(24%-irr)/(24%-20%)=(3.6819-4)/(3.6819-4.1925)
解得:irr=21.51%

第4题:

乙公司现有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鉴于其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公司准备购置一条生产线,公司及生产线的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乙公司生产线的购置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A方案:生产线的购买成本为3500万元,预计使用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10%,生产线投产时需要投入营运资金500万元,以满足日常经营活动需要,生产线运营期满时垫支的营运资金全部收回,生产线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6000万元,每年新增付现成本4500万元,假定生产线购入后可立即投入使用。
B方案:生产线的购买成本为5000万元,预计使用8年,当设定折现率为12%时,净现值为3600万元。
资料二:乙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收益率为12%,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表所示:

资料三:假设乙公司需要筹集配套资金60万元用于增加存货,占用期限为1年,现有三个可满足资金需求的筹资方案:
方案1:向银行借款,借款期限为1年,年利率为12%。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为借款额的20%。
方案2:以贴现法向银行借款,借款期限为1年,年利率为12%。
方案3:向银行借款,采用加息法付息,借款期限为1年,分12个月等额偿还本息,年利率为12%。
要求:
(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计算A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投资期现金净流量;②年折旧额;③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1~4年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④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5年的现金净流量;⑤净现值。
(2)根据资料一、二和第(1)问的结果,分别计算A、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据以判断乙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三,回答以下问题。
①如果选择方案1,为获得60万元的实际用款额,计算该公司应借款总额和该笔借款的实际年利率;
②如果选择方案2,为获得60万元的实际用款额,计算该公司应借款总额和该笔借款的实际年利率;
③如果选择方案3,为获得60万元的实际用款额,计算该公司应借款总额和该笔借款的实际年利率;
④根据以上各方案的计算结果,为公司选择最优筹资方案。


答案:
解析:
(1)①投资期现金净流量NCF0=-(3500+500)=-4000(万元)
②年折旧额=3500×(1-10%)/5=630(万元)
③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1~4年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NCFl~4=(6000-4500)×(1-25%)+630×25%=1282.5(万元)
④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5年的现金净流量NCF5=1282.5+500+3500×10%=2132.5(万元)
⑤净现值=-4000+1282.5×(P/A,12%,4)+2132.5×(P/F,12%,5)=-4000+1282.5×3.0373+2132.5×0.5674=1105.32(万元)
(2)A方案的年金净流量=1105.32/(P/A,12%,5)=1105.32/3.6048=306.62(万元)
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3600/(P/A,12%,8)=3600/4.9676=724.70(万元)
由于A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小于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因此乙公司应选择B方案。
(3)①借款额=60/(1-20%)=75(万元)
实际年利率=12%/(1-20%)=15%
②借款额=60/(1-12%)=68.18(万元)
实际年利率=12%/(1-12%)=13.64%
③借款额=2×60=120(万元)
实际年利率=2×12%=24%
④由于采用方案2的实际年利率最低,故应选择方案2。

第5题:

