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问答题若有人深信佛法,自知障深业重根器劣钝难以度众,于日常生活中但行一直心,而于一切时中念念不离阿弥陀佛,将度无边众生之宏愿,期诸乘愿再来,是人之见为正确否?

题目
问答题
若有人深信佛法,自知障深业重根器劣钝难以度众,于日常生活中但行一直心,而于一切时中念念不离阿弥陀佛,将度无边众生之宏愿,期诸乘愿再来,是人之见为正确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地藏经中地藏菩萨白佛言,受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前之地狱众生普施化度,如此则补处以后地藏之化度将告一段落耶?抑迦文之愿力至慈氏下生时划一界限耶?二者似均与誓愿无边之意义相违,请开示其究意义。


正确答案: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佛菩萨度众之愿行,亦无尽也,此是原则。佛出现时,众生得度之机较多,无佛之世,众生堕落之机较多,而释尊灭后,慈氏未来,正当无佛之世,经中佛嘱地藏,乃与其本愿之外,另加一种特别责任,并不影响其本愿也。释尊应化,准上原则,本亦无尽,故至今已有八千余次之多,前即如是,此后可知,慈氏来时,释尊此次应化誓愿相似结束,后一段又正开始也。

第2题:

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乃至众生无边,但佛出世说法亦称不可量、不可说之恒河沙数相喻,且竖穷三世,亦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计,是以有众生处时即有佛出世说法,广长舌所及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为诸众生说法,度济,何以众生未见其少(就四生众生说)反见其多,若说由他界来,则此界原有者,亦应应缘往生他界才对,不可能专向此界来生?但此仅能就未蒙佛教化所有现象而论,否则当应见其少,因佛教之诞生已是无始故,若说大乘法在体取生即无生,(诸法实相)则从无始来至今天在此世界至少也应多生上根上智之人,此方不违因律及无果,何以上根上智人竟日渐其少,少根少智之人甚至无根无知之人遍处皆是,此实不解?


正确答案: 此问语繁,可析二段。
(一)从首至‘不可能专向此界来生’,本不足怪。然各各世界有成往坏空,各各众生有生住异灭,世界喻如沧海桑田,众生喻如海中浮浪,皆无定相。居士居此地,居此时,所言‘专向此界来生’,是未见沧桑变改,及未见全海之浪也。
(二)再至‘无根无智之人遍处皆是’,地上菩萨,不到七地尚有退转,况凡夫乎?且头出头没,又有隔阴之迷,俱生二惑未断,分别二惑再增。佛法如帚,众心如地,帚虽扫尘,明日复生,此不能尽出上智之理也。

第3题:

觉行圆满,仅指一期之机熟众生度尽而言,此只就事迹立解也。请看世尊入灭时,不尚有许多异国众生,未闻佛法乎?若合本迹而言,佛实未曾住涅槃,因众生永不会尽。


正确答案:众生生灭灭生,绵绵不尽,然分时期,各个差别,故过现未来,万物亦不一致,并非生则同生,灭则同灭。如木结果,互不相同,有一年四季之果,有当年数年之果,就某期所作果胎,更有大小优劣之不齐。天则运用春、夏、秋、冬,风日雨露,大公无私,平等普施。四季及当年之果,固得成熟,数年之果,亦赖化育,自春徂冬,天之一期化功圆矣,惟天运不息,周而复始。佛时成就者,喻四季及当年之果,佛时未成者,喻数年之果,未闻佛法者,喻木之初萌,佛入涅槃,喻天之冬,佛不住涅槃,喻天运化不息,细味比喻,可解此疑。

第4题:

释印光法师著说“在家学佛法要”第三页第四行所说一则中“前所作寄库之冥资,通以赈济孤魂,方可不为往生之障”。以上所说若能赈济孤魂,鬼道即有用纸钱,此则难以了解?


正确答案:印老法师此答,专为修净人去障说法也。鬼需钱财,已于前条说明,惟有补充之语。即鬼虽用钱,施之非必用纸,用纸者,亦中国相沿之俗耳。前不云乎,心能造作一切,解此法者,任用何物,或不取物质,止以观想,皆能生效也。(按纸作冥钱,年虽久远,惟发掘之宋墓,尚有瘗铜钱铁钱者,古墓中亦有掘出泥钱者)。

第5题:

有人问佛度众生往西方,若度尽不是世界消灭了?请开示!


正确答案:譬如狱囚悛悔,典有假释,内有一囚,忽劝他囚,切勿悔罪,理由即大家若都悛悔,岂不空了监狱?彼人之问,亦由是耳。

第6题:

佛法无边,万德万能,为何说无缘之人,佛不能度,若如此说,佛力还是有限,请说明其理?


正确答案:诸法因缘生,此其原理,若无缘而起,理即不真矣。应知佛与众生,皆是此心。心信者即是有缘,不信者即是无缘,心垢轻者易起信,心垢重者难起信。佛为大医王,说种种之法,即是医心垢病,病轻者愈速,病重者愈迟而已,总无不愈之病。无缘者乃暂无缘并非永久无缘,不过如病之轻重,愈有迟速之不同,夫如是,佛法仍是无边,佛力仍无限度耳。

第7题:

根据李四龙老师所讲,佛法的现实意义在于认识世上“一切平等”,以“普渡众生”的胸怀去实践自己的智慧和想法,超出自我的利益观念。对“众生有益”才是真正佛法。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绿茶中烟、焦等劣变气味不一定影响香气的高低,但必然影响香气之鲜爽度。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为什么说只有我才能度化众生、弘扬佛法,其他众生肯定不行?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因为世间上的芸芸众生,日日夜夜为烦恼所左右,被痛苦所束缚,一辈子奔波忙碌,到头来连成办自利也力所不及,何况是将无量众生安置于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果了。而我不仅遇到了大乘佛法、依止了大乘善知识,而且相续中有利他的菩提心,相比之下,“众生不如我”,所以我应当努力成办自他一切利益。
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虽然应以承担一切的自信成办自他二利,但这种自信千万不可变成一种傲慢,产生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颠倒执著。

第10题:

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授记经载,阿弥陀佛灭度后,观世音菩萨成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国土转号‘众宝普集庄严’,阿弥陀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何以尚有‘灭度’境界?


正确答案:此等灭度,指报身息化,非分段生死也。如此间丛林大方丈之退院索居也。

更多相关问题