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aoti.com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专题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如果群落中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

A、单建种群落

B、共建种群落

C、建群种群落

D、优势种群落


参考答案:A


群落中生物种类组成的个体数量指标有()。

A.多度

B.盖度

C.频度

D.密度


参考答案:ABCD


多度、盖度、频度等是描述群落中生物种类组成的()。

A.个体数量指标

B.综合数量指标

C.物种多样性

D.物种丰富性


参考答案:A


下列对种群和群落的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A.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B.在沙丘上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鲫鱼就是一个种群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答案:D

解析:土壤中许多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法。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丰富度
B.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C.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种群和群落。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丰富度,A项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垂直方向上分布有不同的种群,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C项正确;不同的种间关系呈现特定的数量变化曲线,故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D项正确。

B项: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水平方向上分布有不同的种群,B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欢迎下载学习好资料第四五六章种群群落生态系统1. (2013新课标)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 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白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一鼠一鹰这条 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答案】C【解析】对生态学部分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考查。涉及到种群密度调查,群落中生 物数量变化规律,群落丰富度的概念, 营养结构和能量传递的问题。重点是种群数量与群落丰富度两个概念的区别,种群密度突出单位空间内某种生物的个体数量,群落的丰富度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群落内物种的数量,二是全部生物个体的 总数量。所以群落中一种生物数量的下降未必说明群落的丰富度的下降。(群落的生物丰富度与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应为不同的概念)在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需要计算时,一般都是准确的,可以先不算而是对其他选项进行判断。【试题点评】本题通过种群密度的测量与计算、能量流动特点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种群密度的计算能力、对能量流动特点的分析能力。2.(2013浙江)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 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 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 ,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答案:B解析:A项中出生率为20/110=2/11 , A错误;B项雌雄比例接近 1:1且婚配制度为一雌一雄, 出生率比较高,B正确;C项性成熟推迟,出生率会降低,C错误;D项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 D错误。3.(2013福建)3.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答案】D【解析】样方法可以用来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A正确;森林恢复扩大了植被面积和垂直高度,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正确;人工恢复林中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自然前者的植物丰富度低,C正确;初生演替是发生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等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过的地面,或者原 来存在过植物,但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退化林地显然不属此例, 应属次生演替,欢迎下载学习好资料D错误。【试题点评】通过比较人工恢复林和自然恢复林中的植物种类数,考察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流经生物群落的太阳能总量、物种丰富度、群落演替等概念的识记和理解能力。4.(2013福建)4.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多次计数取平均值B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C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D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 计【答案】B【解析】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多次计数取平均值,而且次数越多越接近真实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A正确;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该是找到浓度范围后,再细分浓度梯度,反复实验,找到最适合浓度,B错误;调查人群中某病的发生率,确实应该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C正确;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确应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而且样本数量越大越准确,D正确。 【试题点评】 通过采取措施,减少实验误差的实验, 考察了学生对减少实验误差的不同 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2013四川)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 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答案】:B【解析】:信息传递对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故A正确;B选项中须注意,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得能量朝有 利于人的方向流动,能量传递效率是不能提高的,只能是10%-20叱间,故B错误;C中精耕稻田受到人的影响, 其演替方向和速度与弃耕稻田的有差异,故C正确;卷叶螟和褐飞虱是拟水狼蛛的捕食对象,当卷叶螟被性外激素大量诱捕导致数量下降时,拟水狼蛛通过大量捕食褐飞虱维持种群数量,此时褐飞虱种群密度下降,故D正确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图26.(2013广东)5.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妒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妒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 土著鱼在与妒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答案】A【解析】犹豫妒鱼以鱼 a、鱼b为食,妒鱼产量增加,但鱼 a、鱼b为两种土著鱼减少,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妒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A正确;土著鱼在与妒鱼是捕食关系,不是竞争,故B错误;根据营养关系,浮游动物总量应该是先增加,而后减少,故C正确;根据营养关系,浮游植物总量应该先减少后增加,故 D错误。欢迎下载学习好资料【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了事物群落的营养关系的相关知识点和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属于容易题。7.(2013江苏)2.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中教网B.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得到的不同结果证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答案】A【解析】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而细胞学说提到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结构和功能的基础这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具有统一性,A正确;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B错误;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存在转化因子,但不 能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C错误;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非常复杂,孟德尔定律有其适用条件,按孟德尔的方法做杂交实验没有得到的相同结果,不能说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D错误。【试题评价】此题通过细胞学说、标志重捕法、格里菲斯实验、孟德尔杂交试验等科学 研究方法或过程,考查学生对经典实验及实验方法的掌握及理解,难度不大。 8.(2013江苏)10.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 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 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 析合理的是边坡处理方式植被覆盖率 (%)小型上塔动物土壤有机质 (沙辟)物种数个体数甲种植植物973726019. B乙不r预8928IL9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答案】B【解析】种植植物与不干预相比,生物数量及种类都明显提高,因此移栽植物会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A错误;种植植物后小型土壤动物的明显增多B