甲公司现有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鉴于其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公司准备购置一条生产线,公司及生产线的相关资料如下:资料一:甲公司生产线的购置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生产线的购买成本为7200万元,预计使用6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10%。生产线投产时需要投入营运资金1200万元,以满足日常经营活动需要,生产线运营期满时垫支的营运资金全部收回。生产线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11880万元,每年新增付现成本8800万元,假定生产线购入后可立即投入使用。
  B方案生产线的购买成本为7200万元,预计使用8年,当设定贴现率为12%时,净现值为3228.94万元。资料二: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相关税金,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2%,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表5所示(略):资料三:甲公司目前资本结构(按市场价值计算)为:总资本40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16000万元(市场价值等于其账面价值,平均年利率为8%),普通股股本24000万元(市价6元/股,4000万股)。公司今年的每股股利(D0)为0.3元,预计股利年增长率为10%,且未来股利政策保持不变。
  资料四:甲公司投资所需资金7200万元需要从外部筹措,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为全部增发普通股,增发价格为6元/股。方案二为全部发行债券,债券年利率为10%,按年支付利息,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假设不考虑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用。甲公司预期的年息税前利润为4500万元。
  要求:(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计算A方案的下列指标:①投资期现金净流量;②年折旧额;③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1-5年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④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6年的现金净流量;⑤净现值。(2)分别计算A、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据以判断甲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并说明理由。(3)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资料四:①计算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以息税前利润表示);②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③运用每股收益分析法判断甲公司应选择哪一种筹资方案,并说明理由。(4)假定甲公司按方案二进行筹资,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资料四计算:①甲公司普通股的资本成本;②筹资后甲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答案:
解析:
①投资期现金净流量NCF0=-(7200+1200)=-8400(万元)②年折旧额=7200×(1-10%)/6=1080(万元)③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1-5年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NCF1-5=(营业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税率=(11880-8800)×(1-25%)+1080×25%=2580(万元)④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6年的现金净流量NCF6=2580+1200+7200×10%=4500(万元)⑤净现值=-8400+2580×(P/A,12%,5)+4500×(P/F,12%,6)=-8400+2580×3.6048+4500×0.5066=3180.08(万元)
  (2)A方案的年金净流量=3180.08/(P/A,12%,6)=3180.08/4.1114=773.48(万元)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3228.94/(P/A,12%,8)=3228.94/4.9676=650(万元)由于A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大于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因此甲公司应选择A方案。
  (3)①(EBIT-16000×8%)×(1-25%)/(4000+7200/6)=(EBIT-16000×8%-7200×10%)×(1-25%)/4000(EBIT-1280)/5200=(EBIT-2000)/4000解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EBIT=4400(万元)②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4400-1280)×(1-25%)/5200=0.45(元/股)③甲公司预期的年息税前利润4500万元大于两方案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4400万元,此时采用债务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更高,所以选择方案二。
题库陆续更新中, 瑞牛题库考试软件, www.niutk.com 免费更新
(4)①普通股的资本成本=0.3×(1+10%)/6+10%=15.5%②筹资后总资本=40000+7200=47200(万元)筹资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8%×(1-25%)×(16000/47200)+10%×(1-25%)×(7200/47200)+15.5%×(24000/47200)=11.06%

第6题:

乙公司现有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鉴于其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公司准备购置一条
生产线,公司及生产线的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乙公司生产线的购置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A方案生产线的购买成本为7200万元,预计使用6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
残值率为10%,生产线投产时需要投入营运资金1200万元,以满足日常经营活动需要,生产线运营期满时垫支的营运资金全部收回,生产线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11880万元,每年新增付现成本8800万元,假定生产线购入后可立即投入使用。
B方案生产线的购买成本为200万元,预计使用8年,当设定贴现率为12%时净现值为3228.94万元。
资料二:乙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相关税金,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2%,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表5所示:

资料三:乙公司目前资本结构(按市场价值计算)为:总资本40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16000万元(市场价值等于其账面价值,平均年利率为8%),普通股股本24000万元(市价6元/股,4000万股),公司今年的每股股利(DO)为0.3元,预计股利年增长率为10%.且未来股利政策保持不变。
资料四:乙公司投资所需资金7200万元需要从外部筹措,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为全部增发普通股,增发价格为6元/股。方案二为全部发行债券,债券年利率为10%,按年支付利息,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假设不考虑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用。乙公司预期的年息税前利润为4500万元。
要求:
(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计算A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投资期现金净流量;②年折旧额;③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1~5年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④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6年的现金净流量;⑤净现值。
(2)分别计算A、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据以判断乙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资料四:
①计算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以息税前利润表示);②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③运用每股收益分析法判断乙公司应选择哪一种筹资方案,并说明理由。
(4)假定乙公司按方案二进行筹资,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资料四计算:
①乙公司普通股的资本成本;②筹资后乙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答案:
解析:
(1)①投资期现金净流量NCFO=-(7200+1200)=-8400(万元)
②年折旧额=7200×(1-10%)/6=1080(万元)
③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1~5年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NCF1~5=(11880-8800)×(1-25%)
+1080×25%=2580(万元)
④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6年的现金净流量NCF6=2580+1200+7200×10%=4500(万元)⑤净现值=-8400+2580×(P/A,12%,5)+4500×(P/F,12%,6)
=-8400+2580×3.6048+4500×0.5066=3180.08(万元)
(2)A方案的年金净流量=3180.08/(P/A,12%,6)=3180.08/4.1114=773.48(万元)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3228.94/(P/A,12%,8)=3228.94/4.9676=650(万元)
由于A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大于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因此乙公司应选择A方案。
(3)①(EBIT-16000×8%)×(1-25%)/(4000+7200/6)=(EBIT-16000×8%-7200×10%)×(1-25%)/4000
EBIT=(5200×2000-4000×1280)/(5200-4000)=4400(万元)
②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4400-16000×8%)×(1-25%)/(4000+7200/6)=0.45(元)
③该公司预期息税前利润450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4400万元,所以应该选择财务杠杆较大的方案二债券筹资。
(4)①乙公司普通股的资本成本=0.3×(1+10%)/6+10%=15.5%
②筹资后乙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5.5%×24000/(40000+7200)+8%×(1-25%)×16000/(40000+7200)+10%×(1-25%)×7200/(40000+7200)=11.06%。

