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技术

食品化学主要包括哪些?

题目

食品化学主要包括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食品中常见的化学性危害主要有哪些?试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 (1)天然毒素:河豚鱼毒素、氰苷、凝集素等;
(2)农药残留:有机磷杀虫剂等;
(3)兽药残留:瘦肉精、生长素等;
(4)有害重金属污染 :镉、汞、砷、铅;
(5)食品加工过程形成的有害物质:亚硝酸盐、苯并芘等;
(6)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的违规使用:色素、香精、防腐剂;吊白块、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甲醛等。
预防措施:把好采购验收关,建立索证索票管理制度
(1)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剂(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饪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也可以采取食用碱浸泡、开水烫漂、去皮等措施。
(2)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烧煮生豆浆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坏。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3)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烹饪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4)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使用。

第2题:

单糖同食品有关的化学反应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美拉德反应,又称羰氨反应,是指食品中的羰基与氨基化合物在高温下发生缩合、聚合生成类黑色素的反应。
②焦糖化反应,单糖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到熔点以上的高温,因糖发生脱水与降解,也会发生褐变反应,称为焦糖化反应。
③氧化反应,溴水等氧化剂可将醛糖氧化为糖酸,而酮基在碱液中可转化为醛基。
④还原反应,单糖分子中的醛基或酮基可被还原为多元醇,常用的还原剂有四氢硼钠等。
⑤与碱的反应,a在稀碱液中发生异构化b在稀碱液中且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糖精酸c在浓碱的条件下,单糖分解为小分子的糖、酸、醇、醛等化合物。
⑥与酸发生的反应,a很弱的酸能促进单糖α和β异构化的转化b在稀酸和加热条件下,单糖发生分子间脱水而生成糖苷,产物包括二糖和其他的低聚糖c糖和强酸共热则脱水生成糠醛。

第3题:

机组大修化学检查的主要热力设备包括哪些?
机组大修化学检查的主要热力设备包括:
(1)锅炉设备:汽包、汽水分离器、下水包(下联箱),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
(2)汽轮机设备:高、中、低压缸。
(3)凝汽器设备:水侧和汽侧。
(4)其它设备:除氧器水箱和除氧头,高低压加热器水侧和汽侧,汽轮机油和抗燃油系统(包括冷油器),循环水系统,发电机内冷水系统,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包括再生设备),炉内加药、取样系统,闭式冷却器,各种水箱。

第4题:

食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1、水分。
2、矿物质。
3、碳水化合物。
4、蛋白质。
5、脂肪。
6.其他成分。维生素,有机酸,芳香油,色素,特有成份

第5题:

化学膨松剂主要用于哪几类烘烤食品?起什么作用?有哪几种产品?最常用的产品有哪些?这些膨松剂各有什么优缺点,各适用于哪些烘烤食品?


正确答案: 1.化学膨松剂主要用于糕点、蛋糕、饼干类产品。
2.化学膨松剂主要起到使糕点、蛋糕、饼干体积膨胀、组织疏松、改善口感等作用
3.化学膨松剂有复合膨松剂(泡打粉)、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铵(大起子、臭碱、臭起子)。
4.最常用的化学膨松剂是复合膨松剂(泡打粉)。
5.化学膨松剂的优缺点:
(1)复合膨松剂:膨胀能力较小,膨胀速度较慢,使产品水平膨胀(即横胀),使产品内部组织均匀、细腻,适用于各种饼类糕点、蛋糕、饼干等。
缺点:使用量过多,会使产品表面产生过多黑色斑点。
(2)小苏打:基本上与复合膨松剂相同。
缺点:但不适用于重油类糕点,会产生皂化反应,使产品产生令人讨厌的“皂味”。
(3)碳酸氢铵:膨胀能力大,膨胀速度快,使产品纵向膨胀(即竖胀、拔高),使产品体积大,内部组织更加疏松。
缺点:不适宜单独使用,产品内部组织不均匀、粗糙、大气孔多;不适用于含水量高的产品,会使产品产生强烈刺激的“氨味”,象“尿素”味一样。

第6题: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主要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主要包括气测法、沥青法、水化学、法细菌法。

第7题:

举例说明食品中化学危害的来源,你所了解的食品企业控制化学危害的常用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食品中化学危害的来源:
1.天然存在的化学危害,如真菌毒素、细菌毒素、藻类毒素、植物毒素、动物毒素;
2.环境污染导致的化学危害,如重金属、环境中的有机物等;
3.有意或偶然加入的化学品,如防腐剂、着色剂、违禁品等;
4.无意或偶然加入的化学品,如农业上的化学品、养殖业中用的化学药品、食品企业生产过程中用的化学物质等;
5.食品加工中产生的化学危害,如亚硝胺、氯丙醇、苯并芘等;
6.来自于容器、加工设备和包装材料的化学危害,如氯乙烯单体;
7.放射性污染造成的化学,如铀、钍、镭等。
食品企业控制化学危害的常用措施可包括:
1.原料来源控制
原材料的说明;
供方的证明/保证;
现场检查—确证。
2.使用之前的控制
审查使用化学制品的目的;
确保化学制品的纯度、分子式和标签;
控制化学制品的添加量。
3.控制贮藏和管理条件
防止自然生成毒素。
4.登记加工中使用的所有化学制品
总结使用目的;
记录使用情况。

第8题:

卫生部组织实施的《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 A、开展乳制品、食用油等方面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
  • B、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
  • C、加大学校周边、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食品的监测
  • D、食源性疾病监测、主动监测

正确答案:A,B,C,D

第9题:

食品中的一般化学成分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水分;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酶类等

第10题:

食品机械常用材料主要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1)常用金属材料:
不锈钢:铬不锈钢(Cr13最常用)、铬镍不锈钢(1Cr18Ni9最常用)
钢铁材料:碳钢、普通低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
(2)常用的非金属材料:塑料橡胶玻璃及其他材料(其他材料主要指:陶瓷、搪瓷、石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