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实验小组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11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答案:C
解析:
鹰是黑线姬鼠的天敌,引入天敌后,会引起黑线姬鼠种群密度下降,A正确;种群密度=280×100÷2÷140=100只/hm2,B正确;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种群的数量,而非指某个种群中个体的数量,C错误:能量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第三营养级能量最少,D正确。


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了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答案:D
解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有多种植物,为多个种群。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多个种群。


基础生态学的不同等级单元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 )。

A: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B:种群、个体、群落、生态系统
C:个体、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
一般而言,基础生态学构成的等级单元,由低到高为: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种群是一定时空中同种个体的总和;群落是生物种群的集合;生态系统是在生物群落基础上加上非生物环境成分所构成的。


下列关于群落交错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竞争小
  • B、种群密度比相邻群落小
  • C、物种数目比相邻群落少
  • D、又称为生态过渡带

正确答案:D


在群落的时间格局中,以下哪些选项会随着时间序列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 A、群落的物种组成
  • B、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 C、群落的季相
  • D、群落的生活型
  • E、群落的生活期
  • F、群落的垂直.水平等结构

正确答案:A,B,C,D,E,F

更多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专题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相关考题
考题 多选题群落中生物种类组成的个体数量指标有()。A多度B盖度C频度D密度正确答案:D,C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群落交错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竞争小B 种群密度比相邻群落小C 物种数目比相邻群落少D 又称为生态过渡带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以下关于群落交错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邻两个群落共有的物种不会在群落交错区出现。 B、通常情况下,交错区中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的密度往往比相邻的群落小。 C、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如森林边缘交错区。 D、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的地带,其中种群比相邻的群落中竞争紧张。正确答案:D

考题 简述种群的数量特征?群落内生物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正确答案:⑴种群大小和密度⑵出生率和死亡率⑶种群年龄和性别结构⑷种群的迁入和迁出。正相互作用可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三种类型。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等。

考题 生物世界的等级结构为()A、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群落→种群→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圈B、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生态系统→群落→景观→生态圈C、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圈正确答案:C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正确答案:A解析: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故A选项正确;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故B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还会向着更适应环境的方向变化,故C选项错误: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故D选项正确。

考题 群落中生物种类组成的个体数量指标有()。A、多度B、盖度C、频度D、密度正确答案:A,B,C,D

考题 问答题简述种群的数量特征?群落内生物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正确答案:⑴种群大小和密度⑵出生率和死亡率⑶种群年龄和性别结构⑷种群的迁入和迁出。正相互作用可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三种类型。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等。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生态系统的另一个同义词是()A、生物地理群落B、生态群落C、生物种群D、有机体个体正确答案:A

考题 单选题基础生态学的不同等级单元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A 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B 种群、个体、群落、生态系统C 个体、生态系统、群落、种群D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正确答案:A解析:一般而言,基础生态学构成的等级单元,由低到高为: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种群是一定时空中同种个体的总和;群落是生物种群的集合;生态系统是在生物群落基础上加上非生物环境成分所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