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

简述换热器切换操作方法?

题目

简述换热器切换操作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当正工作换热器需检修而启动备用换热器时,应先缓慢打开备用换热器二次供回水阀门,再打开一次供回水阀门。运行稳定后再先关闭需停换热器一次供回水阀门,后关二次供回水阀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减底渣油泵的切换操作方法(步骤)


正确答案: ⑴穿戴好劳保用品;
⑵准备好对讲机、F扳手等工具、用具;
⑶检查备用泵各附件是否齐全好用;
⑷备用泵盘车正常;
⑸备用泵加好润滑油;
⑹检查确认备用泵各冷却水系统投用正常;
⑺检查确认备用泵封油系统投用正常;
⑻若备用泵刚检修完,则需联系备用泵送电;
⑼开大备用泵入口阀,关闭跨线阀、出口阀,停止预热;
⑽通知室内操作员准备换泵,室内盯好减底液面及流量;
⑾启动备用泵,检查电机和轴承等运行及压力指示是否正常;
⑿缓慢打开备用泵出口阀,同时缓慢关闭原运转泵出口阀;
⒀调节流量正常,再次检查备泵运行是否正常;
⒁检查原运行泵及注封油系统,确认原运行泵预热正常;
⒂对讲机、F扳手等用具归位。

第2题:

变压器分接开关的切换操作方法?


正确答案:1、油浸自冷式变压器的操作步骤大体如下.
(1)取下分接开关手柄护罩;
(2)提起(或松开)定位销;
(3)反复旋动分接开关手柄后,置于所需档位;
(4)测量试验无误后,确认销钉已锁紧,装上护罩。
2、干式变压器不装设分接开关,如需调压,只能按原厂技术资料规定改变联接板位置。

第3题:

什么是切换式换热器?


参考答案:是指冷热流体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的进行交替工作的换热器。

第4题:

简述切换F201操作方法?(A→B)


正确答案: (1)确认F201B处备用状态;
(2)缓慢打开进F201B截止阀,使F201B冲压;
(3)稍等片刻,缓慢打开F201B出口阀;
(4)关F201A进出口阀(确认进入环管各PR流量无大波动);
(5)将F201A泄压,准备处理。

第5题:

主热交换器(非切换式板栩换热器)与切换式换热器相比有什么优点? 


正确答案: 非切换式板翅换热器就是指该换热器的所有通道,包括空气、氧、氮和污氮的通道都是不随时间改变,且稳定流动的多股流的换热设备。一般用在分子筛的低压流程上,也有用在中压流程上。它是空分设备中最主要的换热器,也通称为主热交换器。
通道内的气体不切换,因此在设计上可以取较高的流速,使传热系数提高,而且截面的传热温差也不受自清除条件的限制。为了减少热端冷量不完全回收损失,因此热端温差仍取得较小值(2~3℃)。而冷端温差因不受自清除限制,可取得比切换式换热器的冷端温差大得多。所以在这种流程中可不设置液化器,而是尽量使上塔出来的纯氮和污氮用过冷器来回收冷量。液化器的任务由该换热器的冷段来完成。入塔空气的含湿量由精馏系统根据塔的热平衡来确定的。
由于主热交换器的传热温差比切换式换热器大,传递同样的热量所需的传热面积可以减小,所以非切换式板翅换热器的长度一般要比切换式换热器短。板式单元的长度约为5.4m,而切换式换热器长度需要6m。
由于装置内设备简单,冷损较小,换热器的中抽温度一般可以取得较高,或与长板式切换式换热器的环流温度差不多。
板翅式换热器单元的截面积因流速提高而可以比切换式换热器小。所以对同样的设备,非切换式板翅换热器的质量要轻,而且它的配管简单,操作方便,设备启动快,获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第6题:

简述仪表切换到串级回路的操作方法(步骤)。


正确答案: ⑴穿戴好劳保用品;
⑵根据指定串级回路仪表,坐到相关岗位DCS控制器位置;
⑶调出指定串级主回路所在操作面板图,确认该串级主回路在手动状态;
⑷调出指定串级回路副回路面板图,确认该串级副回路所在状态;
⑸移动鼠标切换指定串级回路副回路到自动状态;
⑹移动鼠标切换指定串级主回路到自动状态;
⑺移动鼠标根据操作修改主回路在自动状态所需的给定值;
⑻根据串级回路自动控制状况,可对PID参数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串级回路自动控制平稳。

第7题:

切换式换热器冷端温差由()决定。


正确答案:不冻结性

第8题:

简述换热器的停用操作方法(步骤)。


正确答案: ⑴穿戴好劳保用品;
⑵准备好对讲机、F扳手等工具、用具;
⑶缓慢打开热流副线;
⑷缓慢关闭热流进、出口阀;
⑸缓慢打开冷流副线阀;
⑹关闭冷流进、出口阀。

第9题:

切换式换热器靠化学药剂清除杂质的。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如何切换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内冷热流体的流向是如何选择的?


正确答案:先投用备用换热器。备用换热器运行正常后,停止在用换热器。投用备用换热器时,先开冷流,后开热流。先开出口阀,后开入口阀。切除在用换热器时,先关热流,后停冷流。一般情况下,不论是管程或壳程,当流体被加热时,其流向应由下向上,而当流体被冷凝(或冷却)时,其流向应由上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