第7题:

C公司拟投资建设一条生产线,现有甲、乙两种投资方案可供选择,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现金流量计算表
单位:万元

说明:表中“2~5”年中的数字为等额数,“×”代表省略的数据。
该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基准现金流量贴现率为8%,财务费用为零。相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如下表所示:

要求:
(1)确定现金流量计算表中英文字母代表的数值。(不需要列出计算过程)
(2)若甲、乙两方案的净现值分别为264.40万元和237.97万元,且甲、乙两方案互斥,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决策。


答案:
解析:
(1)A=|-620|-600=20(万元);B=156×25%=39(万元);C=156-39+112=229(万元)
(2)甲方案的年金净流量=264.40÷(P/A,8%,6)=264.40÷4.6229=57.19(万元)
乙方案的年金净流量=237.97÷(P/A,8%,5)=237.97÷3.9927=59.60(万元)
由于乙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大于甲方案,因此,应选择乙方案。

第8题:

某公司目前的息税前利润为2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200万股(每股1元),已发行利率6%的债券600万元,不存在优先股。该公司打算为一个新的投资项目融资500万元,新项目投产后公司每年息税前利润增加50万元。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按8%的利率发行债券;
乙方案:按每股20元发行新股。
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该公司应选择( )方案。

A、甲
B、乙
C、甲乙均可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由于方案甲每股收益(0.65元)小于方案乙(0.71元),或:由于息税前利润250万元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396万元,所以,应选择乙方案,即选择发行普通股筹资。

第9题:

C公司拟投资建设一条生产线,现有甲、乙两种投资方案可供选择,相关资料如表2所示:
表2???????????????????? ??甲、乙投资方案现金流量计算表
单位:万元



说明:表中“2~5”年中的数字为等额数。“*”表示省略的数据。
?
该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基准现金流量折现率为8%,财务费用为零。相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相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表



要求:
(1)确定表2内英文字母代表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
(2)若甲、乙两方案的净现值分别为264.40万元和237.97万元,且甲、乙两方案互斥,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决策。


答案:
解析:
(1)A=20;B=156×25%=39;C=156+112-39=229
(2)甲方案的年金净流量=264.40÷(P/A,8%,6)=57.19(万元)
乙方案的年金净流量=237.97÷(P/A,8%,5)=59.60(万元)
由于乙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大于甲方案,所以,应选择乙方案。

第10题:

乙公司现有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鉴于其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公司准备购置一条生产线,公司及生产线的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乙公司生产线的购置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A方案:生产线的购买成本为3500万元,预计使用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10%,
生产线投产时需要投入营运资金500万元,以满足日常经营活动需要,生产线运营期满时垫支的营运资金全部收回,
生产线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6000万元,每年新增付现成本4500万元,假定生产线购入后可立即投入使用。

B方案:生产线的购买成本为5000万元,预计使用8年,当设定折现率为12%时,净现值为3600万元。

资料二:
乙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相关税金,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收益率为12%,
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表所示:

要求:
(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计算A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投资始点现金净流量;
②年折旧额;
③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1~4年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
④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5年的现金净流量;
⑤净现值。

(2)分别计算A、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据以判断乙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
①投资始点现金净流量NCF0=-(3500+500)=-4000(万元)
②年折旧额=3500×(1-10%)/5=630(万元)
③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1~4年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NCF1~4=(6000-4500)×(1-25%)+630×25%=1282.5(万元)
④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5年的现金净流量NCF5=1282.5+500+3500×10%=2132.5(万元)
⑤净现值=-4000+1282.5×(P/A,12%,4)+2132.5×(P/F,12%,5)=-4000+1282.5×3.0373+2132.5×0.5674=1105.32(万元)

(2)
A方案的年金净流量=1105.32/(P/A,12%,5)=1105.32/3.6048=306.62(万元)
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3600/(P/A,12%,8)=3600/4.9676=724.70(万元)
由于A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小于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因此乙公司应选择B方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